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并学会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2.明确算盘的使用方法和计算器各种功能键的作用。
3.感受到使用计算工具计算的方便、快捷,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并学会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难点:明确算盘的使用方法和计算器各种功能键的作用。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23、24、25页内容,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第28页“练习四”的第1、2、3、4、5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计算器
2.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4分钟) 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的产生,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今天我们就认识和学习使用计算工具吧!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0分钟) 1.向学生介绍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
课件出示第23页图片,指名学生分别介绍这几种计算工具。
(1)算盘。
教师指出:算盘是我国一千多年前发明的,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2)计算器。
①现在人们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
②拿出自己的计算器,结合教材第25页图示,了解各个键的名称及使用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器上依次找到相应的键,并介绍这些键的功能。
③运用计算器计算要按题目的计算顺序来按键计算。
2.引导学生学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1)课件出示例1。
(2)引导学生按步骤按键计算出结果。
3.让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的方便、快捷。
(1)课件出示例2。
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 9999×5=_______
9999×2= 9999×7=_______
9999×3= 9999×9=_______
9999×4=
(2)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个算式的得数。
(3)讨论: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呢?
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规律,并分小组进行汇报。
明确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用计算器计算时,先用数字键按出第一个数,再按运算符号键,接着按出第二个数,最后按等号键得出结果;(2)在运算过程中,若发现当前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使用清除错误,前面的数据仍保留。这时,只需输入正确数据,运算即可继续进行;(3)用计算器计算时,如果遇到要重复用一个数,可以先把这个数用存起来,需要时则用提取,不需要则用清除掉;(4)进行特殊计算时,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几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结果。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四”第1题。
4.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四”第4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时,由学生自己说说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小组交流各自计算器的相同部分,自主探索计算器按键的功能。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以学生自练为主,在自练中探索按键的顺序。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