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压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1.理解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常用单位。
2.掌握电压与电位之间的关系,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3.明确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与步骤。
4.了解常用电池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基本概念;电压的大小与方向。
2.电压与电位之间的关系;电源端电压与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3.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
难点:电压、电位、电动势的的基本概念;电源端电压与电动势之间的关系
【关键点】
明确电压的大小及其测量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理论联系实际法
【教具资源】
多媒体课件、直流电源、小灯泡、开关、连接导线若干、电压表、万用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小灯泡实验电路。如在小灯泡安全使用范围内,分别用完全相同的2节1.5V电池串接后供电和其中的1节1.5V电池供电,让学生观察小灯泡亮度。进而引导学生明白小灯泡的亮度与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即电源提供的电压)大小有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电压及其测量。
二、讲授新课
教学环节1: 电压与电位
(一)电压
教师活动1: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引出电压的定义式。
学生活动1: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动画,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电压的定义式。
教师活动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电压的方向、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学生活动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练习掌握电压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电位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类比的方法,借助电压的联系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总结电位的定义及电位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电压的定义式:A、B两点间的电压UAB在数值上等于电场力把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WAB与被移动电荷的电荷量的比值。即。电压的方向:规定电压的方向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即电压降低的方向。电压的单位是V(伏),通常还有kV(千伏)和mV(毫伏)。在电路计算时,若事先无法确定电压的真实方向,常常先假定电压的参考方向。电位: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该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电压与电位之间的关系:电压就是两点间的电位差。在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等于A、B两点的电位之差,即。
教学环节2: 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
(一)电源电动势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常用电池的电动势,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正电荷在电源力、电场力作用下移动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各种电池的电动势,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电源力做功的性质与过程,从中理解电动势大小的定义式。
(二)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电源端电压测试实验,用电压表或万用表测量电源开路与通路时端电压的值,帮助学生分析电动势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电源端电压测试演示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电源电动势通常标在电池的外表面;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电源力把正电荷从低电位(负极)移动到高电位(正极),克服电场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动电荷量q的比值。即。电源两端的电压称为电源的端电压。当电源开路时,电源的端电压U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即U=E;当电源工作时,电源的端电压U在数值上小于电源的电动势E,即U<E。
教学环节3:电压的测量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时的接线电路图与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时的接线示意图,教师结合展示的电压表接线电路图与万用表接线示意图,分别讲解电压表与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和步骤。讲解时结合万用表和电压表实物。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电表实物或根据展示的电压表接线电路图与万用表接线示意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知识点:
测量直流电压的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测量直流电压一般用直流电压表,也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挡代替电压表进行测量。
电压表使用时应注意:①与被测电路并联;②注意电压的极性。直流电压表的“+”接线柱接电压的正极,“-”接线柱接电压的负极;③选择合适的量程。电压表选用量程一般为被测电压的1.5~2倍,若事先无法确定被测电压的大小,量程的选择一般应从大到小,直到合适为止。
万用表测直流电压时应注意挡位与量程选择开关应选择在直流电压区的合适位置。其他注意事项同电压表。
教学环节4:常用电池及其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各种常用电池,并介绍其应用。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各种常用电池,了解其应用。
三、课堂小结
1.电压与电位。
2.电源电动势与端电压。
3.电压的测量。
4.常用电池及其应用。
四、课堂练习
教材中思考与练习第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