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
1、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
A、锐不可当(dāng) 仄歪( zè ) 荒谬( miù ) 逃窜( cuàn )
B、绥靖( suíjìng ) 蹿( cuān ) 荻港(dí ) 弹坑(kēng )
C、寒噤( jīn ) 地窖(jiào) 竹篙(gāo) 泅水(qióu)
D、疟疾(nüè) 箱箧(qiè) 击溃(kuì) 歼灭(jiān)
2、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 )
A、阻遏 鞠躬 朝圣 张煌失措
B、能耐 赃物 纳粹 转弯抹角
C、阴惨 制裁 拂晓 月明风清
D、瓦砾 肃穆 悠闲 荡然无存
3、作家作品搭配有误的一项( )
A、《芦花荡》--------孙犁-----------《孙犁文集》
B、《蜡烛》-----------西蒙洛夫-----《少年文艺》
C、《就是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上尉的信》----雨果--《雨果文集》
D、《亲爱的爸爸妈妈》------聂华令-------------------《人民日报》
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提防:小心防备。 央告:央求。
B、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肃穆:严肃安静。
C、能耐:技能,本领。 匍匐:爬行
D、晨曦:晨光。 编算:计算。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同学们将要在这所中学度过了有意义的三年。
B、我读了这篇文章很感到激动。
C、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到了错误。
D、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里长城。
6、仿例文,写出你对“语文”的理解。
语文是滋润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
。
7、提取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央行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月份我国粮食价格已连续4个月小幅回升。分析师估计,今年国内主要粮食价格水平可能持续走高。据国内媒体对全国832县7万多农户3月初种植意向的调查:今年我国的稻谷、小麦和玉米等谷物品种播种面积继续减少,只有豆类品种播种面积增加,这将对今年的粮价水平有一定的影响。
8、古诗文填空。(4分)
(1)、《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 。
(2)、《陋室铭》中描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 。
(3)、《望岳》中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 。
(4)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______。 ,独与老翁别。
9、综合性学习
(1)、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日子里,“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会对他说些什么?(2分)
(2)、请写一句有关战争的名言:(2分)
(3)、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
阿拉法特的话表明了对今后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三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3分)
(4)、你也许看过或听过一些表现战争的故事,那勇敢的英雄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选择你印象中最深刻的记忆,简要叙述一个英雄的故事。(2分)
二、阅读理解
(一)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
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2.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选自《 》,作者 ,他是 代著名的 家。(2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可爱者甚蕃( )(2)濯清涟而不妖( )
(3)亭亭净植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翻译。(2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以爱莲之情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在文中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
D、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5、作者认为,菊是“花之隐逸者”,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下文《小葱青青》,完成1-6题(16分)
小葱青青
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
她总是那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子,穿一身红底蓝花的棉袄、棉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
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
说不清什么时候起,这小集市里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的葱,一定会扯开嗓子吆喝出:“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等诱人的词句。她极少说话,说,也是轻声细语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角几分”。只有在说话的时候,她才偶而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含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
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常对镇上人说,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上哪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下子买好多。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都有,一年四季不断,价格也好。
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一哈。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
“小妹妹,给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她轻轻地摇摇头。
“为啥?”大姐姐一怔。“大姐姐,俺……”她抬起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视了一下,迅速地落在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有几多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
“……”
“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你帮俺看看本子,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从菜篓底下拿出两个用塑料布包着的本子,递给老师。
女教师接过本子,一下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地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
“俺今年15岁啦。住在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
“爹娘呢?”
“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来,跌到沟里,腿断了。娘在家里侍候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
女教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它们暖热,永远地热下去。
“好妹妹,你到我班里来上学吧!”
“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
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那葱更青。
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临走时,她给女教师送去一篮子葱。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
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
啊,小葱青青……
1、本文以 为线索,叙述了
的故事。(限18字以内)(3分)
2、本文从多方面对小姑娘进行细致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小姑娘具有怎样的品质?
(2分)
3、倒数第四段是________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阅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了文想一想,句中小姑娘忧伤的原因是什么?她的“期望”是什么?(4分)
5、联系上下文想—想,从边到女教师到考上县一中的两年间,小姑娘是怎样度过的?(2分)
6、学习本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2分)
(四)生死攸关的烛光
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②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③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④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⑥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⑦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
1、伯诺德一家三口参加秘密工作的原因是什么?(2分)
。
2、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母子三人各采取了什么行动?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
3、三个德国军官具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请你举例说明。(4分)
。
4、从选文第五段看,具体说说杰克在“默默地等待着”什么?(2分)
。
5、在结尾的横线上填上一句话,合理想像可能发生的情况。(2分)
。
五、写作(50分)
俗话说人生如战场,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发生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同学之间学习上的竞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较量、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邻里之间的口角、商场上的争斗、、、、、、请选取一件具有积极意义的事情,以《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