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针对性训练(第一章综合)A
一、选择题
1.
(2020?宜昌)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范围,显碱性的是(
)
A、葡萄汁(3.5~4.5)
B、鸡蛋清(7.6~8.0)
C、纯牛奶(6.3~6.6)
D、苹果汁(2.9~3.3)
2.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常见的碱,我们之所以认为它们是碱,是因为它们(
)
A、溶液的PH大于7
B、遇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C、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
D、都能与酸反应
3.
下列化学式与括号中的俗名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CaO(石灰石)
B、Ca(OH)2(熟石灰)
C、NaOH(纯碱)
D、Na2CO3(烧碱)
4.
(2020?深圳)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5.
下列各组物质,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石灰石与盐酸
B、Ba(OH)2与H2SO4
C、Fe2O3与HCl
D、HCl与NaOH
6.
(2020?扬州)不同的物质溶于水后会形成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
A、食醋
B、氨水
C、NaCl溶液
D、Na2CO3溶液
7.
下表是“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室温)”中的一部分。下列与“★”处内容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阳离子
阴离子
…
NO3-
Cl-
…
…
…
…
Cu2+
…
★
溶
Ag+
…
溶
不
A、★处应填“不”
B、★处对应物质属于盐
C、★处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是CuNO3
D、★处对应物质的名称是氯化铜
8.
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片状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⑤
9.
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应用很广,下列利用酸和碱反应的是(
)
A、用醋酸除铁锈
B、用食盐腌制食品
C、用硝酸银检验汗液中的氯离子
D、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0.(2020?长沙)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下面是小兰同学在完成酸、碱的性质实验时记录的部分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有白烟产生
B、向氧化铁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红棕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C、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D、向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11.(2020?德州)下列物质间能够发生反应,但没有出现明显现象的是(
)
A、将稀盐酸滴入盛石灰石的试管中
B、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
C、将碳酸钠溶液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稀硫酸滴入NaCl溶液中
12.(2020·嘉兴)某化合物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将该化合物配制成甲、乙、丙三种不同浓度的水溶液,对溶液中所含阴、阳离子数目进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该化合物可能是(
)
A、CaCl2
B、Al(NO3)3
C、NaOH
D、H2SO4
13.(2020?遵义)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
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
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O2
C、NaCl
D、NaOH
15.(2020?包头)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在学习盐酸化学性质时,进行如图实验。(A~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
(1)X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
(2)上述实验中,现象有颜色变化,且不会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17.金属锂(元素符号为Li)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物理性质
。
(2)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
离子。
(3)载人航天飞船中通常用LiOH代替NaOH来吸收航天员呼吸产生的CO2,则Li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如图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对应物质发生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2-5站对应物质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1)若列车上搭载的物质是“稀硫酸”,请举出一种符合条件的2号车站物质_________。
(2)列车搭载“稀硫酸”途经3号车站时,写出一个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9.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如图)的试剂,老师告诉小明,这瓶试剂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钠、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确定该试剂成分,小明进行如下系列实验:
(1)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溶液不变色。则推断该试剂不可能是______溶液。
(2)再取2毫升该试剂于试管中,滴入A溶液后,根据现象,小明确定该试剂是氯化钠溶液。则A溶液是______溶液。
20.从Na2CO3、NaOH、HCl、BaCl2、NaCl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发生反应的组合有
种。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少,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写一个)。
21.(2020?聊城)已知A、B、C、D、E分别为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该五种溶液,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绘制的思维导图如图所示:
(1)C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2)若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则D为
(填物质名称);
(3)为鉴别B和E,加入的物质X为
(写出一种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
22.某次实验中,某同学在3毫升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钙溶液后,没有观察到红褐色沉淀。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沉淀出现呢?他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建立猜想:猜想1,可能是氯化铁溶液呈酸性。
猜想2,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变质,导致溶液没有碱性。
(1)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猜想:
。
(2)该同学想利用实验室的相关药品来验证猜想2,请你帮他完成实验设计,并描述预期的实验现象。
。
(3)经过相关实验验证,发现氢氧化钙溶液没变质,且猜想1正确。由此得出结论:氢氧化钙先与酸性的氯化铁溶液反应,所以没有沉淀生成。据此,在该同学的实验中,你认为如何操作可以得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会发生反应,由于没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小明发现如果两者能够发生化学发应,则反应溶液的pH值、溶液的温度、密闭容器的气压都可能会发生改变,小明设计用“传感器”来检测相应的变化。
【实验仪器】锥形瓶、注射器、导管、橡皮塞、传感器(测瓶内气压)、数据采集器、电脑。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清水。
【实验主要步骤】
①在锥形瓶中先充入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再将装有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射器插入瓶塞、将压强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及电脑连接好,设置好采集频率、采集时间;
②将注射器里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射入锥形瓶,同时点击电脑屏幕上的“开始采集”按钮,观察电脑屏幕上的曲线变化;
③注射器内装入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见下图:
(1)“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注射器相当于分液漏斗,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对实验重新进行了设计,实验结果见图二,根据图像得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4.在制作简易酸碱灭火器前,小明准备先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小明用天平称取6克样品和足量的稀硫酸,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后,小明均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其中装置
A
中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假设样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
(1)实验后小明往装置中缓慢通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前后小明用该天平测得装置C增加的质量为2.2g,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下列情况会导致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____。可多选)
A、样品中滴加硫酸过量
B、A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A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出来
25.将1.17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51.7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常温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B点时,溶液中所含硝酸银的质量为
。
(2)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B
A
D
A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C
A
C
二、填空题
16.(1)金属
(2)ACE
17.(1)易溶于水、白色固体
(2)氢氧根;CO2+2LiOH=Li2CO3+H2O
18.(1)Fe2O3等
(2)H2SO4+2NaOH=Na2SO4+H2O
19.(1)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2)硝酸银
20.(1)3
(2)Na2CO3+2HCl=2NaCl+H2O+CO2↑(或Na2CO3+BaCl2=BaCO3↓+2NaCl
)
21.(1)CuSO4
(2)氯化钠溶液
(3)二氧化碳(或碳酸钠等)
三、实验探究题
22.(1)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太小
(2)实验设计是:取氢氧化钙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预期的实验现象:有气泡生成。
(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23.(1)作对照,排除水对实验的干扰
(2)能控制氢氧化钠进入锥形瓶的注射速度和反应量
(3)氢氧化钠注射入锥形瓶比等量清水注射入锥形瓶,前者气压下降更明显
四、简答题
24.(1)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排入C
瓶中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2)解: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2.2g
=
x=5.3g
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为
╳100%≈88.33%
答: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88.33%
(3)C
、
D
25.(1)3.4g
(2)解:设生成的氯化银的质量为x,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为y。
NaCl+AgNO3=NaNO3+AgCl↓
58.5
85
143.5
1.17g
y
x
==
x=2.87g
y=1.7g
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7%
答:A点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