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基础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青铜器
C.铁器
D.塑料器具
【答案】A
【解析】木材在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找到,属于天然材料,故选A。
2、【2020山东菏泽】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能供热
B.冰雪融化
C.活性炭净水
D.粮食酿酒
【答案】D
【解析】
A、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活性炭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发新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答案】C
【解析】功能材料研制、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生命过程的探索等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4、【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答案】A
【解析】A、钻木取火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聚沙成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买椟还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燃烧镁条时,加持镁条用(
)
A.试管夹
B.镊子
C.坩埚钳
D.钳子
【答案】C
【解析】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要用坩埚钳夹持镁条来燃烧。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答案】B
【解析】A、衣服晾干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食物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电灯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轮胎爆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7、构成水的粒子是(
)
氢原子
B.氧原子
C.氢氧原子
D.水分子
【答案】D
【解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答案】A
【解析】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木条燃烧属于化学变化,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矿石粉碎、衣服晾干都属于物理变化;葡萄酿酒、牛奶变酸都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
9、【2019山东德州中考题】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答案】D
【解析】鞭炮爆炸发声、蜡烛燃烧发光和煤燃烧火力发电都发生化学变化,并且产生能量;电水壶通电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
10、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答案】A
【解析】试管可以直接加热;量筒和集气瓶不能加热;烧杯加热需要加石棉网。故选A。
11、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故选A。
1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答案】A
【解析】A、广口瓶保存固体药品,取用方便,故A正确;
B、细口瓶保存液体药品,便于倾倒,故B错误;
C、烧杯不用于保存药品,烧杯用于溶解、加热等,故C错误;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或储存气体使用,故D错误;
故选A.
14、给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要的仪器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角架
A.②③⑤⑧
B.③⑥⑦⑧
C.①③⑤⑧
D.②③⑤⑥
【答案】A
【解析】因为液体量较大,不选试管只能选②烧杯,加热需要③酒精灯,烧杯不能直接加热,⑤需要石棉网,最后要用⑧铁三角架来放烧杯。故选A。
15、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药匙
B、取用少量液体可用滴管吸取
C、称量物品时直接用手取砝码
D、未用完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答案】C
【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一般用的仪器是药匙,故选项说法正确;
B、胶头滴管常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添加砝码时,不能直接用手拿,以防锈蚀砝码,要用镊子夹取;故选项说法错误;
D、未用完的药品可能已经污染,放回原试剂瓶中,可能将整瓶试剂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1~2mL
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则可以按任意量取用
D.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
【答案】C
【解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A正确;
B、药品用量没有说明,液体取1-2mL,故B正确;
C、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故C错误;
D、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故D正确。
故选C。
17、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装入粉末状固体
D.装入块状固体
【答案】C
【解析】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数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18、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
火焰分为三层,焰心最暗
【答案】A
【解析】A、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的结论,不是现象;故A说法错误;
B、点燃蜡烛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说法正确;
C、固体蜡烛受热能熔化成液体滴下;故C说法正确;
D、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焰心最暗,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D说法正确。故选A。
19、下列做法是实验室中应禁止的是( )
①用嘴尝药品的味道;②在实验室追逐打闹;③将用剩的药品倒在地上;④用手拿试管加热;
⑤在实验室边做实验边吃东西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①、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在取用时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①用嘴尝药品的味道错误;
②、实验室内要保持安静,②在实验室追逐打闹是错误的;
③、用剩药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不可将用剩药品倒在地,则③将用剩的药品倒在地上是错误的;
④、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不可用手拿试管加热,故④用手拿试管加热是错误的;
⑤、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为防止中毒,⑤在实验室边做实验边吃东西是错误的;故①②③④⑤都应禁止。
故选D。
20、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取用固体粉末
C.读液体体积
D.滴加液体
【答案】A
【解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正确;
D、胶头滴管的使用:垂直悬空容器上方,滴加液体;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答案】①④;没有生成其它物质;②③;生成其它物质。
22、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答案】(1)提出问题;
(2)获得结论;
(3)猜想与假设;
(4)收集证据;
(5)反思与评价;(1)、(3)、(4)、(2)、(5)。
【解析】(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对呼出的气体进行提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确定了该气体是什么气体,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获得结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产生了疑问,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收集到了石灰水变浑浊的证据,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收集证据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对实验进行简单的证总结评价,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反思与评价环节;
依据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可知,正确的顺序为:(1)、(3)、(4)、(2)、(5)。
2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答案】(1)试管夹;(2)药匙;(3)胶头滴管;(4)酒精灯;(5)集气瓶
【解析】(1)在给试管内的物质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故填:试管夹;
(2)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故填:药匙;
(3)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填:胶头滴管;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故填:酒精灯;
(5)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集气瓶;故填:集气瓶。
24、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2)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3)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答案】(1)A
(2)1/3;预热(3)洗涤
【解析】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是为了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先对试管进行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洗涤,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三、实验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
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3)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a.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_______
_。
b.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c.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
____。
【答案】
(1)④①②⑥⑤③;(2)浮于水面;a;水雾;变浑浊
(3)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水蒸气;③;①②;二氧化碳和水都不具有可燃性
【解析】(1)首先了解蜡烛的物理性质,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再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根据火柴各部分的燃烧情况,了解火焰各部分的温度;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看有无水雾出现;再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石灰水的变化;最后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白烟,看白烟是否可燃.
(2)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可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火柴梗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是否生成二氧化碳,但在验证白烟是否是二氧化碳时,必须排除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干扰,该做法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2)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为③提供了依据,同时可排除①②的说法,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都不能燃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基础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木器
B.青铜器
C.铁器
D.塑料器具
2、【2020山东菏泽】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能供热
B.冰雪融化
C.活性炭净水
D.粮食酿酒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研发新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4、【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5、燃烧镁条时,加持镁条用(
)
A.试管夹
B.镊子
C.坩埚钳
D.钳子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衣服晾干
B、食物霉变
C、电灯发光
D、轮胎爆裂
7、构成水的粒子是(
)
氢原子
B.氧原子
C.氢氧原子
D.水分子
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9、【2019山东德州中考题】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10、下面是实验室常见的玻璃仪器,其中能够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的是(
)
11、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
)
A
B
C
D
12、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13、做实验时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固体药品应保存在下列哪种仪器中( )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14、给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要的仪器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角架
A.②③⑤⑧
B.③⑥⑦⑧
C.①③⑤⑧
D.②③⑤⑥
15、下列关于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药匙
B、取用少量液体可用滴管吸取
C、称量物品时直接用手取砝码
D、未用完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
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取用液体药品的最少量为1~2mL
实验中没有规定取用药品的量时,则可以按任意量取用
D.取用固体药品的最少量为盖满试管底部
17、实验室取用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装入粉末状固体
D.装入块状固体
18、点燃蜡烛时,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
固体蜡烛受热熔化成液体滴下
D.
火焰分为三层,焰心最暗
19、下列做法是实验室中应禁止的是( )
①用嘴尝药品的味道;②在实验室追逐打闹;③将用剩的药品倒在地上;④用手拿试管加热;
⑤在实验室边做实验边吃东西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20、下列试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闻气体气味
B.取用固体粉末
C.读液体体积
D.滴加液体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取一根银白色的镁条做如下实验,并做好记录:
①用剪子剪一片;
②另取一片镁条放入醋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产生大量白烟;
④把镁条剪成细丝状并连接电池与灯泡,灯泡发光;
上述各项中发生的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填序号)________,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理由是
。
22、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二氧化碳”属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4)将呼出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上述数字序号)
23、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
(5)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
24、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2)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3)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三、实验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22分)
2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1)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
。
燃着时: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
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
____。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3)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②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③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
a.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其原因是_______
_。
b.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________。
c.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灯芯),发现蜡烛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填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以排除假设________,因为____
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