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度上期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烦琐(suǒ) 借鉴(jiàn) 万卷书(juǎn)
B.书刊(kān) 酵母(xiào) 水浒传(zhuàn)
C.馈赠(kùi) 美差(cāi) 过瘾(yǐn)
D.皎洁(jiǎo) 报偿(chánɡ) 无病而呻(shēn)
2.看拼音,写词语。(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4分)
3.下列不属于和勤奋好学有关的典故是( )。(2分)
A.凿壁偷光 B.囊萤映雪 C.卧薪尝胆 D.悬梁刺股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 ( )。(2分)
A.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B.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
C.不向别人请教 D.不懂也要装懂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识”的意思是( )。(2分)
A.知识 B.认识 C.识别 D.记住,这里读zhì
6.“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作者是( )。(2分)
A.曾国藩 B.李白 C.朱熹 D.杜甫
7.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6分)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囫囵吞枣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地,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加了我的理解力。
B.写着写着,禁不住眼泪花花。
C.通过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
D.几个月的功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
9.你还能把书比喻成什么?仿照例句,写一写。(4分)
(1)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
10.根据提示填空。(14分)
(1)《观书有感》是 朝大学问家 写的两首有哲理性的小诗。诗中的“ ? ”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这位大学问家还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 、 、 。 其中最重要的是 ,原因是 (请用原文回答)?
(2)《论语》中表述孔子对于读书、学习知识和教诲他人的名句是 , , ;表述要聪敏勤学、虚心求教的名句是 , 。?
1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分)
(1)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阅读是表达,写作是吸收。 ( )
(2)欧阳询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他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 )
(3)“敏以求之者也”中“敏”的意思是“勤勉”。 ( )
(4)《我的“长生果”》是一篇散文,主体是回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感情真挚。 ( )
12.阅读课内精彩语段,回答问题。(11分)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A.居然 B.竟然 C.果然 )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1分)
(2) 课文作者按时间顺序叙述,选文主要写作者 时的读书经历。(2分)?
(3)下列对选文中画“ ”的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少年时代不该读《红楼梦》,中年以后才该读。
B.“我”十二三岁时不能深刻了解书中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所以对《红楼梦》的兴趣不大。
C.对一本书的理解要经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D.说明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3分)
①开头“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落笔点题,总结全文,奠定了作者热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 )
②从选文第②自然段中的“不是……而是……”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国演义》的喜爱。 ( )
③“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重复累赘,应该删除一个。 ( )
(5)作者认为哪些读书的好处是在“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3分)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
童 年 读 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着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
(1)文中的“闲书”加上了引号,这里引号的用法是 。(2分)?
(2)文中画线的语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比作 和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3)短文的中心句是: 。(2分)?
(4)与“我”为同学家拉磨换来阅读《封神演义》的权利相比,“我”偷看二哥的书这件事写得更具体详细,这样写的好处不包括( )。(2分)
A.说明“偷看二哥的书”这件事在“我”的心中记忆深刻,至今难以忘怀
B.使文章详略得当,显得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C.能够体现出作者“惜墨如金”的写作技巧
D.对“为同学家拉磨换阅读《封神演义》的权利”这件事描述不多,可以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
(5)第④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出作者对读书的渴望?用“”在文中画出来。(2分)
14.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他们一样。请你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推荐的时候,要介绍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30分)
要求:(1)重点写推荐这本书等。
(2)语句通顺,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D 2.舅父 篇章 盛衰 辛酸
3.C 4.B 5.D 6.C
7.囫囵吞枣 悲欢离合 牵肠挂肚 如饥似渴 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8.D
9.示例:(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列火车,也是一处你将要抵达的远方。
10.(1)宋 朱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心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2)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11.(1)× (2)× (3)√ (4)√
12.(1) A (2)童年 (3)A (4)①× ②√ ③×
(5)读书可以收获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还能得到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13.(1)表示特殊的含义
(2)被磁铁吸引的铁屑 一只喝水的鹅 把“我”对看书的渴望写得生动、形象,使人印象深刻
(3)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4)C
(5)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14.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