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上)针对性训练(第一章综合)B
一、选择题
1.
肉类的鲜度可以通过测试pH来判断。有资料显示,pH与肉类新鲜度的关系如表,则新鲜肉在变质过程中酸性如何变化(
)
名称
新鲜肉
次鲜肉
变质肉
pH
5.8~6.2
6.3~6.6
>6.6
A、变强
B、变弱
C、不变
D、无法确定
2.
(2020?昆明)下列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均变色的是(
)
A、pH=1的盐酸
B、pH=3的硫酸
C、pH=7的氯化钠溶液
D、pH=14的氢氧化钾溶液
3.
(2020?临沂)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西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
5.8
6.4
7.6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西瓜汁比苹果汁酸性强
C、鸡蛋清和牛奶都显碱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4.
不能把
NaOH、Na2CO3两种溶液一次性鉴别开来的试剂是(
)
A、酚酞
B、硫酸
C、稀盐酸
D、氢氧化钙
5.
下列每组物质(主要成分)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三者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氯化钠、食盐、NaCl
B、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4·5H2O
C、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D、氧化钙、熟石灰、CaCO3
6.
(2019·郴州)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NaOH与稀硫酸
B、CaCO3
与稀盐酸
C、CuSO4与KOH
D、AgNO3与NaCl
7.
下列物质中,属于盐的是(
)
A、硫酸(H2SO4)
B、氢氧化钠(NaOH)
C、碳酸钠(Na2CO3)
D、四氧化三铁(Fe3O4)
8.
(2020?泰安)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溶液的总质量不变
C、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9.
(2020?泸州)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A、二氧化碳
B、硝酸
C、硫酸铜
D、氢氧化铁
10.(2020?南京)按如图所示装置,玻璃棒末端固定一团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先加入物质X,再塞上带玻璃棒的橡胶塞。片刻后,能观察到喷有酚酞溶液的脱脂棉Y变红,则物质X可能是(
)
A、浓盐酸
B、浓氨水
C、浓醋酸
D、浓氢氧化钠溶液
11.(2020?永州)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x是氢氧化钠溶液
B、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b点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加方式是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12.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如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并获得副产品氢氧化钠的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的反应原理为
CaCO3CaO+CO2↑
B、流程图中操作①和操作②时均会用到玻璃棒,且作用相同
C、流程图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改变
D、为了验证溶液M与碳酸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检验
13.向一定质量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溶质是CuCl2和NaCl
B、B点对应的溶质种类比C点多
C、OA段溶液的pH不变
D、BC段参与反应的物质是CuC12和NaOH
14.(2020?连云港)去除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样品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和Na2SO4、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食盐样品溶于水,依次加入稍过量的三种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X,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搅拌、煮沸,得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渣X中有三种成分
B、“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只是为了除去过量的NaOH
C、除杂过程中有Na2CO3参加的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D、将氯化钠溶液用如图装置加热蒸发,至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15.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步:取50g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第一步实验可知,原样品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B、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钙和碳酸钡
C、杂质一定含有硫酸钠、氯化钙
D、第二步实验结束后,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共有三种
二、填空题
16.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
(填字母序号)。
17.氢氧化钾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①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②氢氧化钾极易溶解于水;③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④氢氧化钾和氯化铁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铁。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
(1)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__。(填序号)
(2)氢氧化钾与氯化铁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_________________。
18.下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的“化学拼图卡片”,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写出一种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的A物质__________。
(2)盐酸与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
(3)C与D反应属于__________(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9.小陈将碳酸钠溶液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1,他对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验证。
(1)写出产生白色沉淀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验证所得溶液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______。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3)C点溶液的pH值____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1.(2020·衢州)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有白色沉淀出现的是
;B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和HCl
猜想四:
。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是错误的。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
无现象
猜想四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
。
【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
。
23.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溶液呈中性)
(1)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__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四、简答题
24.某同学向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碳酸钙样品(含有杂质,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记录反应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数据,最后得到下列图像。
(1)甲图中a点的pH值为
____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在丙图上画出溶液质量与样品质量的关系图并标出数据。
25.(2020·绍兴)将12.9克NaCl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75克CaCl2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CaCl2溶液质量/克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克
3
m
9
10
10
求:(1)表格中m的数值是
。
(2)溶液中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
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请画出上述过程中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A
D
D
C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C
A
二、填空题
16.(1)HCl+NaOH=NaCl+H2O
(2)碱
(3)c、d
17.(1)①②③
(2)产生红褐色絮状沉淀
(3)密封保存
18.(1)Fe
(2)H+和OH-反应生成水
(3)复分解反应
19.(1)Na2CO3+Ba(OH)2=BaCO3↓+2NaOH
(2)Ba(OH)2、NaOH
20.(1)盐酸
(2)氯化钠、硫酸钠
(3)大于
21.(1)产生气泡
(2)氯化钠和氯化钙
三、实验探究题
22.(1)D;F;Fe+2HCl=FeCl2+H2↑;
(2)【假设与猜想】NaCl和Na2CO3;三;
【实验与结论】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拓展与迁移】H+
23.(1)不正确,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酞变红色。
(2)部分变质
(3)
四、简答题
24.(1)7
(2)解:设石灰石中含CaCO3
的质量为x。
CaCO3
+2HCl=CaCl2
+CO2↑+H2O
100
44
x
6.6克
=
x=15克
CaCO3
%=×100%=75%
(3)
25.(1)6
(2)4
(3)解:设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为x。
Na2CO3+CaCl2=2NaCl+CaCO3↓
106
100
x
10克
=
x=10.6克
Na2CO3%=╳100%=82.2%
(4)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