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1、掌握夏商周时期高超的青铜工艺。
2、掌握甲骨文的发现和造字特点。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的成就:
(1)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铜容器残片,
甘肃地区齐家文化遗址—铜镜等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
②特点:
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 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 工艺高超。
制作工艺高超:
(1)成分:铜、锡、铅;
(2)方法:泥范铸造法
商代青铜器制造过程
“泥范铸造法”
代表:
①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
②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③利簋
四羊方尊
青铜器青铜器的代表作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也有学者称为“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这是商王为了祭祀其母亲而铸造的礼器。
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铸造这样的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可见商朝的青铜铸造业,有多么大的规模了。
司母戊鼎制作的想象图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 酒礼器,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其精美至尊。尊的四角,附着四只向外半伸的羊,露出羊头和前肢,羊角蜷曲。器物四壁装饰着蟠龙纹,双角龙头点缀在羊头之间,布局新颖。
北京人、山顶洞人时期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打制石器
河姆渡人、半
坡人时期用的
生产工具又是
什么?
磨制石器
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用的生产工具又是什么呢?
青铜器
青铜时代
文字产生之前,古人是怎么记事的?
口耳相传
结绳记事
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仓颉造字
甲骨文
汉字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
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清]
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甲骨文定义:
2.发现:
1899年,清朝,王懿荣
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3.内容:
二、甲骨文记事
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4.意义:
①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造字法: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
木
本
末
休
木
柄
自
本来是表示鼻子的象形字,假借用来表示自己。
2、影响(意义):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甲骨文字形举例
1、仔细观察下图中的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仪一仪:它们的用途可能是什么?
盉: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夏代青铜器
斝(jiǎ)
盉( hé)
斝:温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礼器。
饮酒器
束腰爵
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用于祭祀或典礼,是身份的象征。
商代青铜器
斝(jiǎ)
青铜鼎
温酒的酒器。
酒器
提梁壶
酒器
周代青铜器
双耳鬲(li)
青铜壶
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祭祀。
青铜鼎
炊具
人
水
猪
2、你能辨认出下列的甲骨文是什么字吗?试试看。
1、观察下图,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 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祭祀战争等 ?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
A 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 B 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 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 D 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
D
3、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
A.装饰品??????B.食器??? C.乐器???????D.盛水器皿
B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什么文字?它有哪些构字方法?
(2)这种文字的发现有什么意义?对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子有什么影响?
甲骨文,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
1、意义:(1)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汉字的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对汉字的影响:甲骨文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许多汉字使用至今,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