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提升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提升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27 14:59:0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提升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山东德州】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下列垃圾中不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A.易拉罐
B.旧书本
C.矿泉水瓶
D.果壳瓜皮
【答案】D
【解析】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易拉罐、旧书本、矿泉水瓶都是可回收垃物。而果壳瓜皮是厨余垃圾,不可回收,故本题选D。
2、【2020山东滨州】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
D.葡萄酿酒
【答案】B
【解析】
A、光合作用指的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水由固体变为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包含了物理变化,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葡萄酿酒,有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包含了化学变化,D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3、【2020宁夏】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答案】C
【解析】A、合成新药,是合成新物质,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有关,不符合题意;
B、开发新能源,是能源研究领域,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C、研究物体运动,是物理学科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D、研究新型材料,是开发新物质,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0四川凉山】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身碎骨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A
【解析】A、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烈火焚烧若等闲隐含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粉身碎骨浑不怕隐含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要留清白在人间隐含熟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19·湘西州】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是一个实验,因此不属于提出假设、得出结论、收集证据环节。故选B。
6、【2020贵州黔西南】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答案】B
【解析】A、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A错误;
B、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B正确;
C、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不能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故C错误;
D、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D错误。
故选:B。
7、【2020四川巴中】下列描述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蒸发
水的凝固
B.
海水制碱
海水晒盐
C.
葡萄酿酒
葡萄腐烂
D.
火药爆炸
车胎爆炸
【答案】C
【解析】A、水的蒸发和水的凝固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海水制碱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海水晒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
C、葡萄酿酒生成新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葡萄腐烂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火药爆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车胎爆炸是体积膨胀所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C。
8、下列实验室药品的保存或取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
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要向着手心
C.任何固体药品均必须用镊子夹取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应放回原瓶
【答案】B
【解析】
A、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故A操作错误;
B、在倾倒液体试剂时,为了防止残留的试剂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试剂瓶的标签要向着手心,故B操作正确;
C、取用固体药品,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故C操作错误;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特殊的化学试剂放回原瓶,如金属钠等,故D操作错误。
故选B。
9、【2020山东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解析】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得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不符合题意。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因为火柴的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错误,符合题意。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物体的燃烧条件需要氧气的支持,隔绝空气可以使物体与氧气隔绝从而使可燃物灭火。
D、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取决于:1、氧气的浓度,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些,实际上就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正确。
故选B。
10、【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答案】A
【解析】A、钻木取火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聚沙成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买椟还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量筒﹣﹣配制溶液
B.烧杯﹣﹣贮存气体
C.长颈漏斗﹣﹣过滤
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答案】D
【解析】A、量筒可以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配制溶液,故错误;
B、烧杯可以用来配制溶液,不能贮存气体,实验室收集和贮存气体的是集气瓶,故错误;
C、长颈漏斗,便于添加液体药品,不能用于过滤,用于过滤的数漏斗,故错误;
D、胶头滴管,用来滴加少量液体,故正确。
故选D。
12、【2020山东临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答案】D
【解析】
A、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水平放置,视线与量筒内液体最低凹液面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故A不正确;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以防发生火灾,故B不正确;
C、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C不正确;
D、往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略微倾斜,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倾倒,避免液体溅出,故D正确。故选D。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
C.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
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
【答案】D
【解析】试管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沸腾后液体飞溅,选项错误;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选项错误;C、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量取不超过1-2ml,防止药品的浪费,选项错误;D、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14、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中无色气体有多种,所以要研究此气体的成分,难度大,只有通过捷径如: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询问生产厂家工程师等方法来达到目的,而收集气体并观察,只能获取表面物理现象,对是什么气体根本无法作出判断。故选A。
15、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说明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A选项正确。
16、【2020山东滨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A、视线应该与观测处齐平,图片错误,不符合题意。
B、蒸发液体时,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动蒸发皿里的液体,不能用手将热的蒸发皿拿离火焰,放在实验台上,图片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容器内部,图片错误,不符合题意。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片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D。
17、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5.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答案】A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5.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5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A。
18、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
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
蜡烛中含有炭黑
【答案】A
【解析】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故选择A。
19、【2020山东聊城】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D
【解析】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选项说法正确;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选项说法正确;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的说法是错误,化学是把双刃剑,只要要正确合理的利用化学就会造福人类,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0、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答案】D
【解析】A、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
B、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
C、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属于实验现象分析;
D、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
故选D。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      。 (2)氧原子:      。
(3)氧分子:      。 (4)氢分子:      。?(5)水:      。?
【答案】(1)H;(2)O;(3)O2;(4)H2;(5)H2O。
22、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1-C-7所示的过程。
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    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    (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设计灯的形状,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透光性能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蜡烛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黄光
D.生成小水珠
【答案】(1)电灯;(2)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燃烧;一定;(3)设计灯的形状;(4)D
【解析】(1)篝火、油灯和蜡烛的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2)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是指的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蒸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3)化学是在分子、原子水平,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形状的设计是与化学无关的内容,不是化学研究的内容,
(4)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D。
23、列关于实验操作问题
(1)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不能用手 
 ,不要将鼻孔 
 ,特别注意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②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③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 
 
【答案】(1)直接接触药品;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2)①B;②A;③C。
【解析】(1)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在使用时要做到三不准,一、不能用手直接接
触药品,二、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闻时要使药品远离鼻孔,用手在容器
中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三、不能尝药品的味道;
故答案为:直接接触药品;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2)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破裂,故选:B;
②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防止药品污染,故选:A;
③多次重复实验是为防止实验误差,故选:C;
故答案为:①B;②A;③C。
24、【2018山东滨州中考题改编】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指定序号的仪器名称:A
;C

(2)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3)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4)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答案】(1)A漏斗,C酒精灯;(2)D;(3)F;(4)坩埚钳。
【解答】(1)A为漏斗,C为酒精灯;
(2)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
(3)锥形瓶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
(4)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坩埚钳。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5、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B.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C.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1)结论:酒精灯的________温度最高。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焰的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
②禁止向
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__________。
③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________另一个酒精灯。
④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盖灭,不可用______吹灭酒精灯。
【答案】(1)外焰;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与空气接触面积小,酒精燃烧不充分,放出热量少
(3)
①2/3;②燃着;引起火灾;③点燃;④灯帽;嘴
【解析】(1)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外焰加热时间最短,温度最高,所以要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物质加热.故答案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灯焰焰心温度较低,是因为酒精与氧气接触的不充分,反应不够剧烈,故放出的热量少,故填:与空气接触面积小,酒精燃烧不充分,放出热量少
(3)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单元测试卷(提升篇)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0山东德州】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能够节约资源。下列垃圾中不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A.易拉罐
B.旧书本
C.矿泉水瓶
D.果壳瓜皮
2、【2020山东滨州】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煤炭燃烧
D.葡萄酿酒
3、【2020宁夏】下列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A.合成新药
B.开发新能源
C.研究物体运动
D.研制新型材料
4、【2020四川凉山】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粉身碎骨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5、【2019·湘西州】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6、【2020贵州黔西南】在下列仪器中,可用于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及反应容器的是(  )
A.试管
B.烧杯
C.集气瓶
D.量筒
7、【2020四川巴中】下列描述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蒸发
水的凝固
B.
海水制碱
海水晒盐
C.
葡萄酿酒
葡萄腐烂
D.
火药爆炸
车胎爆炸
8、下列实验室药品的保存或取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
B.倾倒液体药品时试剂瓶标签要向着手心
C.任何固体药品均必须用镊子夹取
D.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要随意丢弃,应放回原瓶
9、【2020山东东营】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0、【2020湖南益阳】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11、下列仪器与其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量筒﹣﹣配制溶液
B.烧杯﹣﹣贮存气体
C.长颈漏斗﹣﹣过滤
D.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12、【2020山东临沂】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
1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给容积为30mL,内盛15
mL液体的试管加热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量不超过1—2
mL
C.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应取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
试管、坩埚、蒸发皿等仪器都能直接加热。
14、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以下研究此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A.收集气体并观察
B.送交食品检验部门检测
C.查阅
D.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15、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片刻后取下,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你认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B.蜡烛中含有水
C.蜡烛有含有二氧化碳
D.蜡烛中既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
16、【2020山东滨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7、某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5.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8、点燃一支蜡烛,把一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下图所示),过一会后,在冷碟子的底部会收集到新制的炭黑。这个实验说明了(

A.
由于氧气不足蜡烛不完全燃烧而生成了炭黑
B.
挥发的蜡烛遇冷后凝结而成炭黑
C.
蜡烛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参与
D.
蜡烛中含有炭黑
19、【2020山东聊城】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经
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0、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二、填空题(4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21、、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      。 (2)氧原子:      。
(3)氧分子:      。 (4)氢分子:      。?(5)水:      。?
22、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如图1-C-7所示的过程。
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上述照明方法中,    照明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的过程并不简单,主要包含以下过程:石蜡先熔化成液态,再汽化成气态,石蜡蒸气再燃烧。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由此说明发生化学变化时    (填“一定”或“不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3)制造电灯的过程需要设计灯的形状,研制发光效率高的灯丝以及透光性能好的玻璃。这些过程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4)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最能说明其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蜡烛变短
B.放出大量的热
C.发出黄光
D.生成小水珠
23、列关于实验操作问题
(1)实验室里的药品。有的有毒性,有的有腐蚀性,所以,使用药品时,不能用手 
 ,不要将鼻孔 
 ,特别注意不得尝药品的味道。
(2)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②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③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 
 
24、【2018山东滨州中考题改编】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指定序号的仪器名称:A
;C

(2)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3)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4)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夹持镁条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三、实验探究(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25、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李明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向试管内各加入3
mL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B.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C.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1)结论:酒精灯的________温度最高。根据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焰的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酒精灯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
②禁止向
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免__________。
③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________另一个酒精灯。
④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_______盖灭,不可用______吹灭酒精灯。
【答案】(1)外焰;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