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8-27 08: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小江同学的快乐周末蕴藏着许多科学道理,你也一起看看吧。
1、小江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他们上船后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
不变
B、变小
C、变大
2、划船结束后,大家开心地荡起了秋千,想比比谁荡得更快,小吴已经坐在秋千上准备好了,小江说站着荡得更快,两个秋千是一样的(如右图),结果(
)。
小吴坐着荡得更快
B、小江站着荡得更快
C、无法判断谁快,要看他们的体重
3、到了中午,小伙伴们准备在树荫下野餐了,他们发现自己的影子和大树的影子与早上刚来时相比,(
)。
比早上更长了
B、比早上更短了
C、比早上更大了
4、野餐时,小伙伴们都发现末末带来的食物保温效果最好,原来是因为末末的餐盒(
)。
A、是金属的,外面裹了两层塑料袋
B、是金属的,外面裹了一层毛巾再装进厚袋子里
C、是塑料的,外面裹了一层毛巾再装进厚袋子里
5、野餐结束后,小伙伴们准备回家了,大家都在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啊!对于时间的流逝,你的认识是?(

A、快乐时,时间流逝得快;难过时,时间流逝得慢
B、白天,时间流逝得快;夜晚,时间流逝得慢
C、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
小江同学端午节和爸爸妈妈去乡下看望了爷爷奶奶,他们去地里挖了马铃薯。
6、小江在清洗马铃薯时,发现小马铃薯是沉的,那你认为大马铃薯会是?(
)。
沉的
B、浮的
C、都可能
7、小江要让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可以用到的方法是(
)。
A、再多加一些水
B、加盐
C、把马铃薯切掉一半
8、马铃薯浮起来后,它排开的水量为(
)。
A、整个马铃薯的体积
B、马铃薯在水面上的体积
C、马铃薯在水面下的体积
9、小江把切成片的马铃薯放在平底锅里煎(如右图),此时,锅和马铃薯发生的热传递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传导
C、对流
10、小江煎马铃薯使用的厨房用具中,是热的良导体材料制作的是(
)。
A、锅底
B、锅柄
C、木制锅铲
小江同学热爱学习,喜欢上科学课,热衷于观察和研究。
11、小江想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
A、一组体积、重量都不同的材料
B、一组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
C、一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材料
12、小江做橡皮泥的沉浮实验时,使橡皮泥在水中不下沉的方法是(
)。
A、将橡皮泥捏成球形???
B、将橡皮泥捏成立方体?
C、将橡皮泥捏成空心船形
13、小江在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时,发现摆的摆动快了一些,下列调整方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
B、增加摆的长度
C、减小摆锤的重量
14、小江想做“地球的运动”相关实验,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这时他可以采用(
)展开探究。
A、对比实验
B、转化实验
C、模拟实验
15、小江想做科学记录时,却发现钢笔盖怎么也打不开,他可以采用(
)方法尝试打开。
A、用重物敲打
B、用热水烫一烫
C、继续用力拧
临近期末,小江同学整理了这学期的科学知识点,觉得这些问题都难不倒他。
16、人类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的一组是(
)。
A、太阳钟-摆钟-水钟 
 
B、水钟-太阳钟-摆钟
C、太阳钟-水钟-摆钟
17、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
)。
A、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B、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重
C、相同体积的铜砝码和水银一样重
18、用羽绒服将温度计包起来,10分钟后发现温度计的刻度会(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19、下列现象是与空气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
A、喷气式飞机的飞行
B、热气球升空
C、打足气的篮球有弹力
2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
A、滴水孔尽量小
B、容器越大越好
C、保证水滴匀速滴落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1、
沉在海底的大船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22、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就一定会发生热传递。


23、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24、塑料瓶、薄铁片、易拉罐等都可以用来造一艘小船。


25、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6、超市的饮料瓶里的饮料往往不会装满,目的是美观。


27、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只是温度不同,重量是一样的。


28、地轴只是人们假象的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29、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50毫升和后50毫升水滴的速度是一样的。


30、苏州、北京和乌鲁木齐这几个城市中,是苏州先迎来黎明。


三、连线题。(共8题,每线1分,共8分)
31、时钟发明之前,古人已经有了一些计时工具,请连接它们的计时原理。
32、我知道的科学家及其成就。
四、图形题。(共7分)
33、(3分)请按下列要求在图中标示并填空。
(1)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用斜线代表阴影表示出图中地球不能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北极地区将出现_______(选填“极昼”或“极夜”)
34、(4分)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将会如何运动,将预测结果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来表示。
实验综合题。(共18分)
35、(10分)小江想比较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的传热性能。他找来铜丝、铁丝、铝丝,分别剪下一段,用右图所示的方法,依次加热三种金属丝,观察不同金属丝上粘着的火柴掉落的情况。
(1)为了比较三种金属丝材料的传热性能,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刻度尺和秒表
B、刻度尺和温度计
C、温度计和秒表
(2)下面给出金属丝的数据,小明在实验时应选择(
)组。
直径(毫米)
长度(厘米)
铜丝
3
40
铁丝
3
40
铝丝
3
40
直径(毫米)
长度(厘米)
铜丝
3
30
铁丝
3
40
铝丝
3
50
直径(毫米)
长度(厘米)
铜丝
3
40
铁丝
4
40
铝丝
5
40
(3)使用酒精灯加热金属丝时,金属丝在火焰上的正确位置是(
)。
小江发现,在加热三种金属的过程中,火柴棒掉落的顺序都是(


A、依次从序号1至4
B、依次从序号4至1
C、没有规律
(5)加热过程中,原来拉紧的金属丝为什么会变得松弛下垂?请简要说明原因。

36、(8分)小江准备了以下装置做实验。
比较两杯水的水温。
将甲装置放入A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上移动,再放入B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下移动。
①我们判断
烧杯中的水温较高。
②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做一个“喷泉”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装置中,你会选择图中的
装置做“喷泉”实验。
②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③要使“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请写出两条。

六、资料阅读题。(共17分)
“流浪地球”里的科学
小江很喜欢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凭借气势磅礴的特效和人类对宇宙大胆而美丽的想象深受观众喜爱。“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造一万座驱使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和一万座庇护人类生息的地下城。
第二阶段:围绕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相继开启,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停转,没有了离心力,海水将向两极流动,导致大陆被淹,滔天海啸席卷全球,全球人口锐减近半。
第三阶段:地球将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第四阶段:地球脱离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用五百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并滑行一千三百年,随后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再用七百年进行减速;
第五阶段: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抵达新家园,成为目标恒星系的新行星。
37、(17分)仔细阅读资料,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周期是
。地球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是
公转周期是

(2)我们推测,在第二阶段中,要让地球停止自转,围绕地球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必须沿(
)方向产生推力。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3)地球自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哪项与地球停止自转无关?(

A、
大陆被淹,滔天海啸席卷全球
B、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
C、远处的船先看到桅杆
(4)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自转,这是因为(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地球很大,人很小,人与地球同步转动,所以没感觉
C、地球一年才转动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
(5)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6)第五阶段,“地球脱离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用五百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文中提到的光的速度是(

A、每秒30千米
B、每秒30万千米
C、每秒340米
(7)你觉得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计划可行吗?请写出理由。
我的观点:
。我的理由

吴江区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C
A
B
C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B
C
B
C
A
B
B
C
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
×


×
×
×

×

三、连线题。(共8题,每线1分,共8分)
四、图形题。(共7分)
33、(3分)请按下列要求在图中标示并填空。
(1)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用斜线代表阴影表示出图中地球不能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_极夜_
34、(4分)
五、实验综合题。(共18分)
35、(10分)(1)A
(2)A
(3)C
(4)A
(5)
金属丝受热膨胀变长
(8分)(1)①
A

水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①乙

空气热胀冷缩的程度比水大

在装置中多留一些空气;用温度更高的水
六、资料阅读题。(17分)
37、(1)
自西向东
一天
自西向东
一年
(2)B
(3)C
(4)B
(5)A
(6)B
(7)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吴江区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小江同学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他们上船后小船受到的浮力会(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答案:C
解析:小伙伴上船后,小船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也增大。
2、划船结束后,大家开心地荡起了秋千,想比比谁荡得更快,小吴已经坐在秋千上准备好了,小江说站着荡得更快,两个秋千是一样的(如右图),结果(
)。
A、小吴坐着荡得更快
B、小江站着荡得更快
C、无法判断谁快,要看他们的体重
答案:B
解析:站着荡秋千,重心高,摆长短,摆动快。
3、到了中午,小伙伴们准备在树荫下野餐了,他们发现自己的影子和大树的影子与早上刚来时相比,(
)。
A、比早上更长了
B、比早上更短了
C、比早上更大了
答案:B
解析: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高度变化而变化,中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
4、野餐时,小伙伴们都发现末末带来的食物保温效果最好,原来是因为末末的餐盒(
)。
A、是金属的,外面裹了两层塑料袋
B、是金属的,外面裹了一层毛巾再装进厚袋子里
C、是塑料的,外面裹了一层毛巾再装进厚袋子里
答案:C
解析: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毛巾和厚袋子可以进一步减慢热量散失。
5、野餐结束后,小伙伴们准备回家了,大家都在感叹时间过得好快啊!对于时间的流逝,你的认识是?(

A、快乐时,时间流逝得快;难过时,时间流逝得慢
B、白天,时间流逝得快;夜晚,时间流逝得慢
C、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
答案:C
解析: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不会因为人的感觉变化而变化。
6、小江在清洗马铃薯时,发现小马铃薯是沉的,那你认为大马铃薯会是?(
)。
A、沉的
B、浮的
C、都可能
答案:A
解析:相同材料的实心物体,沉浮与重量、体积无关。
7、小江要让沉在水底的马铃薯浮起来,可以用到的方法是(
)。
A、再多加一些水
B、加盐
C、把马铃薯切掉一半
答案:B
解析:马铃薯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更大。
8、马铃薯浮起来后,它排开的水量为(
)。
A、整个马铃薯的体积
B、马铃薯在水面上的体积
C、马铃薯在水面下的体积
答案:C
解析:马铃薯在水面下的体积才是它排开的水量。
9、小江把切成片的马铃薯放在平底锅里煎(如右图),此时,锅和马铃薯发生的热传递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传导
C、对流
答案:B
解析: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的传热方式叫热传导。
10、小江煎马铃薯使用的厨房用具中,是热的良导体材料制作的是(
)。
A、锅底
B、锅柄
C、木制锅铲
答案:A
解析:锅底一般是金属材料做的,是热的良导体,能使热快速传递。
11、小江想要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实验材料是(
)。
A、一组体积、重量都不同的材料
B、一组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材料
C、一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材料
答案:C
解析: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体积。
12、小江做橡皮泥的沉浮实验时,使橡皮泥在水中不下沉的方法是(
)。
A、将橡皮泥捏成球形???
B、将橡皮泥捏成立方体?
C、将橡皮泥捏成空心船形
答案:C
解析:捏成空心船形使其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增大。
13、小江在做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时,发现摆的摆动快了一些,下列调整方法有效的是(
)。
A、缩短摆的长度
B、增加摆的长度
C、减小摆锤的重量
答案:B
解析:摆长越长,摆动越慢;反之,则越快。
14、小江想做“地球的运动”相关实验,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这时他可以采用(
)展开探究。
A、对比实验
B、转化实验
C、模拟实验
答案:C
解析: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可以用具有相似特征的物体代替被研究对象,进行模拟实验。
15、小江想做科学记录时,却发现钢笔盖怎么也打不开,他可以采用(
)方法尝试打开。
A、用重物敲打
B、用热水烫一烫
C、继续用力拧
答案:B
解析:利用金属热胀冷缩的性质,热水烫后钢笔盖体积会膨胀些,利于打开。
16、人类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的一组是(
)。
A、太阳钟-摆钟-水钟 
 
B、水钟-太阳钟-摆钟
C、太阳钟-水钟-摆钟
答案:C
解析:人类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的是太阳钟-水钟-摆钟。
17、铜砝码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
)。
A、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轻
B、相同体积的铜砝码比水银重
C、相同体积的铜砝码和水银一样重
答案:A
解析:相同体积的物体,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18、用羽绒服将温度计包起来,10分钟后发现温度计的刻度会(
)。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答案:B
解析:羽绒服能保暖的原因是减少热量散失,阻止冷气侵入,其不产生热量。
19、下列现象是与空气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
A、喷气式飞机的飞行
B、热气球升空
C、打足气的篮球有弹力
答案:B
解析:喷气式飞机的飞行与反冲力有关,打足气的篮球有弹力是与空气被压缩有关,而热气球升空的原理是加热后空气膨胀,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要轻,从而上浮。
20、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
A、滴水孔尽量小
B、容器越大越好
C、保证水滴匀速滴落
答案:C
解析:保证水滴匀速滴落,具有相同的时间间隔,才能用于计时。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沉在海底的大船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答案:×
解析: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只是浮力小于重力因而下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就一定会发生热传递。


答案:×
解析:相互接触的物体只有存在温度差时才会发生热传递,热总是从较热的物体传递到较冷的物体上。
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答案:√
解析: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
塑料瓶、薄铁片、易拉罐等都可以用来造一艘小船。


答案:√
解析:只要注意这些材料的形状,做成空心的船形等使其排开的水量增大,浮力增大,当小船的浮力等于重力时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答案:×
解析:并非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比如锑、铋、镓等金属,以及0至4摄氏度的水,都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超市的饮料瓶里的饮料往往不会装满,目的是美观。


答案:×
解析: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饮料不装满留有一定的空间是防止液体受热膨胀后引起瓶子爆裂。
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只是温度不同,重量是一样的。


答案:×
解析: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除了温度不同外,密度也不同,从而重量也不同。这是因为水受热后膨胀,微粒之间的距离变大,密度变小,冷水则相反,相同体积密度越小重量越轻。因此,相同体积的热水轻,冷水重。
地轴只是人们假象的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答案:√
解析:地轴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人们假想的,人们假想地球围绕着地轴转动。
29、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50毫升和后50毫升水滴的速度是一样的。


答案:×
解析:前面50毫升滴水时,水位是较高的,水的压力也大,所以滴的速度是快的;而水滴了许多后,水位低了,水的压力减低,滴的速度就慢了。所以速度不是一样的。
30、苏州、北京和乌鲁木齐这几个城市中,是苏州先迎来黎明。


答案:√
解析: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是东面先迎来黎明,而苏州的地理位置是这三个城市中最东面的,因此苏州最先迎来黎明。
连线题。(共8题,每线1分,共8分)
解析:由图可知第一幅是日晷,利用光影来计时;第二幅是沙漏,利用沙子的流动来计时;第三幅是受水型水钟,利用受水的量计时;第四幅是泄水型水钟,利用泄水的量来计时。
解析:熟知以上科学家及其成就即可。
四、图形题。(共7分)
33、(3分)
答案:
(1)用箭头在图上表示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用斜线代表阴影表示出图中地球不能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北极地区将出现__极夜_____(选填“极昼”或“极夜”)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箭头应表示出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地球是一个不会自行发光的不透明球体,所以面向阳光的半球是明亮面,即白昼,背向阳光的半球是阴暗面,即黑夜。不能被阳光照亮的部分是背向阳光的一面;当我们找到地球不能被阳光照亮的部分后,发现北极圈也处在黑暗中,即“极夜”。
34、(4分)预测图中铁块、木块将会如何运动,将预测结果在图中用长短不同的箭头线画出木块和铁块的受力情况来表示。
答案:
解析: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推测出铁块会下沉,此时它的受力情况是重力大于浮力。用箭头线表示出铁块受到的两个力:重力和浮力。箭头线都从铁块的重心出发,方向相反,重力比浮力大,因而用较长的箭头线代表重力,用较短的箭头线代表浮力。木块会上浮,所以情况相反。
五、实验综合题。(共18分)
35、(10分)小江想比较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的传热性能。他找来铜丝、铁丝、铝丝,分别剪下一段,用右图所示的方法,依次加热三种金属丝,观察不同金属丝上粘着的火柴掉落的情况。
(1)为了比较三种金属丝材料的传热性能,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A、刻度尺和秒表
B、刻度尺和温度计
C、温度计和秒表
答案:A
解析:实验中要保持火柴之间的距离相等,需要用到刻度尺,要知道每种金属上火柴都掉落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比较哪种金属导热比较快,需要用到秒表。
(2)下面给出金属丝的数据,小明在实验时应选择(
)组。
直径(毫米)
长度(厘米)
铜丝
3
40
铁丝
3
40
铝丝
3
40
直径(毫米)
长度(厘米)
铜丝
3
30
铁丝
3
40
铝丝
3
50
直径(毫米)
长度(厘米)
铜丝
3
40
铁丝
4
40
铝丝
5
40
答案:A
解析:在实验中要控制变量,比较哪种金属导热比较快,变量只有金属的种类,其他条件都要保持相同。
(3)使用酒精灯加热金属丝时,金属丝在火焰上的正确位置是(
)。
答案:C
解析:酒精灯的火焰从内到外是焰心、内焰、外焰,温度依次升高,外焰温度最高,因此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4)小江发现,在加热三种金属的过程中,火柴棒掉落的顺序都是(


依次从序号1至4
B、依次从序号4至1
C、没有规律
答案:A
解析: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1距离加热点最近,热量先从加热点传到1点,再慢慢传到234点位置,因此火柴掉落的顺序是从1至4。
(5)加热过程中,原来拉紧的金属丝为什么会变得松弛下垂?请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金属丝受热膨胀变长。
解析:这三种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后体积膨胀,变长,因此会下垂。
36、(8分)小江准备了以下装置做实验。
(1)比较两杯水的水温。
将甲装置放入A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上移动,再放入B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下移动。
①我们判断
烧杯中的水温较高。
②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1)①
A

水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解析:
水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放入A烧杯中液柱向上移动说明此时水受热,放入B烧杯中液柱向下移动,说明此时水受冷。因此A烧杯水温高。
(2)做一个“喷泉”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装置中,你会选择图中的
装置做“喷泉”实验。
②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③要使“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请写出两条。

答案:(2)①乙

空气热胀冷缩的程度比水大

在装置中多留一些空气;用温度更高的水
解析:空气热胀冷缩的程度比水大,乙瓶中的空气膨胀程度大,更容易把水从玻璃管中挤出,形成“喷泉”;要让喷泉喷得更高,第一可以多留一些空气,因为其膨胀程度比水大,可以更多地将水挤出玻璃管;第二可以用温度更高的水,让空气和水热胀冷缩的程度加大。
六、资料阅读题。(共17分)
“流浪地球”里的科学
小江很喜欢看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根据刘慈欣同名科幻小说改编的,凭借气势磅礴的特效和人类对宇宙大胆而美丽的想象深受观众喜爱。“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造一万座驱使地球前进的“行星发动机”和一万座庇护人类生息的地下城。
第二阶段:围绕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相继开启,驱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停转,没有了离心力,海水将向两极流动,导致大陆被淹,滔天海啸席卷全球,全球人口锐减近半。
第三阶段:地球将利用太阳和木星完成最后的加速冲刺,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第四阶段:地球脱离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用五百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并滑行一千三百年,随后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再用七百年进行减速;
第五阶段:地球泊入目标恒星系,抵达新家园,成为目标恒星系的新行星。
37、(17分)仔细阅读资料,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转周期是
。地球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是
公转周期是

答案:(1)
自西向东
一天
自西向东
一年
解析:人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从运动的相对性可知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如北斗星就是如此,因而说明地球在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周期是一年。
(2)我们推测,在第二阶段中,要让地球停止自转,围绕地球赤道一周的“转向发动机”必须沿(
)方向产生推力。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要让地球停止自转,力的方向必须相反,因而是自东向西。
(3)地球自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哪项与地球停止自转无关?(

A、大陆被淹,滔天海啸席卷全球
B、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
C、远处的船先看到桅杆
答案:C
解析:地球停止自转后,失去离心力,海水会向两极流动,地球上的陆地会被淹没,还会产生滔天海啸,因而人口也会大大减少;停止了自转,地球有固定面朝向太阳,因此没有了昼夜交替的现象;远处的船先看到桅杆是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与是否自转无关。
(4)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谁都没有感觉到地球在自转,这是因为(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地球很大,人很小,人与地球同步转动,所以没感觉
C、地球一年才转动一周,运动太慢,人们无法感觉到
答案:B
解析: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A错误;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C错误;人们感觉不到地球自转是因为B选项。
(5)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答案:A
解析:A选项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造成的。
(6)第五阶段,“地球脱离太阳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用五百年的时间加速至光速的千分之五”,文中提到的光的速度是(

A、每秒30千米
B、每秒30万千米
C、每秒340米
答案:B
解析:光速是每秒30万千米。
(7)你觉得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计划可行吗?请写出理由。
我的观点:
。我的理由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比如联系实际谈谈这五个阶段是否可行。例如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假如地球停止自转了。目前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大路都会被海洋所淹没,人类移居到了地下生活,人类能长期在地下生活吗?食物、空气、水源从哪里来?还是值得思考的。
吴江区2019-2020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试卷命题细目表
题号
内容来源
题型
能力水平
分值
预计难度
识别
理解
应用
1
一、5
浮力
单选题

2

2
三、6摆的研究
单选题

2

3
三、2太阳钟
单选题

2

4
二、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单选题

2

5
三、1时间在流逝
单选题

2

6
一、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单选题

2

7
一、7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
单选题

2

8
一、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单选题

2

9
第二单元资料库:热的传递方式
单选题

2

10
第二单元资料库:热的良导体
单选题

2

11
一、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单选题

2

12
一、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单选题

2

13
三、8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单选题

2

14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单选题

2

15
二、5金属热胀冷缩吗
单选题

2

16
三、2、3、4
单选题

2

17
一、8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单选题

2

18
二、1热起来了
单选题

2

19
二、4空气的热胀冷缩
单选题

2

20
三、3用水测量时间
单选题

2

21
一、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判断题

1

22
二、6热是怎样传递的
判断题

1

23
三、5机械摆钟
判断题

1

24
一、4造一艘小船
判断题

1

25
二、5金属热胀冷缩吗
判断题

1

26
二、3液体的热胀冷缩
判断题

1

27
二、2给冷水加热
判断题

1

28
四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判断题

1

29
三、4我的水钟
判断题

1

30
四、4谁先迎来黎明
判断题

1

31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连线题

4

32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连线题

4

33
四、8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图形题

3

34
一、5浮力
图形题

4

35
二、7传热比赛
实验题

10

36
二、3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题

8

37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资料题

17

小江
小吴
利用受水的量
利用泄水的量
利用光影
利用沙子的流动
用摆的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
提出“地心说”理论
傅科
托勒密
提出“日心说”理论
贝塞尔
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
哥白尼




2
4
3
1
C
B
A
B
C
A
空气




B
A
B




重力
浮力
重力
浮力
小江
小吴




重力
浮力
重力
浮力
2
4
3
1
C
B
A
B
C
A
空气




B
A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