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

文档属性

名称 灯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8-09 09:46:31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语文下册
王愿坚(1929年生) 当代作家。山东省诸城人。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作者简介:
研读 课文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 ),借着( )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 )。他充满了对未来的( )。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 ),突击连马上( ),后续部队在黑暗里( ),在这( )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 ),(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 )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 )。
缺口
冲了进去
一盏吊着的电灯
憧憬
找不到突破口
火柴
微弱的亮光
千钧一发
那本书
火光
电灯底下
电灯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件事: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插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理清顺序,了解事件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是写现在,哪些是写往事?
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现在,中间写的都是往事。
默读“往事”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书上有一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4、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5、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自读思考,互相讨论:
1、“我”为什么看到天安门广场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因为这千万盏灯勾起了“我”对一位革命战士为理想而献身的感人故事的回忆,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2、郝副营长注视着那幅图,在默默地沉思什么?
(此刻他对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正沉思着要打败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让孩子们不再饱受战争的摧残,而是像图中的孩子那样在灯光下读书。)
3、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他在憧憬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中国人民都过上和平的生活,孩子都快活地上学,幸福地成长,这也是他英勇战斗的伟大动力。)
4、重点理解:“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①“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
②“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光底下学习”——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后代的幸福和安乐,强调了郝副营长是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
③“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既是对前面的情节的呼应,也是作者在由衷地赞叹革命先烈为理想而献身的无私和伟大。
5、对比读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说说自己的理解或发现。
①本文的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而结尾又回到写灯光,与开头照应,显得结构紧凑。
②作者在文末寄托自己的哀思的愿望,他希望无论过去多少时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们都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不要记忆那些革命先烈。
6、课文的题目是“灯光”,你觉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灯光”象征幸福安乐的生活,课文以“灯光”为题,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赞叹了他们为理想而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7、“灯光”是这篇文章的一只眼睛,而另一只眼睛就是文中出现的“多好啊”。“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的是什么?
⑴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 !”
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迷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⑵“ !”他在自言自语。
多好啊
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从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⑶“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
该多好啊
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他相信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能在灯光底下学习,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面对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你想到了什么?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事物
联想
事物


往事
想(战友)
同学们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