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数学广角(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对应教材第104页例1、第105页例2、“做一做”和第107页“练习二十”的第1、2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
2.学具准备: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案设计 二次备课
回顾旧知 引入新课
(2分钟) 引出题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在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把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了,就会节省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22分钟) 1.课件出示例1及情境图,引导学生解决沏茶问题。
(1)理解题意,找出沏茶需要做哪几件事?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
(2)明确哪些事件可以同时做,组织学生汇报。
(3)引导学生用流程图把要做的事表示出来。
(4)学生展示不同的设计方案,看看哪种方案最合理。
小结:当有许多事情要做时,要先动脑筋想一想,能同时做的事情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2.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解决烙饼问题。
(1)理解题意,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2)展示具代表性的方法。
方法一 因为锅中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所以可以先烙两张,再烙一张,共需6×2=12(分钟)。
方法二
3×3=9(分钟)
让学生照方法二用圆形纸片代替饼,烙一烙,算一算,验证一下这样烙是不是需要9分钟。
(3)引导学生进行方法比较。
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种方法,为什么方法二省时间呢?
方法一在烙第三张饼的时候,浪费了空间和时间;方法二更合理,让平底锅中每次都烙2张饼,既充分利用了锅中的空间,又节省了时间。因此,烙饼的最优方案是方法二,即按方法二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
小结:当每次最多只能烙两张饼时,烙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烙每面饼所需时间(烙一张除外)。如:烙7张饼需要的时间:7×3=21(分钟),烙8张饼需要的时间:8×3=24(分钟)。
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
(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第1题。
3.完成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第2题。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4分钟) 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了烙饼这一实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感受了数学无处不在;在解决烧水问题时,学生自己发现在等待水开的同时还可以去完成洗茶杯,找茶叶等活动,节约了时间,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了优化方案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