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传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进而理解寓言主题;
2、认识文章通过嬉笑诙谐的寓言形式体现严肃而重大主题的寓庄于谐的写法;
3、领会作者善于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达到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构思艺术。
【教学重点】把握人与物之间的相似点。
【教学难点】寓言主题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自测】
1.
寓言:
一种带有劝喻性或讽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微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
?先秦时代,诸子著作中就包含了大量寓言。唐宋时期,寓言创作进入繁盛阶段。八大家中柳宗元、韩愈、苏轼为高手。本文看似传记,但实际上是寓言。?
2.简介写作背景
本文作于韩愈三十六至四十七岁间,韩愈仕途坎坷,早年四度应试,才中进士。三次参加博士宏词考试,均不中选。多方投书求官,亦未成功,后才找到幕僚的职位。又因上书获罪被贬,后得赦。终于回长安任国子监博士。以后十二年,官职屡经迁调,或升或降。作者又当朝宰相张九龄被罢、将帅封常清受戮、张巡、许远忠心报国而身后寂寞。因而对龙颜易变、皇帝寡恩、群臣倾轧、宦海浮沉、人心痛楚早就蓄积于心中。
3.完成《同步练习册》中“基础?巩固?训练”部分。
4..整体感知:
文章各段分别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部分?
【自研自悟】
文章看似为人写的传记,实是以笔写人的寓言,许多句子一语双关,既像写人,又是写笔;既是写笔,又是写人。妙不可言。找出这些句子,理解文意,品味其妙处。
【自练自提】
完成《同步练习册》“知能?达标?进阶”中的相关习题
第二课时
【自学自测】
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结合背景来分析。
【自研自悟】
1.
展示【自学自测】的成果
2.赏析寓庄于谐的新颖手法
【自练自提】
1.完成《同步练习册》“知能?达标?进阶”中相关习题
2.翻译重点语句:
(1)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
(2)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3)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自我评价】
毛颖传答案
第一课时
【自学自测】
全文五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写毛颖的家世。
(二)(3-4)写毛颖被皇上重用与抛弃。
(三)(5)作者对毛颖一生的评论。
【自研自悟】
举例提示:
为人强记而便敏
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九流百家皆所详悉
日见亲宠任事
通于当代事务
善随人意
虽见废黜终默不泄
第二课时
【自学自测】
有人认为是表扬毛颖能尽其所能;有人认为是影射讽刺老而无用的执政大臣;也有人认为它是在讽喻皇上的寡恩薄情。
提示:可以各抒己见,但要根据课文说出理由。
【自研自悟】
庄,是主题的严肃性;谐,即滑稽。严肃重大的主题,通过嬉笑诙谐的寓言形式体现。
《毛颖传》里,明明是描写毛笔这一事物的特性,却把它当人来写,而且郑重其事地为之立传,煞有介事地考证其祖先,这就使整个构思有了滑稽的性质。写毛笔这样小的题材,却采取了传记的体裁,篇末还有太史公的议论,简直就是史学家的笔调,这种内容与形式上的矛盾,更构成了文章的喜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