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1章1.5 科学探究(课件 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1章1.5 科学探究(课件 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27 16:44: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警察常根据脚印的长度
来判断罪犯的身高
考古学家会根据脚印的长度
来确定古代人的身高
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有什么关系呢
猜想:
人脚印的长度与身高
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
你准备收集哪些证据?
通过什么方法来收集这些证据?
收集证据需要记录,表格是很好的记录方式。通过实际测量,将你获得的数据填在下表中。
{284E427A-3D55-4303-BF80-6455036E1DE7}同 学
A
B
C
D
E
F
G
脚印长
(cm)
身 高
(cm)
记录表
根据收集的证据,
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你的猜想是否成立?
把你探究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科学家的大量研究发现:
身高 = 脚印长(赤脚) × 6.876
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有一个小物体。
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摇一摇,估计物体的大小,即体积。
掂一掂,估计物体的质量。
用磁铁吸一吸,判断物体有没有磁性。
翻一翻,判断物体的形状。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物体的其他性质?
建立猜想或假设
制定
探究计划
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猜想或假设
提出
问题
交流与讨论
……
黑盒子里装着什么?

1.摇一摇知道体积;2.掂一掂知道质量;3.吸一吸知道磁性;4.翻一翻知道形状
实验并记录
黑盒子里装的是……
……
脚印长短跟身高有什么关系?
存在一定的关系
分别测量多个人的脚印长度以及身高,并进行比较
实验并记录
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
是获得科学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寻求证据,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并通过评价与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 。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在探究。
如果你的手机突然黑屏了,
你会怎么办?
你能说说“手机黑屏”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提出问题:
手机黑屏
的原因在哪里?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充电、
查看机身、送检修、检查手机内存……
作出解释:
硬盘烧了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每一种可能产生的结果进一步探究,
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天花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18世纪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丧生,即使有人幸存,也会在脸上留下疤痕。英国医生琴纳了解到,10世纪时中国人已发明了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但这种方法并不安全,有时会导致人死亡。
科学家是怎么进行探究的?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琴纳决心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
琴纳发现,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他还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小脓包,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奶牛挤奶,也会被感染而起小脓包,但很快就痊愈了,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于是琴纳猜想其中必有奥妙。
提出问题:
为什么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患天花呢?
琴纳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挤奶女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所以他们就不会再感染天花。
建立猜想或假设
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使他们也像挤奶女工那样得轻微的天花,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制定探究计划
197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一个多月后,琴纳在这个男孩手臂上再接种人类的天花痘浆,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实验证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猜想或假设
讨论与交流
琴纳接种






提出问题
车胎什么地方漏气了?
猜想与假设
自行车车胎漏气了
可能是车胎破了
可能是气嘴的螺丝松了
可能是气门芯坏了
可能是.......
探究1
仔细查看了外胎
查看气嘴的螺丝
查看气门芯
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
原来是自行车的内胎破了
都完好
冒气泡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探究2
小孩子发烧了
可能是受凉了
可能是是吃了不干净食物
可能是什么地方有炎症
可能是......
提出问题
发烧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医生就会
测体温
医生用听
诊器听诊
医生化验血或尿便各种指标
基本确定小孩发烧的原因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建立猜想或假设
制 订
探究计划
获取事实与证据
检验猜想
或假设
提 出
问 题
讨论与交流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小结:
1. 学会科学探究是为了-----------------( )
A.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当科学家 C.提高智商
D.提高解题能力,得到好成绩
A
2. 人民币一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明同学认为一元硬币中含有铁,他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 C. 获得结论 D. 反思
B
课堂练习
3. 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等,然后给你量体温, 医生采取的这些行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建立假设 B.制定计划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检验与评价
C
伽俐略对教堂里的吊灯发生了兴趣,思考吊灯摆动时来回的时间是怎么测量呢?是不是来回的时间都是一样呢?可是没有钟表,吊灯摆动很快,怎样才能测定短暂的时间呢?这位科学家想出了一种办法。他一手按着自己的脉搏,数着跳动的次数,一边看着灯的运动。结果发现了一条规律:摆幅尽管可大可小,而来回一次摆动中脉搏跳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后来,人们都知道了“摆的等时性”这个原理。
4. 收集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事例。
2建立假设
4收集事实证据
5得出结论
6交流
1提出问题
3制定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