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等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变换情况,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以及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天平游戏,在探索中发现并掌握等式的性质。
难点:理解等式的性质。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4~65页内容及第66页“练习十四”的第4、5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
①3a=15 ②3+6<12
③39÷3=13 ④21×2+3
⑤26>4x-10 ⑥15×4=60
提问:上面各式哪些是等式?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概念,知识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节课让我们利用天平来探索等式的性质吧!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6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6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情境图。
(1)提问:仔细观察教材第64页情境图1,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尝试回答:天平的左边有1把茶壶,右边有2个茶杯,天平平衡了,说明2个茶杯的质量等于1把茶壶的质量。
追问:两边同时各放上1个同样的茶杯,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同样的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1把茶壶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左右两边仍然保持平衡,不会有变化,因为两边加上的质量一样多。
(2)提问:仔细观察教材第64页情境图2,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发现:天平左边放1个花盆和1个花瓶,右边放4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将天平两边都拿掉1个花瓶,天平还保持平衡,说明1个花盆和3个花瓶同样重。
(3)提问:同学们能一句话概括你的发现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2.课件示教材第65页情境图。
(1)提问:观察教材第65页图1,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一瓶墨水的质量和一个铅笔盒的质量相等。
(2)提问:左边墨水瓶的数量扩大到原来的2倍,右边铅笔盒的数量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天平还保持平衡吗?如果天平两边物品的数量分别扩大到原来的3倍、4倍、5倍……天平还能保持平衡吗?
学生思考指名回答:仍然保持平衡。
(3)提问:观察教材第65页图2,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2个排球和6个皮球同样重。
质疑:如果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各去掉1份,天平还保持平衡吗?
学生回答:仍然保持平衡,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
提问:同学们能用一句话总结你的发现吗?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归纳总结: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5分钟) 1.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4题。
2.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中采用了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出等式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观察、归纳、概括以及比较分析的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性,为学生今后获取知识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