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学科:
物理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第五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
课型
复习
课课时
课时:
1
学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记住水的密度。?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重点
质量、天平的使用、密度的测定及应用。
难点
密度的概念及测定。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质量的测量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
叫做物体的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
、
、
无关。
例:下列现象中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
A、铁水凝固成铁块
B、将菜刀磨得更锋利些
C、机器从北京运到广州
D、将金丝通过拉伸机拉长
3.单位:国际单位
,符号:
换算关系:1kg=
g=
________mg
,
4.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
1t=
kg;
1kg=
_______g;
1g=
mg。
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2.5t=_____kg=_____g;
(2)360mg=_____g;
(3)4.2kg=______g=______mg.
设疑:“物体有物质组成,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吗?他们有联系吗?”学生带着问题做下面的练习题:
1、一千克的铁块和一千克的棉花相比
(
)
A.铁块所含的物质多
B.棉花所含的物质少
C.两者所含的物质多少一样
D.无法比较
2、把边长为3dm的正方体的铁块,在相同的温度下压成长2m、宽0.2m的均匀铁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块的形状、质量和体积都变了
B.铁块的形状、体积变,质量不变
C.铁块的形状变,体积和质量不变
D.铁块的质量变,体积和形状不变
3、小惠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先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刻线处,再调平衡。如果她将被测物体与砝码放反了,移动游码后天平再次平衡,则她测得的结果与物体的实际质量相比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二)密度
1、有一个容器最多装3kg的水,求:(1)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2)如果用这个容器来装密度是0.9×103kg/m3的植物油,最多可以装多少kg?
2.一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88g,若容器中先装10g砂粒,再装满水,总质量为94g,求砂粒的密度。
(三)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固体的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固体的密度。
其实验步骤是:①调节天平,用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②先在量筒中倒入体积为
的水,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水中,读出这时的总体积
,那么固体的体积
(该方法称之为排液法)。③用公式
计算出物质密度。④若要知道该物质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可查密度表与标准值对照即可。
(2)、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密度(如木块,蜡块等)。
实验步骤如下:①调节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②用沉锤法测出它的体积。具体做法是:在量筒内盛有一定量的水,放入铁块如图1A所示,记下水面达到的刻度线
,再将物体和铁块一起沉入水中,记下此时水面达到的刻度位置
,如图1B所示,则
,③用公式
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密度。
2、测液体的密度
(1)原理:ρ=m/V
(2)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
;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m1-m2)/
V
(四)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体积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质量,可以用公式m=ρV算出它的质量。
⑶求体积:由于条件限制,有些物体质量容易测量但不便测量体积用公式V=m/ρ算出它的体积。
⑷判断空心、实心问题(三种比较法)。
⑸测量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列方程求解)。
⑹要学会查密度表及其意义,并要记住常见物质的密度。
⑺根据需要,可对不同密度的材料进行选择,同时也可以人为地制造出所需的密度。
1、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文心”牌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如下图所示
(1)把天平放在_______,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上图可知老醋的体积为_______cm3,老醋的密度是_______g/cm3
=_______kg/m3。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例4.某厂要用截面积为25
mm2铜线8km,应购买这种铜线多少kg?(ρ铜=8.9×103
kg/
m3)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