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同步测试卷:4.3平面镜成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课堂同步测试卷:4.3平面镜成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29 12:19: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课堂同步单元测试卷:4.3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卷)
(测试时间:60min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2.(2020·南岗区模拟)关于平面镜成像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3.(2020·大连)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4.(2020·奉化区一模)清澈平静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鸥与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冲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增大
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越来越大
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
5.关于“镜中花、水中月”,正确的说法是(

A.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镜中花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C.镜中花与实际的花一样大,水中月比实际的月亮小
D.镜中花与水中月都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6.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7.(2020·东莞市一模)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如图所示,作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光源S射出的光线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8.如图所示,小丽站在门厅前,观察到自己通过玻璃门所成的像,2s后电动玻璃门自动向两侧平移,左、右两侧玻璃门打开的过程中(

A.能成两个完整的像,且像的位置不随门移动
B.能成两个完整的像,但像的位置随门向两侧移动
C.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两侧玻璃门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像
9.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4m,当她面镜,像大小不变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当她面镜,像变小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面镜,像变小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面镜,像大小不变
10.(2020·镇江一模)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其前方竖直放置着一平面镜,同学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m。则(

A.将平面镜向上移动,该同学的像向上移动
B.要在镜中成完整的像,镜的高度至少为同学身高的一半
C.平面镜绕底部逆时针转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像的高度增加
D.同学水平右行20cm,同时平面镜水平右移10cm,像的位置不变
11.(2019.重塘区一模)如图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
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
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3.(3分)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4.(3分)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15.(4分)(2020·常州模拟)小华和妹妹身材相同,她们用家中的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做与平面镜成像规律有关的游戏。
(1)如图乙所示,房间M、N的地面铺有相同的地砖,小华让妹妹站在房间M的P处,然后小华从房间M到房间N,站在
(填字母)位置,小华观察到自己的像和妹妹重合;为了保持物像重合,当小华举起自己的左手时,妹妹应该举起她的
(左/右)手。
(2)让妹妹站在Q处,小华
(能/不能)找到使自己的像和妹妹重合的位置。
(3)小华为了观察到自己所成的像更清晰,房间N的亮度要比房间M
(亮/暗)一些。
16.(4分)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检查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试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试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
(选填“实”或“虚”)像的长度为
m,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17.(4分)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如图所示。她身高为1.6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
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3m,像到她的距离是
m;当他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8.(3分)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
19.(3分)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20.(6分)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
cm.
(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
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
的距离.
次数
1
2
3
4
5
l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B/cm
/
5.40
6.50
8.50
9.60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21.(6分)小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八年级课堂同步单元测试卷:4.3平面镜成像(同步测试卷)答案
(测试时间:60min
满分: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0·绥化)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答案:C
2.(2020·南岗区模拟)关于平面镜成像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可以用光屏承接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C.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答案:B
3.(2020·大连)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答案:D
4.(2020·奉化区一模)清澈平静的海面上空,一只海鸥与海平面呈75度角向下俯冲捕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海鸥在海水中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俯冲过程中,海鸥与它的像距离逐渐增大
C.俯冲过程中,海鸥在海水中的像越来越大
D.海鸥和海水中像的连线与海平面始终垂直
答案:D
5.关于“镜中花、水中月”,正确的说法是(

A.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镜中花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C.镜中花与实际的花一样大,水中月比实际的月亮小
D.镜中花与水中月都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
答案:D
6.如图乙所示,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答案:B
7.(2020·东莞市一模)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如图所示,作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光源S射出的光线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答案:C
8.如图所示,小丽站在门厅前,观察到自己通过玻璃门所成的像,2s后电动玻璃门自动向两侧平移,左、右两侧玻璃门打开的过程中(

A.能成两个完整的像,且像的位置不随门移动
B.能成两个完整的像,但像的位置随门向两侧移动
C.两侧玻璃门所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两侧玻璃门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像
答案:A
9.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视力表的像,则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视力表相距4.4m,当她面镜,像大小不变
B.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4m,当她面镜,像变小
C.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面镜,像变小
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7m,当她面镜,像大小不变
答案:D
10.(2020·镇江一模)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站立在水平地面,其前方竖直放置着一平面镜,同学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m。则(

A.将平面镜向上移动,该同学的像向上移动
B.要在镜中成完整的像,镜的高度至少为同学身高的一半
C.平面镜绕底部逆时针转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像的高度增加
D.同学水平右行20cm,同时平面镜水平右移10cm,像的位置不变
答案:B
11.(2019.重塘区一模)如图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
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
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
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13.(3分)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答案:6

反射
14.(3分)小明同学身高165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答案:165
7:20
15.(4分)(2020·常州模拟)小华和妹妹身材相同,她们用家中的玻璃门(如图甲所示),做与平面镜成像规律有关的游戏。
(1)如图乙所示,房间M、N的地面铺有相同的地砖,小华让妹妹站在房间M的P处,然后小华从房间M到房间N,站在
(填字母)位置,小华观察到自己的像和妹妹重合;为了保持物像重合,当小华举起自己的左手时,妹妹应该举起她的
(左/右)手。
(2)让妹妹站在Q处,小华
(能/不能)找到使自己的像和妹妹重合的位置。
(3)小华为了观察到自己所成的像更清晰,房间N的亮度要比房间M
(亮/暗)一些。
答案:(1)B;右;(2)不能;(3)亮。
16.(4分)视力检查时要求被测人与视力表间隔5m,检查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试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试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
(选填“实”或“虚”)像的长度为
m,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图中小明正在用手示意他所看到的“E”字朝向,其示意方向应与视力表中“E字的实际朝向
(选填“相同”或“相反”)。
答案:虚
0.8
2
相反
17.(4分)小丽同学正在对着镜子整理自己的着装,如图所示。她身高为1.6m。她在镜中像的高度是
m;她到镜面的距离是3m,像到她的距离是
m;当他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答案:1.6
6
不变
仍能
18.(3分)请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M看到桌子底下橡皮S的光路.
答案:
19.(3分)如图所示,A′B′是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20.(6分)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圆,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B=
cm.
(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
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
的距离.
次数
1
2
3
4
5
l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B/cm
/
5.40
6.50
8.50
9.60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B和lA,发现lB总是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答案:(1)竖直
(2)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4.00
(4)7.10
A的右端到NN'
(5)不应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应把B的左端到MM'的距离作为像到平面镜距离
21.(6分)小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华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
答案:(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未点燃
等效替代法
(3)虚
(4)不变
(5)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