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小雨沙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2、感受音的长短,认识不同长度的音:“X--,”“X”,“XX’
3、模仿下雨的声音,使学生感受到小雨的轻柔,使学生体
会到歌曲在力度上的变化。
. 4、通过唱、表演、敲、画、讲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认识长短音。
教学难点:.歌曲在力度上的变化。
教学方法:模仿教学法、听唱教学法、创作教学法、体验教学法等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1、播放大屏幕,播放春天的景色,花儿开了,小树绿了,小苗在雨水的滋润下慢慢地生长,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色。
2、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听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听到的告诉老师,好不好?可以让学生们讨论回答问题,学生讨论后回答,看到花儿开了,小树绿了,春天来了,听到了下雨的声音。(创作意图:通过美丽的画面,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提问:听到了下雨的声音,那谁能模仿一下下雨时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啊?
学生模仿:哗啦啦,淅沥沥,沙沙沙。。。
4、教师:同学们,很棒,能够把雨的声音学得惟妙惟肖,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雨的声音吧!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新歌《小雨沙沙》。
二。1。 节奏练习:
2/4 X X∣XX X ∣XX XX∣X-
2。 旋律练习:
2/4 53 3∣53 56∣5 -∣53 3∣21 23∣1-
三;寓教于乐:
教师弹琴,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让学生能够去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
教师提问: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生回答:天上下着小雨,地上的种子在说话。
师:种子在说话?它在说什么呢?生回答:我要发芽,我要长大。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种子说的话吧!
教师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学生模仿教师,可以采取分组朗读方法,齐读方法进行,(创作意图:通过朗读歌词,体验歌曲表达的内容和情绪,以及感受音的长短。)
教师讲解音的长短变化,可以通过下雨的声音来区别。(创作意图:通过自己平时感受到的下雨的声音,更直观地感受音的长短。)
让学生再次聆听范唱,(创作意图: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演唱情绪,以及歌曲力度上的变化)
8学生随着琴分句用la演唱歌曲,注意演唱的速度和力度,要轻柔一些。
9. 学生随着琴分句用la演唱歌曲,教师指导我要发芽,我要长大这两句的时值准确。
10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歌曲,注意引导学生演唱时的情绪,主要要唱出小雨的轻柔,还要唱出小苗的高兴喜悦心情。
学生随琴模唱前四小节的旋律,(创作意图:通过旋律的演唱,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
教师选择沙锤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
巩固复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歌曲,学生可以拍手演唱,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笔描绘他们心中春天的景色。
教师可以编创动作进行表演,同时鼓励学生进行编创表演。
四.延伸与拓展:让学生聆听歌颂春天美丽景色的乐曲。
五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小雨沙沙》,表演了舞蹈,知道种子的发芽生长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那么小朋友的成长离不开什么呢? (父母培养关怀,老师关心爱护,党的阳光雨露等等)?雨水滋润了万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下雨的乐趣,请小朋友们用动听的声音、优美的动作再次演唱歌曲《小雨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