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学科:
物理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课型
新授
课课时
课时:
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意义
2.通过实验,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联系生活,运用密度公式能够间接测量密度。
重点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案
1.量筒是测量
的工具。
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
;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
。
3.量筒使用之前要认清它的
和
值。一般液体(如水和煤油)在量筒中的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与
。
4.测定物质的密度方法是先用
测物体的质量,再用
测物体的体积,然后由公式
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二、探究案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请看我手里的铜铁铝柱,你有什么办法分辩出来吗?要想把他们分辨出来我们需要学习第物章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二)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看课本P109-111内容,勾划知识点并记忆,可查资料但要独立完成。
1.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还是立方厘米?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4.观察课本P110图5.3-3,请指出哪种做法正确,哪种错误,错在哪里。
5.结合P111图5.3-5,能够口头描述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结合课本P111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完成本节实验,将数据填到表格中,首先小组合作熟悉实验步骤,填写表格的表头内容:
交流合作: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完成表格中密度的计算,与密度表中盐水和石块的密度进行比较。
评估:
问题:在测量固体密度时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质量会怎样?试比较哪一种方法误差小?
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有疑惑的问题,全班交流。
点拨: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学法指导: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训练案
1.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观察量筒内水的体积的示意图,综合你做实验时的经验和有关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2.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
A.500ml?10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ml???2ml
3.小红和小丽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当她们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A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旋动。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得最初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147g,图B显示的是她们将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后,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图C显示的是从烧杯中倒入量筒的液体的体积,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_g,体积为________cm3,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kg/
m3。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