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备课 5.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备课 5.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30 22:4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次:
学科:
物理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课型
新授
课课时
课时:
1
学习目标
1.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2.知道物质的密度还与温度有关。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案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体积
,质量
,所以组成物体的物质密度会
。自然环境中冷热空气发生对流,是因为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的密度

2.水结冰时体积会
,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水的温度在4℃以下时,温度降低,体积
,这种现象叫做

3.风的形成是由于空气受热而体积
,使密度变
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的。
4.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可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和
的方法,判断物体可能是由何种物质组成,但只能说可能是这种物质,要准确的鉴别物质还要配合利用物质的
如颜色、硬度等。
二、探究案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信息、能源、材料”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与我们本章所学的密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了很强的学习兴趣,那么本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学习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在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时,密度知识是如何应用的.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目标,同时教师板书课题。
(一)出示自学指导
过渡语:请同学们看课本p112—113内容,同时思考下列问题,勾划知识点并记忆,独立完成。
1.风是怎样形成的?
2.冬天,自来水管为什么会冻裂?
3.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是怎样的?
4.如何测戒指的密度?
5.用密度鉴别物质,是否绝对可靠?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密度与温度
实验1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
,所以热空气
(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实验2
利用一定质量的水,研究水的体积和温度的关系,
并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图像,请根据此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图像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2)以上现象揭示了水的反常膨胀规律,由此可进一步推出的推论是:水在4℃时

(3)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而鱼却能在湖底自由的生活,请你估计一下,湖底的水温约为
℃。
探究点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问题1
思考: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从密度表可以看出,,一般物质的密度是
的。只要测出了戒指的
,再与密度表中
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问题2
如何测戒指的密度?
可用天平测
,用量筒测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问题3
讨论:用密度鉴别物质,是否绝对可靠?
结论:在知道密度基础上要准确的鉴别物质,常常要
。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
,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另外,我们还可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纯铅做成的。
三、训练案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的对流是因为冷热空气密度不同造成的
B.北方的冬天,室外自来水管容易因水结冰而破裂
C.农民丰收后用风车分拣,利用风力将密度不同的种子和杂物分开
D.测量矿物的密度就可以准确鉴别出矿物的种类
2.小明手中有一铁球,经测量其体积为3,质量为10kg,由此可判断此球(

A.一定是空心的
B.一定是实心的
C.可能是空心的
D.可能是实心的
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该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而大最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