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7 11: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同步练习(含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金樽(zūn)
投箸(zhù)
B.烂柯人(kē)
侧畔(bàn)
C.
冰塞川(
sài
)
闻笛赋(

)
D.长精神(
cháng
)
怀旧(
huái
)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________________
(4)翻似:_________________。
翻:____________________。
(5)侧畔: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长(zhǎng)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
长: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
(朝代)诗人
创作的一首
(体裁)。
4.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
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深刻哲理的诗句是


7.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①
。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②
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回归之后的感受。
8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9.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






地,二





身。
10.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11.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凄凉地”一词富有感彩,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诗的颈联富有哲理,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C.“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D.全诗慷慨激昂、感情豪放,蕴含哲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2.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了作者被贬滴的地点和时间,突出了经历坎坷。
B.颁联引用两个典故借以表达物是人非而生出悲凉之情。
C.颈联采用对偶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D.尾联表达出在听了白居易的唱歌后,对生活更加乐观。
13.下列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是诗人诉说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不受重用时间之长久,慨叹仕途的坎坷。
B.“到乡翻似烂柯人”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出世态变迁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对仕途浮沉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洞彻世事、达观而豁达的胸襟。
D.整首诗的基调十分沉郁,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后的无限心酸,以及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无比心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B.颔联写诗人回到久别的家乡,人事全非,心里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C.颈联用“沉舟、病树”为反衬,表现了诗人感慨年华已逝的悲伤。
D.尾联中点明了酬赠题意,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
16.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17.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1、A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2)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3)到:到达。
(4)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5)侧畔:旁边。
(6)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7)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3、唐代
刘禹锡
七言律诗
4.
凄凉地,弃置身
5、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6、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7、以诗为赠(回赠)
烂柯人(王质烂柯)
8、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
9、巴


水/


地,二


年/


身。
10、B
11、D
12.D
13.D
14.C
15.(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
(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16.
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17.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表达了因贬居而产生的抑郁不平的心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