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比热容
一、填空题
1.(2019绥化,18)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大。
2.(2019毕节,13)电热水壶上标有“220V800W”,在额定电压下,热水壶烧水210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为1.68×105J,若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将
kg的水从20℃升高至100℃.[c水=4.2×103J/(kg?℃)]
3.(2019南京,19)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节能装置﹣空气能热水器,它的制热能效比(制热量和压缩机所耗电能之比)为4:1,用手机通过电磁波波可以远程遥控。某同学洗一次澡用水30L,则所用水的质量为
kg,这些水温度由12℃升高到42℃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4.(2019德阳,10)用天燃气烧水,水烧沸腾时,壶盖不断向上跳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燃气把3kg的水从20℃加热至刚沸腾时,水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水=4.2×103J/(kg·℃)]
5.(2019自贡,22)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
6.(2019吉林,9)手指在衣服上快速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手指得内能增大;我国北方楼房的“暖气”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
较大。
7.(2019宁夏,10)银川北塔湖公园景色优美,空气淸新。小红在湖边散步时闻到了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小红感觉湖边比周边更凉爽,她想到的原因有:水的比热容________沙石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和水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吸热等。
8.(2019齐齐哈尔,1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内部剖面图,汽油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需要用水进行降温,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性。
9.(2019齐齐哈尔,17)如图所示是观察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2019攀枝花,19)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m3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
(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11.(2019玉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1.4×107的能量能把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
12.(2019铜仁,13)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13.(2019铜仁,15)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
的性质。
14.(2019徐州,31)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
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像应是甲、乙两种图像中的
.
15.(2019德州,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6.(2019威海,14)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17.(2019济宁,)育才中学每天需向学生提供100kg开水。若冷水的温度为20℃,将100kg冷水加热到沸腾(在1标准大气压下),至少需要供给
J的热量
二、选择题
18.(2019南京,11)利用图示甲、乙装置(燃烧皿内燃料和烧杯内液体未画出),既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又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求仅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完成实验,则两个实验都需要控制相同的( )
A.液体种类
B.燃料种类
C.液体质量
D.燃料质量
19.(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20.(2019成都,B卷3)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ρ油=0.8×103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3J/(kg.℃
B.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C.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
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21.(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三、实验题
22.(2019通辽,19)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这一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1)冰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_____。
(2)冰升温比水_____(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_____。
23.
(2019泰州,3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烧杯/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液体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A/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A/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A/B)
24.(2019兰州,30)为了比较木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初温与
(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高的温度
(选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煤油升高的温度。
(4)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中,我
们用
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
25..(2019绥化,27)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
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6.(2019山西,14)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小明选择钟表、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还有用塑料、纸、泡沫制成相同的带盖子的杯子,探究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
步骤1:在塑料杯盖上扎个小洞,向杯中倒入半杯冷水。
步骤2:将杯盖盖好,在盖子的小洞中插一支温度计,将塑料杯放入烧杯中,再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塑料杯盖下方约1cm(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水温上升5℃所用的时间。
步骤3:选择另外两个杯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
可代表外界大气,实验通过
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分析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
27.(2019贵港,25)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的吸热本领更强(选填“水”或“煤油”)。
(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8.(2019新疆,20)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5kg,水沸腾前l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29.
(2019扬州,2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c水=4.2×103J/(kg?℃),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
分析图像可知:
(1)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2)该物质在第
6min
时的内能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第
8min
的内能。
(3)熔化后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如图乙所示,其中空烧杯的质量是
22.4g,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
J。
30..(2019益阳,21)
用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钟表等实验器材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下列变量控制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
?
?
?
?
?
?
?
?
?
?
?
?
B.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
C.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
D.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2)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比热容大的是
(选填“甲”、“乙”)。
31.(2019济宁,)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
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32.(2019荆门,31)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
(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30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min时的内能。
33.(2019包头,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g水,加热并从90℃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
[c水=4.2×103J/(kg?℃]。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四、计算题
34.(2019
青岛,15)下图是质量为
100g
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
10min
它吸收的热量是
7.2×10
3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35.(2019攀枝花,31)攀枝花市被誉为“阳光花城”,阳光资源丰富。某同学将装有0.35kg、28℃的水的瓶子放在阳光照射的水平地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水温为38℃.已知水面距瓶底的高度为0.16m,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取10N/kg。求:
(1)水对瓶底的压强;
(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019绥化,18)我国北方房屋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
大。
【答案】比热容。
2.(2019毕节,13)电热水壶上标有“220V800W”,在额定电压下,热水壶烧水210s,这段时间内电热水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为1.68×105J,若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将
kg的水从20℃升高至100℃.[c水=4.2×103J/(kg?℃)]
【答案】0.5。
3.(2019南京,19)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节能装置﹣空气能热水器,它的制热能效比(制热量和压缩机所耗电能之比)为4:1,用手机通过电磁波波可以远程遥控。某同学洗一次澡用水30L,则所用水的质量为
kg,这些水温度由12℃升高到42℃吸收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答案】30;3.78×106。
4.(2019德阳,10)用天燃气烧水,水烧沸腾时,壶盖不断向上跳动,此过程中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天燃气把3kg的水从20℃加热至刚沸腾时,水吸收了________J的热量。[c水=4.2×103J/(kg·℃)]
【答案】
(1).
做功
(2).
1.008×l06
5.(2019自贡,22)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
。
【答案】大。
6.(2019吉林,9)手指在衣服上快速摩擦会发热,这是通过
的方式使手指得内能增大;我国北方楼房的“暖气”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是因为水的
较大。
【答案】摩擦做功、比热容
7.(2019宁夏,10)银川北塔湖公园景色优美,空气淸新。小红在湖边散步时闻到了阵阵花香,这是________现象;同时小红感觉湖边比周边更凉爽,她想到的原因有:水的比热容________沙石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和水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吸热等。
【答案】扩散;大于;蒸发(汽化)
8.(2019齐齐哈尔,1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内部剖面图,汽油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需要用水进行降温,是利用水的
大的特性。
【答案】比热容。
9.(2019齐齐哈尔,17)如图所示是观察海波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
10.(2019攀枝花,19)我国在南海海底开采出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1m3可释放出约0.8m3的水和164m3的天然气。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
(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答案】热传递
11.(2019玉林,)太阳能热水器吸收1.4×107的能量能把质量为20kg的水从25℃加热到75℃,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为4.2×10J/(kg℃)]
【答案】4.2×106
12.(2019铜仁,13)把1kg的水从60℃开始加热至沸腾,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从70℃加热至90℃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水沸腾时,水面上方的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最后一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水=4.2×103J/(kg·℃)]
【答案】98;8.4×104;小于。
13.(2019铜仁,15)汽油机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
的性质。
【答案】比热容大。
14.(2019徐州,31)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
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像应是甲、乙两种图像中的
.
【答案】相等
内
乙
15.(2019德州,1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烧杯中加入200g的水,测得初始温度为45℃.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为
℃,则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答案】95;4.2×104。
16.(2019威海,14)小明在燃气灶上煲汤,将质量为2kg、初始温度为20℃的汤,升高了80℃,汤吸收了
J的热量,这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汤的内能。[汤的比热容为4×103J/kg?℃)
【答案】6.4×105;热传递。
17.(2019济宁,)育才中学每天需向学生提供100kg开水。若冷水的温度为20℃,将100kg冷水加热到沸腾(在1标准大气压下),至少需要供给
J的热量
【答案】3.36×107
二、选择题
18.(2019南京,11)利用图示甲、乙装置(燃烧皿内燃料和烧杯内液体未画出),既可以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又可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要求仅根据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完成实验,则两个实验都需要控制相同的( )
A.液体种类
B.燃料种类
C.液体质量
D.燃料质量
【答案】C。
19.(2019潍坊,1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内能和温度有关,0℃的冰块没有内能
C.常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
D.居民使用天然气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答案】CD
20(2019成都,B卷3)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ρ油=0.8×103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3J/(kg.℃
B.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C.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
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答案】B
21.(2019鄂州,2)如图所示是加热-30℃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
B.
水的沸点是98℃,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C.
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不变,说明冰是晶体
D.
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
【答案】C
三、实验题
22.(2019通辽,19)对冰加热,冰化成水直至沸腾,这一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
(1)冰的熔化过程是_____段,水沸腾过程的特点是_____。
(2)冰升温比水_____(选填“快”或“慢”),这是因为_____。
【答案】BC
;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快;冰的比热容比水小
23.
(2019泰州,30)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烧杯/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液体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A/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A/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A/B)
【答案】
(1).
烧杯
(2).
搅拌液体使其受热均匀
(3).
加热时间
(4).
A
(5).
B
(6).
A
24.(2019兰州,30)为了比较木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煤油的初温与
(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3)对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高的温度
(选填“高于”、
“等于”或“低于”)煤油升高的温度。
(4)实验表明,
(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在物理学中,我
们用
这一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
【答案】(1)质量
(2)等于
(3)低于
(4)水
比热容
25..(2019绥化,27)图甲是小峰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按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
(3)图丙是小峰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是
J/(kg?℃)。
(5)试管中的固体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液体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1)自下而上;(2)﹣2;(3)增加;(4)2.1×103;(4)不会。
26.(2019山西,14)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选择是关键。小明选择钟表、烧杯、冷水、热水、温度计,还有用塑料、纸、泡沫制成相同的带盖子的杯子,探究不同材料的隔热性能。
步骤1:在塑料杯盖上扎个小洞,向杯中倒入半杯冷水。
步骤2:将杯盖盖好,在盖子的小洞中插一支温度计,将塑料杯放入烧杯中,再在烧杯中加入热水至塑料杯盖下方约1cm(如图所示)观察并记录水温上升5℃所用的时间。
步骤3:选择另外两个杯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1)实验装置中,杯子可以代表建筑物的墙壁,
可代表外界大气,实验通过
反映材料隔热性能的优劣。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3)分析实验方案,请你提出改进建议
。
【答案】(1)热水;杯中冷水上升5℃所用的时间;
(2)如下表所示;
杯中冷水上升5℃所用的时间t/s
塑料杯
纸杯
泡沫杯
应控制冷水的初温相同、倒入杯中冷水的质量相同、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与容器底和壁接触。
27.(2019贵港,25)为了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相同,某实验小组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用同样的热源分别对它们加热,比较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加热时,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
(2)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_____的吸热本领更强(选填“水”或“煤油”)。
(3)根据以上表格的数据计算,当加热时间为12min时,这些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
(1).
23
(2).
不同
(3).
水
(4).
8.4×103
28.(2019新疆,20)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地水的沸点是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中,其体积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比热容c=4.2×103J/(kg·℃)若烧杯中水的质量为0.5kg,水沸腾前l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J。
【答案】
(1).
98
(2).
增大
(3).
2.1×103
29.
(2019扬州,27)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c水=4.2×103J/(kg?℃),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
分析图像可知:
(1)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
(2)该物质在第
6min
时的内能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第
8min
的内能。
(3)熔化后水和烧杯的总质量
如图乙所示,其中空烧杯的质量是
22.4g,则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冰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_____
J。
【答案】(1).
0
(2).
不变
(3).
小于
(4).
50
(5).
1.68?104J
30..(2019益阳,21)
用电加热器、烧杯、温度计、钟表等实验器材来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1)设计实验时,需要对变量进行控制,下列变量控制中错误的是
;
A.两个烧杯的规格相同?
?
?
?
?
?
?
?
?
?
?
?
?
B.两个电加热器的规格相同
C.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
D.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
(2)请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比热容大的是
(选填“甲”、“乙”)。
【答案】
(1)C;
(2)见上表;
(3)乙
31.(2019济宁,)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分析表中信息,小明采用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
③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
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答案】(1)液柱高度;(2)①方案二
;
②甲液体的吸热能力大于乙液体
;
③甲
32.(2019荆门,31)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请指出装置中存在的一个错误:
;
(2)改正错误后,晓敏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是
(选填“晶体”或“
非晶体”),物体熔化后其比热容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体在第30min时的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35min时的内能。
【答案】(1)温度计放的位置不正确,没有接触到物体;(2)晶体;变大;小于
33.(2019包头,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烧瓶中加入200g水,加热并从90℃开始记录温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1)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2)水沸腾时,瓶口不断冒出”白气”,该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3)若不考虑水的质量损失,从开始记录温度到水刚沸腾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
J
[c水=4.2×103J/(kg?℃]。
(4)完成实验后,移走酒精灯,当水停止沸腾时,用连有注射器的橡皮塞塞住烧瓶口,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如图乙所示,会看到烧瓶中的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
。
【答案】(1)保持不变(2)液化(3)6.72×103(4)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四、计算题
34.(2019
青岛,15)下图是质量为
100g
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
10min
它吸收的热量是
7.2×10
3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答案】2400J/(kg·℃)
35.(2019攀枝花,31)攀枝花市被誉为“阳光花城”,阳光资源丰富。某同学将装有0.35kg、28℃的水的瓶子放在阳光照射的水平地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水温为38℃.已知水面距瓶底的高度为0.16m,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g取10N/kg。求:
(1)水对瓶底的压强;
(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答案】(1)水对瓶底的压强为1.6×103Pa;(2)瓶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1.47×104J。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