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4 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8 07:26:30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35×2=
70
19×5=
95
250×3=
750
140×6=
840
230×4=
920
140×7=
980
16×5=
80
17×5=
85
18×3=
54
13×6=
78
280×3=
840
350×2=
700
口算。
一、复习导入
(1)160×30= ______
两个因数的末尾都有零,
此题如何口算呢?
二、合作探究
4800
先口算出16×3=48,再
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1)160×30= ______
怎样笔算更简便?
可以这样想:
16×3=48,10×10=100
48×100=4800
所以160×30=4800
二、合作探究
1 6 0
× 3 0
4 8 0 0
我喜欢这样笔算。
4800
先口算出16×3=48,再
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1)160×30= ______
二、合作探究
(2)106×30= ______
3180
1 0 6
3 1 8 0
3 0
×
自己试一试!
二、合作探究
2 2 0
× 4 0
8 8
0 0
1 6 0
× 6 0
9 6
0 0
3 6 0
× 2 5
1 8 0
0
7 2
9 0 0
5 8 0
× 1 2
1 1 6
0
5 8
6 9 6
1.
三、自主练习
240×22=
4 8
2 4 0
4 8
2 2
×
5 2 8
0
5280
2.
三、自主练习
305×50=
1 5
3 0 5
2 5
5 0
×
0
15250
3.
三、自主练习


4
6
7


5
2
8
4
2
2
0
3
0
0
5
4
3
46×75=3450
3
5
7
4
6
1
2
2
0
2
8
1
8
3
0
4
2
2
2
4
6
1
357×46=16422
你能仿照刚才的例子算出
“357×46”的积吗?
4.
15世纪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介绍了一种
“格子乘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自主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课后作业
谢谢!(共16张PPT)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积的变化规律
6×2=
6×20=
6×200=
10×4=
5×4=
12
120
80
40
1200
20
20×4=
(1)
(2)
口算。
一、复习导入
观察下面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6×2=
6×20=
6×200=
120
1200
(1)
12
10×4=
5×4=
80
40
20
20×4=
(2)
第(1)组题中,第2题同第1题比,因数
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
因数乘10,积也乘10。
二、合作探究
第(1)组题中,第3题同第1题比,因数
是怎样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
乘100,积也乘100。
6×2=
6×20=
6×200=
120
1200
(1)
12
10×4=
5×4=
80
40
20
20×4=
(2)
二、合作探究
观察第(2)组题,因数是怎样
变化的?积是怎样变化的?
6×2=
6×20=
6×200=
120
1200
(1)
12
10×4=
5×4=
80
40
20
20×4=
(2)
二、合作探究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二、合作探究
25×4=100
250×4=1000
如果从下往上观察,第二
个因数没变,第一个因数
除以10,积也除以10。
我是这么举例的:
25×4=100
250×4=1000
从上往下观察,第二个因数没变,第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能举例说明你发现的
规律吗?
二、合作探究
1. 先算出每组题中第1题的积,再写出下面
两题的得数。
12×3=
120×3=
120×30=
48×5=
48×50=
48×500=
8×50=
8×25=
4×50=
36
360
3600
240
2400
24000
400
200
200
三、自主练习
2.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200平方米
8米
三、自主练习
我是这么想的:先求出原来长方形的长,
再用长乘扩大后的宽,就是扩大后的绿地
面积。我的列式:200÷8=25(米)
25×24=600(平方米)
200平方米
8米
200平方米
8米
200平方米
8米
24米
你能利用今天学的知识
解决这个问题吗?
2.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多少?
我是这样解决的:扩大后的宽是24米,24米是
原来宽的3倍,长不变,宽乘3,面积也乘3。
我的列式:24÷8=3
200×3=600(平方米)
三、自主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课后作业
谢谢!(共14张PPT)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23×30=
47×20=
42×19≈
58×41≈
690
940
800
2400
1. 口算。
一、复习导入
2. 计算。
1118
408
×
4 3
8 6
2 5 8
1 1 1 8
2 6
1 2
×
3 6
4 8
4 0 8
3 4
我是这样算的:先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乘法,该怎
样列竖式计算呢?
43×26=
12×34=
一、复习导入
145×12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
题目中已知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行了
12小时,要求12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因为每小时行145千米,要求12个
145千米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怎样列式?
同学们,题目中已知的是
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我是这样想的:
估计约有1500千米。
145×12≈1500
150 10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
二、合作探究
1 4 5
1
2
×
0
5
1
4
2
9
0
1
7
4
第二部分积
该怎样写?
1740(千米)
用笔算比较准
确,得……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
二、合作探究
笔算对了吗?用
计算器验算一下。
1 4 5
1
2
×
0
5
1
4
2
9
0
1
7
4
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
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145×12=
1740(千米)
二、合作探究
1. 做一做。
×
2 6 8
第二部分积
该怎样写?
1 2
1 3 4
1 3 4
1 6 0 8
三、自主练习
2. 做一做。
×
4 7
1 7 6
1 2 3 2
7 0 4
8 2 7 2
×
3 6
4 2 5
2 5 5 0
1 2 7 5
1 5 3 0 0
×
8 2
2 3 7
4 7 4
1 8 9 6
1 9 4 3 4
三、自主练习
×
1 6
1 3 4
8 0 4
1 3 4
9 3 8
十位上的1和4相乘,所得的积要对准十位。
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
1 6
1 3 4
8 0 4
1 3 4
2 1 4 4
3.
三、自主练习
4. 学校要为各班新购买一套百科全书。
129元∕套
129×36=
4644(元)
答:购买这些新书一共要花4644元。
×
3 6
1 2 9
7 7 4
3 8 7
4 6 4 4
全校共36个班,购买这些
新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三、自主练习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课后作业
谢谢!(共11张PPT)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和路程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解答下面的问题。
一、情境导入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70×4=280(千米)
225×10=2250(米)=2.25(千米)
解答下面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知道每小时或
每分钟行的路程。
还知道行了几小时或几
分钟,求一共行……
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70×4=280(千米)
225×10=2250(米)=2.25(千米)
二、合作探究
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
路程,叫做速度;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
读作70千米每时。
速度

时间

路程

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千米?
70×4=280(千米)
225×10=2250(米)=2.25(千米)
速度×时间=路程
你知道速度、时间与
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二、合作探究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小林每分钟走60米,他15分钟走多少米?
(2)声音每秒传播340米,声音传播1700米要用多长时间?
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已知速度和路程,
求时间。
二、合作探究
三、自主练习
1.判断。
①一列火车行驶的速度为 110 千米/时“ 110 千米/时”表示这列火车每小时行 110 千米。 ( )
②时间÷路程=速度。 ( )
③飞机飞行的速度为 12 千米/分,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80 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比飞机快。
( )

×
×
三、自主练习
2.一辆客车的速度是36千米/小时,从甲城到乙城坐车用了6小时,甲城距乙城有多远?
36×6=216(千米)
答:甲城距乙城有216千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课后作业
谢谢!(共13张PPT)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单价、数量和总价
如何列式?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80×3=240(元)
解答下面的问题。
求3个80是多少。
(1)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一、复习导入
10×4=40(元)
(2)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80×3=240(元)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一、复习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数量关系,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2)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80×3=240(元)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10×4=40(元)
二、合作探究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已知每件商品
的价钱。
还知道买了多少件
商品,最后算……
(2)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80×3=240(元)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10×4=40(元)
二、合作探究
80×3=240(元)
10×4=40(元)
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
单价


数量
数量


总价
总价


你知道单价、数量与
总价之间的关系吗?
(2)
鱼每千克10元,买
4千克要多少钱?
解答下面的问题。
(1)
篮球每个80元,买
3个要多少钱?
单价×数量=总价
二、合作探究
不解答,只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
(1)每套校服120元,买5套要用多少钱?
(2)学校买了3台同样的复读机,花了420元,
每台复读机多少元?
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
已知数量和总价,
求单价。
二、合作探究
三、自主练习
1.妈妈买了6双袜子,每双袜子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钱?
6×8=48(元)
答:一共需要48元。
三、自主练习
4.列式解答。
(1)王丽到商店买圆珠笔,用12元买了6支,每支笔多少钱?
12÷6=2(元)
答:每支笔2元。
三、自主练习
(2)王丽到商店买圆珠笔,圆珠笔的单价是2元,12元能买多少支?
12÷2=6(支)
答:12元能买6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五、课后作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