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海水的性质
请欣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并区分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基本概念;
2、理解海水性质的影响因素;
3、掌握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及海水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读图方法、读取有效信息。
因素——分布——影响
回顾全球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启发提问】1、全球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是怎样的?
2、海水的颜色主要是什么颜色?
3、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4、表层海水与地层海水的流动方向会一致吗?
主要取决于热量的收入和支出状况
收入——太阳辐射的热量
支出——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基本平衡
一、海水的温度
海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表层温度水平分布
同一海区:夏季>冬季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同一季节:低纬>高纬
太阳辐射的维度差异
同一维度:暖流区>寒流区
洋流性质
垂直分布
表层→深层,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性质(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深层(1000m以下):低温状况,变化小
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略)
沙丁鱼大迁徙
小练:
下图是“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曲线图”
读图回答:
关于海洋热量收入至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D)
A、热量净收入从高纬度海区到低纬度海区逐渐减少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洋蒸发量
海水的盐度展示
二、海水的盐度
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类物质,主要是氯化钠、氯化镁,所以海水既苦又咸。
1、海水盐度的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
2、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陆地径流、结冰(高)和融冰(低)、洋流。
南北方向变化(不同纬度)
规律
图示
原因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递减,其变化曲线为马鞍状
副热带海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降水量,盐度高;
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降水量>蒸发量,盐度较低。
1、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2、红海两岸是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无淡水汇入;
3、红海海域较为封闭,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
1、位于较高纬度,海水温度低,蒸发弱;
2、温带海洋气候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3、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汇入;
4、海域较为封闭,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
特殊分布
规律
图示
原因
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是红海
上图
位于副热带海区,常年盛行下沉气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几乎没有淡水汇入;海区较封闭。
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是波罗的海
上图
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降水量>蒸发量;有大量淡水汇入;海区闭塞。
三、海水的密度
1、海水的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
2、海水密度的单位:g/cm?或kg/m?;
3、海水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海水的盐度、温度、压力及其变化。
(1)、海水密度的水平分布:
表层海水的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的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读图,说出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分布特征?
(2)、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
中纬度海区:海面往下(1000m深)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大,再往下随深度的变化很小
高纬度海区: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
特殊情况:深度增大而减小“海中断崖”
(3)、海水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素
相关性
盐度
一般来说,盐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
温度
在冰点温度以上,温度越高,海水密度越小
压力
一般来说,压力越大,海水密度越大
水中杂质
水中如果裹挟泥沙,则海水密度会增大
四、海水的性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活动,也会通过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间接影响人类渔业活动;
2人类可以利用海水及其溶解的化学物质,建造晒盐场、海水淡化工程等;
3、“密度跃层”对人类航海等活动造成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