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本文的主题,感受文本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体会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的语言效果。
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的语言特点,体会本文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二者的联系
教学准备
Ppt、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一、兴趣引领,明教知学
1.导入新课?
出示:胸怀壮志
??我们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胸怀壮志”,我们从这一板块的《龟虽寿》中感受到了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胸襟;也从《十六字令三首》中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豪迈之情。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看看他又有怎样的胸怀壮志。(齐读课题)
2.了解历史背景?
同学们你们知道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写下的这篇文章?(生回答)
帝国主义之所以这样说我们,因为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走向“衰亡”。我们来看小资料:
_1895???_,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与_??????_签订丧权辱国的《_é???????????_》。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_???????°???°_化的程度。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法声浪日高。
1898康有为鼓动_??????_官员上书,敦促变法。6月,光绪帝接受变法建议,正式开始变法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派发动政变,慈禧重新“训政”,光绪帝被幽禁,谭嗣同等6位维新志士惨遭杀害。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新政全部被推翻,变法运动_???????¤±è??_。
国家内忧外患,帝国主义似乎看到我们会走向衰败,所以嘲笑我们是“老大”帝国,但是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课件展示:“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世界有一少年中国在”。“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3.过渡: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他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对祖国繁荣富强的殷切盼望,明白他为何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情感。(指名读文)
出示要求:须要读的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过渡:相信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会读的更加有韵味。
二、新知探究,以读品文
过渡:同学们,当年的历史是屈辱的,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戊戌变法的失败,自己又流亡国外,有家难回,所以他要把希望寄托在谁身上?(中国少年)引“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1.那作者如何将少年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的呢?
课件展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指名读句子)
2.读完你发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每个句子都用了“少年…则国…”(板书)的句式,结构相同,朗朗上口,排比修辞。同学们可知道排比句在朗读的时候有什么要求?(语气不断增强)
(1)现在谁再把这组句子读一遍。(指名2人)
评价:(充满了少年的自豪感,你的声音洋溢着一股奋发的朝气)?
(2)同学们,这样的句式更能让我们体会少年与国家是如何密不可分的。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写了:中国少年(有智慧)国家才(有智慧),
为什么只有中国少年这样国家才会富强呢?我们来算笔账。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在你们多大了,30年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靠谁?(从学校——社会——各个岗位——靠的是你们)
教师总结:现在老师还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2019年那个时候老师已经六七十岁了,已经不在工作岗位了。那时的你们会在社会上的各个岗位。
所以说少年与国家的关系不可分(板书:少年与国家不可分)
(4)我们颠倒他们的顺序行么,先写强大,在写富裕,再写拥有智慧行么?
不行的只有少年“智”国家的才有先进的技术,有“先进的技术”了就会“经济实力”,有“经济实力”了就会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胜于欧洲”了,为什么这里胜于欧洲,(播放视频)
胜于欧洲最后才能“雄于地球不惧怕任何国家”,意思是步步推进的,不能颠倒顺序。
总结:毛主席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国家重担在我们身上,让我们应该肩负起这担子。让我再来读一读,一人读半句其他人读后半句。(读出步步增强的气势)。
三、挖掘文本,理解含义
1.当时的中国千疮百孔,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可谓残破不堪。梁启超所期待的少年中国是什么样的呢?
(课件出示:红日初升……来日方长。)
(1)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这组句子有什么特点??
Ppt出示:(四言韵语,是诗体的一种,句式整齐、朗朗上口、使文章对称富于变化)指名读一读
(2)作者这样写,他所希望的中国是像什么事物呢,谁找到了 (指名回答)
(3)梁启超在这个文段中写到了哪些事物??
自然景物(红日,黄河)动物(潜龙、乳虎、鹰隼)静物(奇花、干将)
2.这些事物都有什么特殊意义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他们都象征这什么呢?
3.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我们的祖国吧!
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们祖国在党的领导下飞速发展。(图片:天眼、港珠澳大桥)
课件出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四、集体交流,课有所获
1. 弹指一挥间百年后的今天,梁启超的愿望实现了么?(他的心愿早已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祖国繁荣富强!
请同学们看(《阅兵》视频)。
但大家不该忘记,之所以会这样,不是这个世界变了,而是我们变了!
那么作为当代的少年你将怎样做?谈谈你的做法。(生交流)
师总结,出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
同学们既然我们知道了肩上的责任,我们就要去践行,用行动去证明。下面让我们在来读一遍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配乐)
五、课堂小结,升华感悟
1.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全体起立,右手握拳,齐呼: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