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上的家
教学内容:人音版教材第九册第四课《牧场上的家》
表演《牧场上的家》
聆听《回家》
教材分析:
《牧场上的家》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又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抒发了人们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萨克斯曲《回家》萨克斯《回家》这首乐曲作者为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凯丽金(Kenny.G)创作。其优美的旋律为全世界各地的人所熟知。也恰恰因为这首乐曲,让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了解并熟知萨克斯这一乐器。由于萨克斯本身声音悠扬清亮,而这首乐曲把缥缈缠绵的意境表现得相当到位。面对难以完美再现的萨克斯,尤其是清纯悠扬的清音效果和抒情的高音时,表现的完满而到位。层次感清晰分明,音质柔和不显刺耳,却极富穿透力。回家乐曲中萨克斯的质感光可照人,铜味十足,回味无穷的音效性毫无保留的再现出来。一种真实感直冲而来,美丽,清秀,无杂的超空间立体感,尤其是里面的莎鼓和金锤等重金属的敲击声,细腻刚硬,延伸很远。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与向往。
肯尼·基(Kenny G)1956年6月5日出生于美国西雅图, 是全球最著名的高音萨克斯风名家,出道以来,肯尼·基(Kenny G)总计创造了九张称霸全美当代爵士榜冠军并打进流行专辑榜 TOP10 的专辑,拥有25首抒情榜 TOP40 单曲,历年的专辑、单曲、音乐录影带的累积销售也已冲破7500万张,他是流行音乐史上最畅销的演奏曲艺人,同时也是当代最畅销的爵士乐乐手。肯尼·基(Kenny G)的非凡才华为他赢得了格莱美奖、全美音乐奖、灵魂列车奖与世界音乐奖。
设计意图:
本课设计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歌唱实践为主体,草原为主线,引领学生感受草原音乐风格,表现草原音乐风格,享受草原风格的音乐美。通过“三步曲”设计完成教学。第一步:发声练习,我选用了《草原晨曲》为练声曲,悠长、宽广、舒展的旋律,将学生带进美丽、辽阔的草原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示范演唱,以及形象化的语言启发,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演唱状态、正确的演唱方法表现草原情境。第二步: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借助图形谱、教师范唱等方法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意境,用歌声表达赞美牧场草原、家乡的真挚情感。第三步:拓展部分,欣赏《草原蒙古人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草原的音乐风格,抒发内心对中国美丽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唱,抒发学生内心对牧场、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 指导学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初步掌握弱起拍、连音线、渐强,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
3.欣赏歌曲《回家》,初步了解萨克斯,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感受歌曲的魅力。
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
教学难点:
弱起拍、渐强、一音多字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初听《牧场上的家》,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社会地位。
二、歌曲学唱
(一)感受歌曲——引情
1.欣赏牧场景色,聆听《牧场上的家》。
2.复听歌曲。感受歌曲优美的意境。
3.律动,体会歌曲优美而又有荡漾感的旋律。
要求:欣赏牧场景色,聆听歌曲,感受优美而又有荡漾感的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牧场图片,唤起学生对美丽牧场的向往和憧憬。通过聆听歌曲,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熟悉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入情
1.初听歌曲,了解歌曲节拍、弱起小节、连音线。
2.体会歌曲弱起拍的演唱。
3.寻找相同相似乐句,分析歌曲。
4.演唱歌谱、歌词。
5. 用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乐段。
6.演唱第二乐段歌词,并用渐强表现歌曲意境。
7.演唱全曲,指导学生正确掌握气口、咬字、一字多音、一音多字。
要求:分段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用渐强表现歌曲意境。
(三)演唱歌曲——动情
1.完整演唱歌曲。
2.歌曲艺术处理。
3.情感启发。
①第一乐段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乐段曲调更加优美而又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抒发了人们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②引导学生找歌词中的关键词“那儿”,表明作者在演唱此歌时不在牧场,表达思乡的情怀。
4.情感升华。师生合作演唱全曲。师用英文演唱第一段歌词,学生用中文演唱第一段歌词。
要求:优美、平稳地演唱第一乐段,优美、抒情、自豪地演唱第二乐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歌词中的关键词“那儿”, 表明作者不在牧场,表达思乡的情怀;用歌声表达牧场美丽景象,以及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以此来达到情感的升华。
(四)拓展,美国乡村音乐
1.约翰丹弗《乡村之路带我回家》
2.罗杰斯《女士》
3.让学生总结美国乡村音乐特点
(五)聆听《回家》
1、初听萨克斯曲《回家》,让学生说说感受。
2、介绍作者和歌曲的来历。
(六)总结,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