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27 23:5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
原因
常用手段
取得的
成果
取得的
形式
局限性
城市坐落在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居民任意征税,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许多城市取得某种程度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部分城市成为自治城市
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居民的组成和获得居民身份的途径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随着更
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
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
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
的发展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
进了城市的发展。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市民的生活
一技之长的人
小商小贩
手工业者
商人
手工业生产
商业活动
行业组织——行会
相关史事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行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工业行会的正式成员一般是作坊主,行会招收的学徒没有报酬,学徒期满后成为帮工,才可得到报酬。帮工通过行会组织的考核后可以取得师傅的资格,独立开设作坊。帮工实际上是作坊主的雇佣工人。
裁缝
面包师
铁匠
酿酒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市民阶级层的形成与分化
手工业者商人
不断分化
银行家
作坊主
商人
成为
早期的
资产阶级
城市的兴起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想一想
城市的兴起对西欧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
城市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欧洲文明有重大影响。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新的阶级——市民阶级,随着市民的经济力量、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这就意味着国家日后要更加重视和支持这些人的利益。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市民阶级参与政治,也促进了议会制度的出现。城市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旧制度瓦解,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对比
乡村(封闭)
城市(自由)
构成(主体人员)
封建庄园(封建主和农奴)
自由民(市民)
社会关系
封建主(提供土地、奴役剥削)
农奴(缴纳地租、服劳役)
摆脱封建领主的控制拥有人身自由
经济特点
一切产品用于自身消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产品用于交换、出卖(商品经济)
行会势力较大
三、大学的兴起
大学兴起的原因
11世纪前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相关史事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市中手工业行会和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老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机构。西欧早期的大学有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等。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是以学生组织的社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掌控。
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分布图
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了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是按都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学法庭独立审理。
大学自治
想一想
1.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哪里?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2.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怎样?
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当时,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学的课程设置
中世纪的大学课堂
知识拓展
1345年伦敦马刺业基尔特规章
第一,马刺业从业员每日工作时间,应自日出开始,直至新门外圣墓教堂鸣熄灯钟时为止,不得延长,因为任何人在夜晚工作皆不能如白日之精巧……
第二,本基尔特任何人俱不得在星期日,或任何其他类似星期日之宗教节日将其所制之马刺悬挂于外,而仅许悬挂一能表明其业务之标识。看货及出售货物亦仅许在店内为之,不得携出店外,或将门窗开启,违者依前述条例处罚。
第三,任何从事本行业之人,若非本城之自由人即不得在本城购买、建造或单独租赁房屋,亦不得开设店铺……
第四,本行业任何会员所招收之学徒其学习期间不得少于七年,而此类学徒亦必须按照本城惯例进行登记。
第五,倘有从事本行业之非自由人按照前条所述年代期限招收正式学徒,即应如前述之例予以处罚。
第六,任何外国人或本城以外之本国人,除非获得市长、长老及管理员许可,列入本城市民名籍,而且有本行业正直会员证明并担保其为人忠实,品行端方者,皆不得从事或利用本业。
第七,本行业任何从业员,在星期六本城鸣午钟后即须停止工作,自此至次星期一早晨之前皆不得工作的。
——刘启戈、李雅书选译《中世纪中期的西欧》
自由和自治城市
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城市争取自由和自治的原因与手段
居民的组成和获得居民身份的途径
城市居民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争取自由和自治取得的成果与形式
市民的生活
市民阶级层的形成与分化
大学兴起的原因
大学自治
大学的课程设置
1、西欧旧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是从何时开始的( 
 )
A.10世纪
B.11世纪
C.12世纪
D.13世纪
2、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当时的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商品经济发达
B.城市规模大
C.城市规划科学合理
D.城市拥有自由和自治权
3、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对“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理解错误的是( 
 )
A.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
B.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
民的财产
C.领主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D.市民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
城市法庭
4、在中世纪时,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标志是( 
 )
A.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B.城市居民向领主交纳金钱赎买
C.城市居民选举市长、市政官员
D.城市居民举行起义,赶走领主
5、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B.城市的基本居民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
民转变而来的
C.农奴在任何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
以获得市民的身份
D.大量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
市的发展
6、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早期资产阶级产生。那么,早期资产阶级是由下列哪些人产生的( 
 )
①手工业者 ②农民 ③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④商人 ⑤银行家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7、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不包括(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形成了市民阶级
C.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8、“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是(

A.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B.已不受国王管辖
C.城市的空气比较清新
D.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9、如图是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
B.为宣传无神论需要
C.摆脱教会对教育控制
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牛津大学鸟瞰图
10、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教育自主权 ④言论自由权 ⑤司法豁免权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下列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城市的重新兴起
B.早期资产阶级的产生
C.大学的兴起
D.教会学校的出现
12、中世纪的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下列不属于此类课程的是( 
 )
A.文法
B.逻辑
C.算术
D.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