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能力全练
知识点一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2020独家原创试题)下列描述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撕碎
B.纸张折叠
C.纸张燃烧
D.纸张挖空
2.“人间仙境,最美烟台”。下列与烟台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莱阳梨榨汁
B.蓬莱海市蜃楼
C.张裕葡萄酿酒
D.招远沙里淘金
3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为气态,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4.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5.(2019陕西西安长安第一民办中学第一次月考)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风油精挥发、动植物呼吸作用
B.粉笔折断纸张燃烧
C.菜刀生锈、苹果腐烂
D.植物光合作用、冰淇淋融化
6.向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产生色沉淀;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试管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________(填物质名称)。这些变化中________(填“有”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知识点二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
B.密度、硬度
C.熔点、沸点
D.还原性、可燃性
8.木炭是一种常见物质,根据下面的描述填空。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④将木炭粉碎;⑤木炭可制黑火药;⑥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用途的是________
9.坚硬的金刚石可以加工成钻石;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金刚石可以燃烧。在这两种情况下,金刚石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后者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什么性质?
中考实战演练
10.(2020江苏盐城滨海一中周末练习,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金桂飘香
B.烧杯破碎
C.蜡烛受热熔化
D.食品腐败变质
11.(2019河北馆陶魏僧寨中学第一次月考,3,★☆☆)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叙述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蜡烛燃烧
C.水结成冰
D.粮食酿酒
中考能力训练
12.(2019山东济南中考,21,★☆☆)下列诗句描述的景象中,含有光合作用这种化学变化的是(
)
A.金线池边杨柳青
B.滴滴泉珠映日红
C.波涛声震大明湖
D.水高三尺小池平
13.(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25,★☆☆)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干冰升华
D.金属氧化
14.(2018重庆中考A卷,2,★☆☆)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洗糯米
B.刀切肉块
C.粽叶包粽
D.烧火煮粽
15.(2016安徽中考,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核心素养全练
16.(2020独家原创试题)定向爆破是利用炸药爆炸的作用,把某一地区的土石方抛掷到指定的地区,并大致堆积成所需形状的一种爆破技术,主要用于修坝、筑路、平整土地等。定向爆破须经精心设计,首先是根据工程需要和现场地形、地质情况大致确定爆区,再对爆区进行严格的地形、地质勘测,在此基础上即可进行爆破设计。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药,准确确定装药量;还必须包括钻洞施工,装药爆破,起爆网路,安全校核以及其他有关项目。
在定向爆破的各个环节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
A.规划设计
B.钻洞施工
C.充填炸药
D.炸药爆炸
E尘土飞扬
F.垃圾清理
17.唐朝诗人刘禹锡曾有描写淘金女的诗。其一云“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
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二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黄)沙始到金。”
结合上述诗句探究以下问题:
(1)淘金者用筛子或盆将含金的砂石用流水不断震动冲洗从而得到黄金(如图所示),上述过程
利用了黄金的哪些性质?
(2)分析上述淘金过程,判断“沙里淘金”是物理变化
还是化学变化?
(3)为什么人们常常选用黄金来制作首饰、货币等物品呢?
18.(2020独家原创试题)民族英雄戚继光东逐倭寇,北定边疆,而修建台州府城墙是他传奇生涯中
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盛行,戚继光被委以重任,到浙江台州抵御倭寇。
他认为倭寇之所以猖獗,是因为他们常常采用游击战术,而对抗游击战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筑城墙防御于是他发明了“空心敌台”以静制动防御措施,有效打击了来犯的倭寇。空心敌台是围墙而建的中空、四面开窗的楼台,守城士卒可居住在里面,并储存武器、弹药以抗击来犯之敌。
(1)修筑城墙时遇到了诸多难题。图纸有了,可是
①材料用什么?②去哪里找?③如何防止洪水、潮水冲塌城墙?以上问题中属于化学问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青砖是修筑“空心敌台”的首选建材,制备材料来自属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的灵江。以下制作青砖的步骤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
A.从灵江中捞取淤泥
B反复摔打成型
C.高温烧制
D.降温备用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参考答案
1.C【C项,纸张燃烧产生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其他选项描述的都是纸张形状的改变,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2.C【A、B、D三项变化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C项葡萄酿酒过程中生成了其他物质,故选C。】
3.C【如果受热后得到的气态物质与原物质相同,则该变化是物理变化;如果与原物质不同,则是化学变化。】
4.B【“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草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正确。“香炉”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生紫烟”是在日光照射下,紫气升腾,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北风卷地白草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草枯死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雪融化过程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正确。】
5.【C项,菜刀生锈、苹果腐烂均生成了其他物质,均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
6.答案
蓝
二氧化碳
有
化学
解析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与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了蓝色沉淀;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这两个变化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都是化学变化。
7.D【还原性、可燃性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即化学性质,故选D】
8.答案
①
④
②
⑥
③⑤
解析
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描述的是物理性质;木炭能燃烧,是化学性质;木炭粉碎,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木炭点燃后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是木炭在燃烧过程中的现象,发生了化学变化;冬天用木炭来取暖、木炭制黑火药是木炭的用途。
9.答案
把金刚石加工成钻石,发生了物理变化;把灼热的金刚石放入液态氧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变化说明金刚石具有能燃烧的性质。
解析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
10.D【四个变化中,只有食品腐败变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11.C【水结成冰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12.A【A项,金线池边杨柳青包含了杨树、树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其他选项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关,故选A。
13.D【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冰雪融化是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金属氧化是指金属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14.D【水洗糯米是将糯米和其中混有的其他物质分离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刀切肉块只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粽叶包粽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烧火煮粽的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15.B【A项,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棉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项,火药应用时物质发生了剧烈燃烧,属于化学变化;D项,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答案
D
解析
定向爆破是一项复杂严谨的爆破工程,在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只有炸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17.答案(1)不溶于水、密度大。
(2)物理变化。
(3)因为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色泽鲜艳,稀少且属于贵金属。
解析(1)用水能冲洗掉砂石,而把黄金留下,说明黄金不溶于水,且密度比较大。(2)“沙里淘金”只是把砂石冲洗掉,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18.答案
(1)①
(2)C
解析(1)修筑城墙时使用什么材料属于化学问题,去哪里找如何防水等不属于化学问题。(2)制作青砖的步骤中,高温烧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