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7 解方程(2)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5.7 解方程(2)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7 06:0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时 解方程(2)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方程及方程检验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等式的性质,能较熟练地解形如ax=b(a≠0)、a-x=b的方程。
难点:理解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算理。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68页例2、例3、“做一做”和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1~2题后半部分及第3、4题。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6分钟) 1.回顾所学知识,解下列方程。
x+4=12 x-5=6.8
提问:你们是怎么做的呢?与同伴交流。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4x=5.6这个方程怎么解呢?上节课我们利用等式的性质1解方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一步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1分钟) 1.课件出示例2及情境图。
(1)引导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学生尝试列式:3x=18。
(2)引导学生探究解3x=18的方法:
3x=18这个方程左边是未知数×3,右边是18,根据等式的性质2把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用天平演示解题过程如下图:
(3)引导学生尝试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检验方法,教师板书:
检验:方程左边=3x
=3×6
=18
=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2.课件出示例3。
(1)引导学生理解并思考探究20-x=9的解法。
先观察方程,左边是一个减法算式,右边是它的差,我们可以运用等式的性质1,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个x,使左边变为20,右边变为9+x,从而变为9+x=20,再在两边同时减去9,得到x的值。
(2)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解方程的过程,集体订正
(3)指名学生口述检验过程,教师评价指导。
(4)小组讨论: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主说一说,再汇报。
小结:根据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解方程时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解完后要检验。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1题(3)(4)。
3.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2题后4小题。
4.完成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第3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3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培养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