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了解京剧的简单基础知识。
2.认识不同行当的角色特征,并能识别各行当角色。
3.模仿简单的念白与基础动作。
教材分析:
京剧是我国流传广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唱”“念”“做”“打”。在京剧中,将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就是“行当”。
这四个行当是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以细分为多个角色。本节课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音直观效果的作用,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直观感知中,对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
教学目标:
1.在学习中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的相关知识,走进京剧,引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欣赏“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唱段,模仿他们的动作、念白,体验京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京剧艺术产生兴趣。
教学难点:
模仿行当的念白及动作。
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钢琴
教学流程:
组织课堂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江老师的音乐课堂,让我们一起度过一段奇妙的音乐之旅,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好吗?
今天老师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跟同学们问好。
(教师模仿戏曲念白与动作向同学们问好,同时教授学生们兰花指及肢体动作,完成师生问好)
新课讲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京剧吗?京剧是我国流传广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戏曲剧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有“唱”“念”“做”“打”。 师:京剧表现有四大基本功,分别是唱、念、做、打。通常被成为“四功”。
唱,就是指唱腔;念,指的就是念白;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
在京剧中,将性别、年龄、性格、身份不同的人物划分为四个类型,这就是“行当”,这四个行当是生、旦、净、丑,每个行当又可以细分为多个角色。
(教师出示课件----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等,欣赏生行唱腔片段)
师:生行,指的是形象俊美的男性人物,但又可按照年龄分为老生、小生和娃娃生。
(教师出示课件----旦行----正旦、花旦、刀马旦等,欣赏旦行唱腔片段)
师:旦角,指的是形象俊美的女性人物,可以按照年龄、性格细化分为青衣、花旦、彩旦、刀马旦。
(教师出示课件----净行----铜锤花脸、黑头花脸、架子花脸等,欣赏净行唱腔片段)
师:净行,指的是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性人物,分为铜锤花脸、黑头花脸、架子花脸等等。
(教师出示课件----丑行----文丑、武丑等,欣赏丑行唱腔片段)
师:丑行,是相对于“俊美”来说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丑行人物都是丑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都须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其形象毕竟是丑的。
(播放视频,直观了解京剧行当)
师:我们了解了京剧的四大行当,老师今天又带来了四张图片,你们分别来说一说都是那个行当。
师:接下来,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小段念白。(略)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一小段念白,让同学们一起感受一下京剧的魅力所在。这段念白选自京剧《卖水》。
(带领同学们找京剧唱腔位置,之后出示课件“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学生分句随着教师学习念白,教师指导纠正。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双手向上摊开,中指向上伸,大拇指曲够中指的指根位置其他手指微曲,随着老师做动作。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左手在脸前好似镜子,右手放在有脸庞)
(梳一个油头桂花香----左手不动,右手上下摆动,好似在整理鬓角发丝)
(脸上擦的桃花粉----右手在左腮点一下,右腮点一下)
(口点的胭脂杏花红----右手食指在嘴唇上轻点一下之后向前抛出)
三、完整表现、展示
教师指导学生,边念白边做动作完整表现。找同学到台前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四、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今天同学们跟江老师一起了解了京剧的一些知识,叩响了京剧的戏曲之门,希望同学们可以喜欢上京剧,将京剧传承下去。
最后老师请女同学双手兰花指放在右胯的位置,左腿向后,身体向下蹲,起身,男同学,左手握拳,右手放在左拳上,向里向外推,收。老师说同学们再见,你们要说老师再见,女同学要运用“小嗓儿”来说,男同学要说的铿锵有力。我们试一下,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教师运用京剧念白加动作来说,同学们同样运用念白及动作回应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