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8-28 20:28:54

文档简介

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

学(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A
D
C
D
B
D
B
A
AD
C
D
BC
BD
1.【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聚氯乙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结构,故A错误;B.聚乙烯常用作食品的包装材料,故B正确;C.乙醇的体积分数在75%左右的酒精的消毒能力最高,C错误;D.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多步取代同时发生,很难控制取代基的数目,故D错误。
2.【答案】C
【解析】A.
浓盐酸和MnO2反应需要加热,故A错误;B.
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溶于水生成的一水合氨溶液显弱碱性,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故B错误;C.
浓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使氯化铁溶液褪色,故C正确;D.
盐酸有挥发性,和Na2SiO3溶液产生H2SiO3沉淀的可能是CO2也可能是挥发出来的HCl,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W、X、Y、Z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为短周期元素,由W与X可组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W为N,X为O;由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可知,Y为Na;由Z和X同主族,且为短周期,原子序数比O大的,故Z为S。O与N可形成NO、NO2、N2O3等,O与Na可形成Na2O、Na2O2,O与S可形成SO2、SO3,A项正确;Na2O2中含有共价键,B项错误;S2-比N3-、
O2-、Na+多一个电子层,C项错误;W的氧化物中,N2O3对应的水化物HNO2是弱酸,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A:CuSO4溶液会将H2S和HCl
都吸收掉,A错误。B:Na2CO3会将CO2也吸收掉,错误。C:炽热的铜网除去的是氧气,错误。D:Br2+2I-=I2+2Br-,生成的I2被CCl4萃取,进而分液除去。D正确。
5.【答案】D
【解析】丝、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除了含C、H、O元素外还含有N、P、S等元素。
6.【答案】D
【解析】A:Fe2O3为红色,故A错误;B:由分散质粒子可知该物质为胶体,不能通过过滤分离,故B错误;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是Fe(OH)3沉淀,故C错误;D正确。
7.【答案】B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推知分子中4个氮原子在空间呈四面体型,所以分子中四个氮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A错误;B.N(NO2)3的最简式为N2O3,7.6
g
N(NO2)3和N2O3混合物中,共含氮原子数为0.2NA,故B正确;C.N(NO2)3为液体,不能计算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15.2g
N(NO2)3为0.1
mol,每个
N(NO2)3含有的共价键不止6个,故D错误。
8.【答案】D
【解析】A.
若甲呈碱性,必定有7若乙溶液是碱性溶液,则n>7,m=2n定大于14,不合题设条件,故错误;C.
若乙溶液是酸性,0甲溶液是酸性溶液,则m
<7,根据m=2n那么n<7,乙溶液定为酸性,pH越大c(H+)越小,故正确。
9.【答案】B
【解析】由实验一的现象知,镁条和水反应产生了H2和难溶物Mg(OH)2,故A正确;氯化钠对Mg(OH)2在水中的溶解度无影响,故B错误;由实验二加热悬浊液,红色更深,可知Mg(OH)2(s)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是吸热的,故C正确;在Mg(OH)2饱和溶液中滴加CoCl2溶液后,发生反应Mg(OH)2(s)+Co2+(aq)?Co(OH)2(s)+Mg2+(aq),则c(Mg2+)∶c(Co2+)=[c(Mg2+)·c2(OH-)]∶[c(Co2+)·c2(OH-)]=Ksp[Mg(OH)2]∶Ksp[Co(OH)2]=2500∶1,故D正确。
10.【答案】A
【解析】A:氢键存在于氮、氧、氟和氢原子间;B:烃难溶于水;C:碳原子数大于16,常温常压下为固态;D:根据碳、氢元素质量比为7.2∶1,可计算得出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比烷烃C30H62少12个氢原子,分子中最多含有6个碳碳双键。
11.【答案】AD
【解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20H14O4,故A正确;B.含酚-OH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含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但不可以发生消去反应;C.分子中含羟基、酯基两种官能团,苯基不是官能团,故C错误;D.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2.【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ClO-浓度减小,HCO3-浓度增加,则还原反应为ClO-→Cl-,氧化反应为CNO-→N2,由电子、电荷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3ClO-+2CNO-+H2O=N2↑+2HCO3-+3Cl-,以此来解答。
【详解】B.对废水处理的目的本身就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对生态环境无害的物质,根据分析对废水处理发生的反应产物为N2、HCO3-、Cl-对环境无害,故B正确;C.产物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使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为强碱性,不可能含有HCO3-离子,故C错误;D.根据分析,氧化反应为CNO-→N2,N元素由-3价变为0价,则每处理1
mol
CNO?转移3
mol
e?,故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由溶液呈碱性知HB-水解大于电离,故c
(H2B)>c
(B2-),A正确;B.由电荷守恒知c(Na+)+c
(H+)=2c
(S2-)
+
c
(HS-)+c
(OH-),溶液呈碱性得c
(Na+)>2c
(S2-)
+
c
(HS-),B正确;C、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
(SO42-)=c
(NH4+)+c
(NH3?H2O),则c(SO42-)>c(NH4+);由于溶液为中性,则
c
(H+)=c
(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a+?)+c(NH4+)=c(OH-)+2c(SO42-),所以c
(Na+?)+
c
(NH4+)=2c
(SO42-),结合c
(SO42-)>c
(NH4+)可知:c
(Na+?)>c(SO42-),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
(Na+)>c
(SO42-)>c
(NH4+)>c
(H+)=c
(OH-),故C正确;D: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和纯水相同的点有两个:一个是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溶液呈中性;另一个点是CH3COONa和NaOH的混合液,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14.【答案】BC
【解析】A.当pH<4溶液中,碳钢主要发生析氢腐蚀,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正确;B.当615.【答案】BD
【解析】A.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步骤应为步骤④,E正=1.86-(-0.16)=2.02eV,故A正确。B.由图像可知,水煤气变换反应反应物为CO(g)+2H2O(g),其相对能量为0eV,生成物CO2(g)+H2(g)+H2O(g)的相对能量为-0.72eV。前者的相对能量比后者的高,所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B错误;C.由步骤③的初始状态与末状态可知,其化学方程式应为:CO●+OH●+H2O(g)=COOH●+H2O●,故C正确;D.步骤⑤的化学方程式为:COOH●+2H●+OH●=CO2(g)+H2(g)+H2O●,可得知生成物中氢气含有非极性键H-H键,二氧化碳含有极性键C=O键,故D错误。
16.【答案】(每空2分)
(1)FeCl3
(2)2Fe3++2I-=I2+2Fe2+或者4H++4I-+O2=2I2+2H2O
(3)①除去FeCl3,降低Cl2的溶解度
②NaBr/KBr
变为浅橙红色
(4)2FeCl3·6H2O+MnO2Fe2O3+MnCl2+Cl2↑+2HCl↑+11H2O↑
【解析】(1)通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气体中含有Fe3+。
(2)氧化性比I2的氧化剂均可将I-被氧化为I2,这里可能是FeCl3,也可能是空气中的O2。
(3)①试剂C即要除去FeCl3杂质的同时又要防止氯气被消耗,因此选择饱和食盐水②X试剂要和氯气反应有较为明显的现象,又不能和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所以选择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溶于水后呈现浅橙红色。
17.【答案】(每空2分)
(1)+3
取少量PAFC加盐酸溶解后,再取少量溶解液加KSCN溶液变红
(2)PAFC水解得到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3)H+、Al3+、Fe2+
(4)C
(5)酸性
【解析】(1)由[AlFe(OH)nCl6-n]m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铁元素只有+3价,注意这里PAFC加盐酸溶解,才能检验。
(2)PAFC会水解得到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净水。
(3)由于Al、Fe以及Fe2O3的物质的量关系无法确定,则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Fe3+,盐酸过量所以还有H+。
(4)[AlFe(OH)nCl6-n]m中铁元素为Fe3+,所以加入的X应为氧化剂,可将Fe2+生成Fe3+,所以A不行,为了确保Fe2+全部生成Fe3+,除杂试剂必须过量,选用Na2O2控制不了溶液的酸碱性,导致Fe3+
转化为Fe(OH)3。
(5)溶液呈中性或者碱性会使Fe3+转化为Fe(OH)3,而得不到[AlFe(OH)nCl6-n]m。
18.【答案】(每空2分)
(1)Na2SO3
(2)2ClO2
+
H2O2
+
2OH-
=
2ClO2-+
O2↑+
2H2O
(3)H2SO4

(4)Cl-的还原性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或者ClO2-的氧化性的随酸性增强而增大),因此Cl-被氧化得到Cl2
(5)相等
【解析】(1)Ⅰ中为Na2SO3。
(2)Ⅱ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lO2+
H2O2
+
2OH-=
2ClO2-+
O2↑+2H2O;
(3)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在阳极生成O2和硫酸,阴极产生H2和NaOH,A为硫酸在阳极产生。
(4)ClO2-的氧化性或Cl-的还原性随溶液的酸性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Cl-被氧化得到Cl2。
(5)NaClO2变质前后分别与Fe2+反应时,最终均得到等量NaCl,Cl元素均由+3价变为-1价,根据电子守恒,两个过程中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
19.【答案】(每空2分) 
(1)负 
4Al2Cl7-+3e-===Al+7AlCl4-
H2
(2)①Sn2-+2H+===(n-1)S↓+H2S↑
②NO-3e-+2H2O===NO3-+4H+
NH3 
【解析】(2)①电解时,阴极区溶液中的阳离子放电,即水溶液中的H+放电生成H2。②由题给反应可知,阳极区生成了Sn2-,Sn2-可以理解为(n-1)S+S2-,加入稀硫酸生成S单质和H2S气体。
(3)根据电解NO制备NH4NO3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知:阴极反应式为NO+5e-+5H+==
NH3+H2O,阳极反应式为NO-3e-+2H2O===NO3-+4H+,总反应式为8NO+7H2O==3NH4NO3+2HNO3,为了使电解产生的HNO3全部转化为NH4NO3,应补充NH3。
20.【答案】(每空2分)
Ⅰ.A
Ⅱ.(1)
-746 
(2)BD
(3)①0.056
mol·L-1·min-1

增大
 ③0.11
【解析】Ⅰ.A:白磷易燃,通常保存在水中,A正确;B:由图可知白磷中的键角为60°,B错误;C:P4O10是酸性干燥剂不能干燥碱性气体,C错误;D:由图可知,P4O10中P原子有5对共用电子对,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Ⅱ.(1)由盖斯定律得:ΔH3=2ΔH2-ΔH1=-746kJ·mol-1。
(2)选BD,A.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NO
的同时消耗了0.5
mol
N2,描述的都是正反应,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A错误;B.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温度随反应的进行而变化,平衡常数也会发生变化,平衡常数不再变化,说明容器的温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C.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密度等于混合气体的质量除以容器体积,根据质量守恒,不管是否达到平衡,混合气体的质量都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C错误;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N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说明各成分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D正确。
(3)①由表格数据得出,5~10
min,NO2的浓度变化为(1.7-1.56)
mol·L-1=0.14
mol·L-1,则CO2的浓度变化为=0.28
mol·L-1,v=0.056
mol·L-1·min-1。
②20
min时,保持温度不变,继续向该容器中加入相同比例的反应物,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NO2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增大。

4CO(g)+2NO2(g)
=
N2(g)+4CO2(g)
 2
2
0
 0
 1
0.5
0.25
 1
 1
1.5
0.25
 1
K=
L·mol-1≈0.11
L·mol-1。姓名
准考证号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绝密★启用前
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
化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可能用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135.5K39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生活中几种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PVC(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管材,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易被氧化
B.聚乙烯常用于制造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它可以用来直接包装食品
C.乙醇常用于医疗消毒,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
D.氯仿(三氯甲烷)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溶剂,工业上常用CH4和Cl2按体积比1:3混合制取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项①
实验结论
A浓盐酸
NaBr溶液氧化性:Cl2>Br
浓氨水碱石灰A2(SO)2溶液A(OH)2具有两性
C浓硫酸Na2
SO
FeCI2溶液SO2具有还原性
D稀盐酸
Na,
co|NaSO溶液非金属性:C>Si
3.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组成的某种化合物是一种红棕
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X、Z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高三化学试题·第1页(共6页)】
4.以下除杂方法(括号内为少量杂质)中,正确的是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H,
SCHCI)
CuSO4溶液
洗气
ABCD
CO,(HCI)
饱和Na2CO3溶液
洗气
O2(N2
炽热的铜网
NaBr溶液(NaI)
溴的CCl1溶液
分液
5.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
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
B.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取
C.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能用填埋法处理
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和H2O
6.向含有c(FeCl)=0.2mol·Ll、c(FeCl2)=0.1mol·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
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
正确的是
A.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
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
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
D.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2O1(胶体)+4H2O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望成为高效火箭液态推进剂的N(NO2)(如图)。已知该分子中N一N一N
键角都是108.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可能共平面
B.7.6gN(NO2)3和N2O2的混合物中含氮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N(NO2)2含有的N原子数为0.4N
D.15.2g该物质含有0.6NA个共价键
8.25℃时,有甲、乙两瓶溶液,其pH分别为m、n,且m=2n(m、n均为小于14的正整数)则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若甲溶液呈碱性,则乙溶液可能呈碱性,且c(OH)甲>c(OH)
B.若乙溶液呈碱性,则甲溶液必定呈碱性,且c(OH)甲C.若乙溶液呈酸性,则甲溶液必定呈酸性,且c(H)甲>c(H)乙
D.若甲溶液呈酸性,则乙溶液必定呈酸性,且c(H)甲9.已知20℃,K[Mg(OH)2]=1.6×10-1,K甲[Co(OH)2]=6.4×10-15,Co(OH)2为玫瑰红色
难溶物,某同学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光亮后置于饱和氯化钠溶有无色气体和较多白色沉淀产生,溶
实验
液中,滴加几滴酚酞
液变红色
实验二取出镁条将悬浊液加热
红色加深
实验三冷却后滴加适量CoCl2溶液
部分白色难溶物变成玫瑰红色难溶物
【高三化学试题·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