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2 三角形的面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6.2 三角形的面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7 06: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解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原来三角形的关系。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91页内容,第92页例2、“做一做”和第93页“练习二十”的第1、2、4、5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三角形纸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5分钟)
1.回顾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
dm、高是12
dm,它的面积是(
)dm2。
(2)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等于(
),长方形的宽等于(
)。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行四边形面积可以利用公式计算,那么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课件出示第91页内容及情境图。
(1)提问: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来研究的,那么你能不能将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学具袋中的三角形,动手拼一拼、折一折或剪拼。看能否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
小组交流后派代表回答: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论是钝角、锐角还是直角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找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如图:
①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②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③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尝试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小结: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S=ah÷2。
2.课件出示例2。
同桌之间交流了解到的数学信息,尝试列式。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S=ah÷2=100×33÷2=1650(cm2)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1分钟)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第1题。
3.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第2题。
4.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第4、5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己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