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阵阵桂花香 浓浓故乡情
五年级(上)
RJ
3
桂花雨
第一课时
资料推送
作者简介
琦君(1917—2006),当代台湾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人。1949年赴台湾。主编作品:《烟愁》《三更有萌叔当枕》《细雨灯花落》《千里怀人月在峰》《留予他年说梦痕》等。
生字导学
杭
hánɡ
萝
luó
朗读课文,扫清障碍。
1.会认字
2.会写字
笔画
结构
dǒnɡ
15画
左右
懂得
懂事
懂行
似懂非懂
组词
笔画
结构
lán
5画
上下
木兰花
兰草
兰花指
空谷幽兰
组词
笔画
结构
luó
14画
上下
箩筐
竹箩淘箩
箩担
组词
笔画
结构
pó
11画
上下
组词
婆媳
老婆婆
外婆
苦口婆心
笔画
结构
ɡāo
16画
左右
糕饼
蛋糕
年糕
绿豆糕
组词
笔画
结构
bǐnɡ
9画
左右
饼干
月饼
烧饼
画饼充饥
组词
笔画
结构
jìn
10画
左右
沉浸
浸泡
浸透
浸湿
组词
笔画
结构
chán
13画
左右
缠绕
纠缠
难缠
腰缠万贯
组词
笔画
结构
chá
9画
上下
茶叶
茶水
茶农
茶余饭后
组词
笔画
结构
jiǎn
10画
左右
捡拾
捡起
捡漏
挑三捡四
组词
3.多音字
运用:我们将开得茂盛(shènɡ)的玫瑰花插在这个漂亮的盛(chénɡ)器里。
shènɡ
盛
茂盛
盛开
盛饭
盛器
chénɡ
整体感知
作者通过写一些与桂花有关的生活场景:赏桂花、摇桂花、晒桂花、送桂花、吃桂花糕、喝桂花茶等体现了桂花带给“我”的美好回忆。
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
课文描写了桂花香的怎样特点?
朗读课文,思考:
桂花的香气浓郁。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也是最难忘的时光,今天,我们就一起伴随着琦君清新的文笔走进作者的童年,一起去感受童年里的那份“花香”“花乐”吧。?
精读课文
阅读课文第2段,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对各种花的情感态度的对比,突出了桂花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浸”字最好。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
表现了作者对桂花香气的喜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从“抱、摇、喊”这三个字中你看出了什么?
体会到作者的哪些情感?
“抱、摇、喊”等,写出了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
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不单是桂花,它还代表着母亲在家乡生活的那些快乐的日子。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一样,饱含着她对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习作要素
寄情于事指寄情于叙事之中,是表达情感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寄情于事
时刻牢记不能单纯地叙事,要把自己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人其中。
有时,在叙事中可以运用一两句话将这种情感含蓄地达出来,就像文中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语道出母亲的思乡之情。
运用寄情于事的写法时,要注意:
范例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句子天地
双重否定句是指使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具有加强语气的作用。
双重否定句
将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通常采取下面的方法:
1.
去掉否定,变成肯定的意思。
2.
相应加减词语,使句子通顺。
练一练
照样子,把反问句改成带句号的句子。
例: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成肯定句)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都浸泡在桂花香里。”
1.
他的话不无道理。
2.
在场的观众无不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3.
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将下列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
他的话有道理。
在场的观众都为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
这件事我必须做。
结构导图
桂花雨
思桂花
摇桂花
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
香飘弥漫
摇落桂花
如雨纷纷
四季不断
香甜生活
深埋心中
爱桂花
美好生活
桂花雨缤纷
故乡情难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