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内容:《久不唱歌忘记歌》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2. 能为《久不唱歌忘记歌》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演唱。
3.了解衬词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难点 能为《久不唱歌忘记歌》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演唱。
教学用具:电子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欢迎大家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我们上课前先来做个手指游戏。(手指游戏)
1.教师慢速出相应手指代表的节奏型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四个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型。
2.(教师慢速按歌曲的节奏出示,导入新课)。我把这些节奏型打乱来试一下,看谁的反应最迅速。
师:大家的反应都太灵敏了!
这个节奏配上歌词特别好玩,你们听!
老师按原速边出手指节奏型边范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手指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歌词
歌词配上音乐是什么感觉想不想听?这首歌曲的拍号是?强弱规律是?速度呢?
指学生一一回答。
2.师:请你仔细观察,谁能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歌词是什么意思?
生:久不唱歌忘记歌……
师:你的眼光真犀利。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是:久不唱歌忘记歌。(板书)
3.师:歌词方面谁还有问题?
生提问:歌词中的“啊是,嘎啦啦子,尖噜噜,咕噜噜子”不懂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你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孩子!师闻花香:“嗯,这花好香啊!”这个“嗯”什么意思?“呀!你吓我一跳!”这个“呀!”什么意思?
生自由回答
师:对!是语气词。它是表达我们心情的,就像这首歌曲里的“啊是,嘎啦啦子,尖噜噜,咕噜噜子”都是衬词,也是表达我们愉悦的心情的。因为衬词的加入可以让音乐更加生动,活泼。这也是贵州布依族民歌的一个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歌词,了解民歌的风格特点,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4.师:大家听我读第一段歌词,你们发现我是怎么读了吗?你会这样读吗?现在第一组同学来模仿我读第二段歌词,第二组同学用动作表示衬词。第三段歌词互换,第二组同学用动作表示衬词,第一组同学来读歌词。
生:按老师指挥读第二三段歌词。
5.师读第一段衬词,学生根据指挥互换读第二三段衬词。
师:(现在你们听我读第一段衬词,你们会吗?)
生:会。
师:第二段衬词第二组同学读,第一组同学用动作表示歌词部分。第三段衬词互换,第一组同学读衬词,第二组同学用动作表示衬词部分。
学生互换角色读衬词。
6.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带手势完整读歌词。
师:“现在我们合作把歌词和衬词连起来怎么样?第一段歌词你们全体读歌词,老师读衬词。第二段歌词第一组同学读歌词,第二组同学读衬词。第三段歌词第二组同学读歌词,第一组同学读衬词。”
【设计意图————将歌词和衬词分开练习,通过师生配合,生生配合按节奏读歌词,分解重难点,化繁为简,便于学生掌握节奏特点。】
7.师示范中速读歌词,学生分析科学的发声方法并运用。
师:你们听我读一遍,谁读得好听?为什么?
生:强弱对比要明显,嘴巴咬字动作要小,四个十六分音符第一个要强一点,其他弱一点,声音有弹性……
师总结:你们都是非常用心的孩子!放松,深吸气,小舌头抬起来,面带微笑,模仿老师的感觉一起跟伴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辨并学习、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读歌词,增强学生的音乐美感体验。】
学习歌曲
(一)初听歌曲
师:我们来听一听歌曲,看谁能听出歌曲的情绪以及这两个乐句有什么不一样?
生:完整聆听歌曲。
师:歌曲的情绪的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生:欢快的。
(二)复听歌曲
1. 师:这两个乐句哪里不一样?没听出来,我们再来听一遍。
生复听歌曲。
师:大家跟琴唱一遍吧!
生跟琴试唱歌曲。
3.师:哪里不一样?大家仔细观察曲谱上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生:第一乐句的最后一个小节和第二乐句的最后两个小节不一样。
师:你的耳朵真灵敏(你观察的真仔细)!
4.师:大家一起来唱一唱这两个不一样的地方吧。
生跟琴演唱。
5. 生跟原唱演唱。
师:大家跟原唱唱一遍,比一比谁唱得更好听!
生跟原唱演唱。
师:谁唱得好听?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示范,生模仿后完整演唱。
师:注意深吸气,微笑,小舌头抬起来,跟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唱并观察曲谱,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曲谱并理解音乐的旋律走向,同时解决音准问题。能让学生快速有趣地学会整首歌曲。】
拓展延伸
1. 师:你觉得这首民歌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
生:朗诵。
师:你朗诵第一段让我们欣赏一下吧!
生朗诵第一段。
师:不错!如果用上气息轻声高位朗诵出来就更有韵味了!谁来试着朗诵第二段?你来朗诵第三段。
生分别朗诵。
2.我们把刚才的说唱加进去怎么样?大家说唱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出你对这首歌曲的喜爱。女生起立说唱第一段后坐下,男生立刻起立说唱第二段后全体起立说唱第三段,注意站起来的速度要紧凑一些。
3.演唱。
师:第一组演唱第一段,第二组演唱第二段,全体都有演唱第三段。
4.现在我们把这三种形式连起来表现一遍怎么样?
生跟伴奏完整表现。
5.欣赏其他两个版本的演唱
师:同一首歌曲,每个人诠释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们来听一听其他两个版本的演唱。
师生共同欣赏两个版本的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说唱,演唱及欣赏不同版本的演唱等音乐表现形式,让学生开拓视野,再次感受音乐乃至艺术之美。】
结束语
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也是五彩斑斓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其他的民族音乐。希望你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喜欢上我们的民歌,将来有一天如果有机会登上世界舞台的话,可以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我们民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