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泰安)“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故B符合题意;割占香港岛、黄海大战、台儿庄战役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2019年四川达州)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答案】B
【解析】结合图片可知,四幅图片分别是虎门销烟、圆明园遗址、八国联军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在旅顺的暴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因此,圆明园遗址可以佐证“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这一观点。图一三四均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无关,ACD不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
3.(2019年山东菏泽)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事实(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属于历史史实,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属于结论,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4.(2019年江苏连云港)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间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形势图,进犯到圆明园、北京等地方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相继攻陷大沽、天津,后进攻到北京,英法侵略者闯入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又放火烧了圆明园,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侵略到北京,A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没有侵略到北京,排除C;八国联军是俄国、英国、美国等八国的侵华战争,虽然攻入北京,但是没有进入圆明园,排除D。故选B。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图片的能力。
5..(2019年四川南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所以B符合题意,ACD项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6.(2019年湖北襄阳)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不是“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A不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C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列强以镇压义和团为目的的侵华战争,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19年山东济宁)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与下边线路图相关的史实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图中“天津”“圆明园”“京师”,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军并没有攻入北京,故AC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先后攻占天津、北京,并火烧皇家园林圆明园,故B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虽然先后攻占天津、北京,但是没有火烧圆明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19年山东聊城)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可知,此次战争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故A不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马关条约》,故C不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9.(2019年广西梧州)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年~1860年,因此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阶段是“年代尺”中②,故选B。
10.(2019年甘肃天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瑷珲条约》等一系列条约,沙俄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割占中国土地最多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国是帮凶,英国、法国是侵略者,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B
【解析】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北京条约》,清朝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2.(2019年山东德州)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下图中的“废墟”是西方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是圆明园废墟。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圆明园,并抢劫财物烧毁圆明园全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浩劫,故B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题干无关,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3.(2019年湖南怀化)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答案】B
【解析】清政府与俄国于1860年11月14日签订《北京条约》,清朝将原先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至海之地(包括库页岛以及不冻港海参崴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归俄国所属,从此中国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海的出海口,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5.(2018?青岛)“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瑷珲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到1860年”,中俄《改订条约》签订于1881年,中俄《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16.(2016·新疆乌鲁木齐·6)距今160年前,崛起的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发的侵略战争,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列图片中,反映这次战争的是(???)
【答案】B
【解析】依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片B是圆明园残骸,它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焚毁圆明园。联军洗劫和烧毁了圆明园和静宜园。圆明园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故选B,其他选项都不符合。
17.(2018?江苏三模)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遭破坏,俄国抢夺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中中英签订的是《南京条约》;割香港的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故B符合。
18.(2018?桐梓县校级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答案】B
【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故选B。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条约有(
)
①《尼布楚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南京条约》⑤《通商章程善后条约》⑥《虎门条约》⑦《望厦条约》⑧《黄埔条约》
A.
①④⑥⑦
B.
②③⑥⑦⑧
C.
②③⑤
D.
④⑥⑦⑧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因此C正确。①《尼布楚条约》是鸦片战争之前,雅克萨之战后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平等的边界条约,因此A错误。⑥中英《虎门条约》、⑦中美《望厦条约》、⑧中法《黄埔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因此B错误。④《南京条约》是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C。
20.下图漫画发表于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漫画中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的是(
)
A.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B.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
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858年”、“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占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通过这些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C项符合题意;A项是1860年的《北京条约》的内容;BD两项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的内容。由此可知ABD三项与题干“1858年”时间不符。故选C。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1)
香港岛
1860年
(2)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
(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答案】
(1)(1)《南京条约》;(2)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等.
(3)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所以时机成熟了
【解析】
本题以“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英国割占香港岛、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强租“新界”的危害.
(3)本题考查港澳回归的原因.
(1)1842年英国政府为保护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后,英国并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利.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法国,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奕?和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开汉口、南京、天津等地为通商口岸,另外还有大量的赔款.所以(1)填《南京条约》,(2)填第二次鸦片战争.
(2)依据材料一“英国割占香港岛、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强租‘新界’”的史实得出,英国的步步侵略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等.
(3)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是指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了,国际地位提高了,所以时机成熟了.
三、探究空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1)以上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分析指出这次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领土沦丧】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58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土地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年
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3万平方千米国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年
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43万平方千米国土,该国逼清王朝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2)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还与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列举一例即可)
(3)通过活动与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历史感悟?
【答案】
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俄国。《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答出一个即可)
(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本国综合国力。
【解析】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场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的中国的大片领土;除了材料中涉及的条约以外,俄国与中国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3)根据材料中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本国综合国力,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同步训练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卷版)
一、选择题:
1.(2019年山东泰安)“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
D.台儿庄战役
2.(2019年四川达州)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图片能对此进行佐证的是(
)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址
C.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3.(2019年山东菏泽)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事实(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2019年江苏连云港)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间
5..(2019年四川南充)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6.(2019年湖北襄阳)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2019年山东济宁)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与下边线路图相关的史实是(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2019年山东聊城)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2019年广西梧州)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2019年甘肃天水)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11.(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2.(2019年山东德州)图片是历史的浓缩,它见证和诉说着历史。下图中的“废墟”是西方列强在哪次侵华战争后造成的?(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2019年湖南怀化)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14.(201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860年,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该条约是中俄(
)
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改订条约》D.《勘分西北界约记》
15.(2018?青岛)“到1860年,这个中华文明古国被西方彻底打败并羞辱了……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到1860年”,俄国人“取得领土”的条约有(??
)
①中俄《北京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瑷珲条约》④中俄《辛丑条约》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6.(2016·新疆乌鲁木齐·6)距今160年前,崛起的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发的侵略战争,犯下了滔天罪行。下列图片中,反映这次战争的是(???)
17.(2018?江苏三模)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
战争名称
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遭破坏,俄国抢夺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被迫割让香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A
B.B
C.C
D.D
18.(2018?桐梓县校级模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19.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的条约有(
)
①《尼布楚条约》②《天津条约》③《北京条约》④《南京条约》⑤《通商章程善后条约》⑥《虎门条约》⑦《望厦条约》⑧《黄埔条约》
A.
①④⑥⑦
B.
②③⑥⑦⑧
C.
②③⑤
D.
④⑥⑦⑧
20.下图漫画发表于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漫画中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的是(
)
A.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B.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
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1)
香港岛
1860年
(2)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
(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三、探究空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1)以上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分析指出这次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领土沦丧】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时间
史实
1858年
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46万平方千米土地为该国侵占,并逼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签订《瑷珲条约》加以承认
1860年
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3万平方千米国土为该国侵占,事后逼清王朝签订《北京条约》加以承认
1864年
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43万平方千米国土,该国逼清王朝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加以承认
(2)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还与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列举一例即可)
(3)通过活动与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历史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同步学案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经过、结果;列举出《天津条约》的内容。
2.通过对比圆明园火烧被火烧前后的照片,认识到列强罪恶的侵略行径;阅读教材,列举出《天津条约》的内容。(重点)
3.阅读教材及观看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列举出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内容、割占范围;回顾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对比,分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重点)
【课堂教学流程】
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概况
原因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
英法联军(主凶);美俄(帮凶)
借口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
时间
1856年10月一
1860年10月
年
侵略活动
(1)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分别于1858年和1860年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①《天津条约》
时间: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内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补充:在随后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②《北京条约》
时间:1860年,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3)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大肆抢劫后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4)沙俄: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平方千米领土。
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任务二:【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8页“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
问题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开始时间、侵略国、经过、结果?
问题3.签订哪些条约、内容是什么?
任务三:【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9—11页“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的正文及小字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爆发原因、时间、经过、结果?
任务四:【小组探究】阅读课本第11页“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正文及观察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
列举沙俄侵占中国的领土有哪些?(时间、条约、区域与面积)?
问题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任务五:【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
1.“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C
)
A.虎门销烟
B.炮轰广州城
C.鸦片战争
D.三元里抗英
2.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B
)
A.关天培??B.林则徐??C.左宗棠???D.邓世昌
3.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
)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尼布楚条约》
4.下列不属于中国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通商口岸的是(
A
)
A.南京
B.上海
C.广州
D.福州
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A
)
A.揭开了国近代史的序幕
B.激化了国社会的矛盾
C.使国完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6.“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A
)
A.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
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7.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国家是(
D
)
A.英、法
B.英、法、俄
C.英、法、美
D.英、法、美、俄
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充当“帮凶”,且又单独“作案”的国家是(
B
)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美国
9.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B
)
A.得到巨额赔款
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
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
10.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B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
D.中俄《尼布楚条约》
11.之所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A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12.(2019年山东菏泽)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事实(
B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2019年江苏连云港)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B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间
14.(2019年山东聊城)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B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2019年广西梧州)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
B
)
A.①
B.②
C.③
D.④
【学后反思】
学到什么?
有何疑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部编版
八上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情境导入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学习目标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时间、导火线、过程和结果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道《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等基本史实。
自主预习
自主识记
自主识记
自主识记
难点释义
难点释义
难点释义
难点释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讲授新课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时间:
1856年10月—1858年
2、发动原因:
外国侵略者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发动国家:
英法联军进攻,俄美充当帮凶
4、发动战争的借口
(导火线)
: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讲授新课
1856年10月广州水师扣押了挂着英国国旗的走私船亚罗号。英国要求释放船员并赔礼道歉。叶名琛释放船员,但没有赔礼道歉。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借口(1)---亚罗号事件
相关史事
1856年2月广西西林县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告,经调查核实后,把法国神甫马赖逮捕并处死。
借口(2)---马神甫事件
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派一支远征军并通告英国政府。1857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扩大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相关史事
第一阶段经过
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俄国、美国
开始标志: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广州沦陷: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进逼天津:
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和《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讲授新课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1、罪行:
第二阶段经过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占领天津后继续攻占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定了《北京条约》。
讲授新课
《北京条约》的签订
讲授新课
识图学史
相关史事
广州
北京
天津
第二次鸦片战争经过示意图
阶段小结
阶段小结
合作探究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讲授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千米领土。
讲授新课
阶段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讲授新课
比较归纳
合作探究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却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要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历史证明,我们要救民族之危亡,就必拒外寇于国门之外,要救文明之衰微,就必须打开国门发展自己。
课堂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56年
结果:签订《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与《北
京条约》的签订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城
火烧圆明园
结果:签订《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板书设计
C
C
巩固提升
A
C
巩固提升
A
B
巩固提升
A
C
A
巩固提升
10
巩固提升
巩固提升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谢谢观赏!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知识与能力
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掌握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史实。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原因;中国人民从来就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抗侵略,维护统一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要继承的爱国传统。
教学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沙俄割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来
教师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
提问:你到北京去过圆明园吗?你知道它昔日的豪华壮观与今日的断壁残垣是怎样造成的吗?你知道有关它的一些什么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来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时间、导火线、过程和结果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知道《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等基本史实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并没有满足西方侵略者的贪婪的欲望,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这一目的同鸦片战争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此次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提问:为了掩盖战争的侵略性,英法两国为战争寻找了什么借口?(“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和结果?
学生回答: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城,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简单识记《天津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关《天津条约》的影响将在后面部分进行重点分析。
目标导学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教师讲述:《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满足。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对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教师展示:《焚烧过后的圆明园》
(有条件可以放映视频《火烧圆明园》片断)
3.教师提问:火烧圆明园是中国近代史上惨痛和耻辱的一页,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4.教师提问:正是由于清政府府腐败无能,在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政府控制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请同学们简要归纳《北京条约》的内容?
学生归纳: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5.教师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多的是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目标导学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师讲解:从19世纪40年代起,沙俄利用中英鸦片战争世纪,大肆入侵中国东北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教师展示《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请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学生回答: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3.教师总结:沙俄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割占领土面积,相当于欧洲德法两国面积的总和,外加一条与多瑙河一样长的黑龙江,是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4.教师设问: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有哪些国家侵占了中国哪些土地?
学生回答: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沙俄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千米。
5.教师展示《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并问: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对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理解?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等西方侵略实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主权的侵害,割地等方面都比鸦片战争中侵害更大了,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6.合作探究: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鸦片战争所授课程。在本课中我始终重点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讲解。通过引导学习、分组讨论、图片史料等各种方法和辅助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知识点的衔接要更自然、流畅,要增加逻辑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