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题目
第五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备课
新课标
要求
新《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单元
分析
本部分涉及的考点:质量概念的理解,质量的单位。天平的调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密度概念的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测定物质的密度,密度公式的变形及应用,这些考点常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一定的联系。中考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以及运用上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及密度的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质量的单位。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
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
重点和难点
重点: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知识结构
课时安排
第一节
质量及其测量
1课时
第二节
密度
1课时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1课时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1课时
复习检测1课时,共用5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