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案(2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7 20:5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鳞、泻、惶”等6个生字,会写“潜、泻”等7个生字。
2.采用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疏通文义。
3.采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4.通过朗读感受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5.感悟文中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熟练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文章的意思,感受语言美。
难点: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关系,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少年英雄》。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在100多年前,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个人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板书课题)
说是一种古老的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少年中国说”就是。(说说年轻的中国)作者为什么“说”?他又将如何“说”?请看课件。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字词需注意的字音:
①“爪”在“鳞爪飞扬”中读“zhǎo”,大型鸟兽的脚读“zhǎo”,如龙爪,虎爪,鹰爪。而表示小型的鸟兽的脚时读“zhuǎ”。
②“干将发硎”中“干将”是古代的宝剑名,读第一声ɡān;“发”是发出的意思,读第一声fā。朗读时要注意读好语气词“哉”,读出赞美的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后,个别抽查,小组竞读。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师生一同读文,疏通阅读障碍。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朗读时注意以下几点:读得清楚,句段分明,节奏合理,音韵铿锵。做到熟读成诵。
(2)不理解的词语圈起来,同桌相互探讨。
4.师巡视检查。
5.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履”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尸”字的一撇要写得长一点。
(2)生在写字本上练写,师巡视指导。
三、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1.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分别指什么?
(3)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组内互相交流。
3.梳理文章结构,整理段落大意,教师作总结。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歌颂少年中国前途无量。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祝愿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
4.(播放诵读《少年中国说》的音频)
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配乐朗诵,调动学生的情绪。
2.听着这深情而又铿锵的朗读,同学们感受到作者的一腔热血和满怀希望之情了吗?不知道我们能否也读得像他们一样情绪饱满?谁来试一试?
二、品读课文,深入分析
1.师:读书,要为我所用,要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大家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梁启超先生是怎样描述他心目中的中国的。
教师出示课件。(第1自然段译文:所以今天的责任,不在于他人,全在我们年轻人的肩上。年轻人聪明智慧,国家就聪明智慧;年轻人富有,国家就富有;年轻人强盛,国家就强盛;年轻人独立,国家就独立;年轻人自由,国家就自由;年轻人进步,国家就进步;年轻人胜过欧洲人,国家就胜过欧洲;年轻人在世界上称雄,国家就在世界上称雄。)
(1)学生读完,教师结合课件串讲第1自然段。
(故,所以;之,的;则,就;胜于,比……胜;雄于,比……雄。)
(2)作者认为当今的责任在于谁?请用作者的原话来回答。(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为什么呢?(因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3)从字里行间大家读懂了什么?(学生答,教师板书: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这组句子在表达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的句式,结构相同,语气连贯,意思步步推进,这就是排比句在这里所起的作用。说到这里,同学们知道排比句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吗?(声音响亮,音韵铿锵)现在请同学们再把这组句子读一遍,细细体会它的表达作用。(生自由读)读得很好,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了。请大家说说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少年自豪感)
2.师:现在如果让你们把这一段背诵下来,你们可以做到吗?
看来古文学习对大家来说并不困难。其实,只要理解了内容,理清了思路,背诵其实是很容易的,这也是学习古文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背读法。
3.师: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下一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教师出示课件。(第2自然段译文:旭日东升,前程光明。黄河从地下流出,一泻千里,势不可挡。潜藏的巨龙在深渊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乳虎在山谷吼叫,各种野兽无不震惊惶恐。鹰隼展翅试飞,掀起狂风,飞沙走石。珍奇的鲜花含苞待放,万木逢春,华美瑰丽,富丽堂皇。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发出耀眼的光芒。我们青年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从纵的时间上看有着千年万载的历史,从横的空间里看可通达四面八方。前途就像大海一样宽广,未来的岁月正长。)
(2)大家自由地朗读了几遍,意思也弄明白了,体会一下,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押韵、四言韵文、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你们说得都对,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到了不同的结论。梁启超在这一自然段中写到了哪些事物?
(自然景物:红日、奇花、黄河;动物:潜龙、乳虎、鹰隼;静物:干将。作者合理布排,思路真是一步不乱,井井有条。)
理清了它们,记住就不难了。谁能试着把原句复述出来?
(3)同学们,作者写这一连串的事物的目的何在?(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
是的,梁启超先生所选取的喻体都是那样的雄奇壮伟,生机勃发,锐不可当,用它们来比喻少年中国,写出了少年中国的前途无量。尽管当时的时政是那样的昏暗,帝国主义列强是那样的嚣张,梁启超先生仍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此文一出,可以说给当时不良的世风打了一剂强心针,大大地振奋了人心。他希望由中国少年来建设一个全新的少年中国。
三、情感延伸,学有所获
1.今天我们学到这里,是不是也有欢欣鼓舞的感觉呢?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赞美我们的少年吧!
齐读: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大家读得好极了!(播放改革开放成果展)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觉得梁启超先生的梦想实现了吗?今天的中国正如他所期盼的一样,前途似海,美哉!壮哉!
2.结合课文谈感受。
3.结合实际谈强国梦。
交流要点:(1)现在的祖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安定、富裕,梁启超的强国梦可以说是实现了。(2)我们的祖国现在发展不均衡,有些地方的人民生活上还有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是暂时的,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4.激发爱国情,立志为强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学生自由交流)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中国少年→少年中国
喻少年中国之前途无量
本次教学通过朗读课文的音频导入,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慢慢领悟作者的爱国之情,这样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效果好很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遇到不确定的,师生共同确定答案,有效加深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本文的写作特色,并希望能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