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童》教案
教学内容:
人音2011课标版(简谱)(吴斌主编) 四年级上册(2014年7月第一版) 《山童》
教材分析:
《山童》是一首汲取了我国西南地区民歌音调因素而创作的儿童合唱曲。歌曲通过以第一人称的主人公——山童的耳闻目睹,展示了色彩绚丽、音响纷繁的山间景物,生机盎然,诗情浓郁,更充满诙谐生动的童趣,令人心驰神往。歌曲分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旋律跳跃,节奏活泼,表现了孩子快乐舒畅的心情和对美好景物的热情赞美,同时有以多种衬词,惟妙惟肖、有声有色的模仿了羊儿的踢踏鸣叫;紧接着第二乐段节奏平稳,有偿的旋律带人们走进了优美恬静如梦如画的意境;第三乐段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山林又变得热闹起来。最后歌曲在“童年多美好”中结束歌曲。
教学目标
通过体验音乐律动感受音乐不同的情绪,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美好的童心世界,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聆听的过程中,听辨或了解创作音乐的重复与变化手法,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
教学难点
作品的段落结构的聆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节奏律动(以身体作为乐器)
2/4 a/ X X X X
嘟 嘟 嘟 嘟
b/ XX X X X
滴滴 嘟 嘟 嘟
c/ XX XX X X
滴滴 哒哒 嘟 嘟
d/ XX XX XX X
滴滴 哒哒 哩哩 嘟
(四条节奏型依次递进练习,稳定节拍, 拍身体的各个部位做节奏律动------- 注意:稳定速度
2、跟音乐律动四条节奏型 (伴奏音乐 第一部分主题a)
注意:前奏间奏
3、跟音乐律动四条节奏型 (伴奏音乐 第一部分主题a)
讨论:旋律的创作手段-------重复
设:乐句进行了几次?
a a
4、跟音乐律动四条节奏型 (伴奏音乐 第一部分主题a)
a aˊ
5、聆听a 主题
师:我们来听一听歌曲中描述了什么(出示歌曲)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第一部分A
1、揭题《山童》
师:满天的星星,云彩脸儿红,这是山童沿着山路看到的月色美景。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具有诗意浓郁 生动童趣的《山童》,《山童》是一首采用了西南地区音调风格而创作的一首合唱作品。
聆听第一乐段的b 乐句
师:听一听歌曲中除了所描述的月色美景,还听到了一些什么特殊的声响?
(出示第一部分歌词)
3、出示节奏 在象声词处用小乐器伴奏(聆听第一段 主题b)
扬鞭轻轻一甩 那响声 pia嗒pia嗒 叫声 咩嗨 咩嗨
X X X X
蹦哒哒 蹦哒哒 蹦哒哒 蹦哒哒
X O X O X O X O
那蹄声 吧嗒 吧嗒 叫声 咩嗨 咩嗨
X X X X
蹦哒哒 蹦哒哒 蹦哒哒 蹦哒哒
X O X O X O X O
学生随歌曲范唱模唱歌曲中的象声词
设:在唱这些歌词的时候 你都想到了什么?
师:象声词有声有色地模仿了羊儿的踢踏鸣叫,表现乐山童和小羊儿嬉戏玩耍的和谐景象。
5、完整的聆听乐曲的第一乐段A。
师:乐曲赞美了从月色到黎明的山间景色,又以多种衬词模仿了羊儿的踢踏和鞭儿的挥动,这是一幅到么生动的画面,让我们闭上眼睛,跟着音乐一起来想象这幅美丽的画面。
(二)、聆听第二段B
1、第二段与第一段对比聆听(聆听音乐第一、二部分)
设: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样的变化,是第一部分情绪的重复还是变化?
A B
2、师示范用沙巾表现第二部分的情绪(师范唱)
3、生跟音乐用沙巾表现音乐(注意引导乐句、情绪的表现)
4、跟琴轻声哼唱旋律,用沙巾表现。
师:平稳的节奏、起伏的音调,营造了优美恬静如梦如画的意境。
(三)、聆听第三段C
1、对比聆听第三段(聆听音乐第二、三)
设:第三部分的情绪有何变化。
师:第三乐段随着太阳的冉冉升起,万物复苏,山林变得热闹起来,山童似乎在呼唤他的小伙伴们一起进入山林去感受童年的快乐。
2、在三个“啊嘞…….”处,做呼唤的动作,感受音乐。
A B C
(四)、聆听完剩下的部分 (请一位学生来记录)
1、分三个小组 各自表现A B C 三个乐段
要求:分组表现聆听,当自己乐段的时候你用我们课堂上用过的方示来表现音乐。
设:请一位学生用字母来记录。
A B C A B C
(重 复)
2、教师总结:《山童》这首作品它以合唱的魅力,向我们展现了色彩绚丽的山间景色,以及山童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
三、拓展
《童年》合唱版
师:一寸光阴一寸金,在童年的记忆里生活是五彩斑斓 色彩缤纷的,希望同学们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结束新课
聆听《山童》走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