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张PPT)
(第一课时)
力 是 物 体 对 物 体 的 作 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吊车吊重物: 吊 车 重物
挖土机挖土: 挖土机 泥土
运动员暢球: 运动员 足球
再举些例子……。
1)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2)看起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再举些其他例子来说明力是相互的。
A、你能利用提供的器材,使物体受力后发生一些变化吗?
动手试一试: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
运动快慢
运动方向
探究:玻璃在力的作用下是否也能发生形变?
猜想:
玻璃也能发生形变。
讨论:
实验方案设计:
所需要的实验仪器:
实验方法和步骤:
1、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
2、用手按压瓶壁一会儿,观察管内水柱的变化情况;
3、放松按压的手,观察水柱变化的情况。
实验结论:
玻璃能发生形变。
旱地划船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
3、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也会有力的作用,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会有力的作用。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力的效果作用: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2 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地位与作用分析
力的概念是科学的最基本的重点概念。建立力的概念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扩展的过程。在初中,先让学生理解力是体对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体验力产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从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到二力平衡、以及研究几种常见的力。
二、学情分析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学生具有的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对教学有利,但学生在学习力学内容时,头脑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特别是关于力的概念以及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只有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力是单方面的;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等。教学中只有排除这些错误经验的干扰,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加上初中生的自我辨识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也给力的概念的形成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技能目标:
1、通过体验力的作用,探索力的作用效果,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2、在建立力的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体验过程,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力的初步概念
五、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些回形针,用一个蹄形磁体在玻璃下方移动,拖动上面的回形针……。
学生实验:每人用力拉伸一根橡皮筋,并坚持一段时间,找一找“力”的感觉。
(以上两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体验力的存在)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视频:1)吊车吊起重物;
2)挖土机挖土;
3)足球被运动员踢来踢去。
比较、归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问题1:当“提、推、拉、压……”产生力的作用时,每一种力都涉及到几个物体?
问题2:当两个物体间产生力的作用时,这两个物体是否一定要相互接触?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一下。
(树上的果实熟了会自己掉下来:地球吸引苹果;)
(磁铁隔着物体吸引小铁钉)
( 用力吹灭灯火……)
归纳结论:
1)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视频:两个人坐在滑轮车上,相互用手推对方,结果两人都后退。
分析、归纳: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讨论思考:当磁铁吸引铁块时,铁块也会吸引磁铁吗?
演示;把磁铁放在小车上,手拿铁块去靠近磁铁;把磁铁和铁块位置对调,再做一次。(这样做的目的:学生日常经验中力的作用是单方向的,这是思维的障碍处,教师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用实验来说明问题,可以让学生快速地领悟并获取正确的认识。)
分析、归纳:
3)看起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会产生力的作用,但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思维训练:你能说出“物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其他例子吗?
(手提重物时,手也会感到吃力;脚踢石头脚也会疼;撑船时竹杆压石块,同时船也会后退;滑冰时手推栏杆,人会后退……)
分析、归纳:
4)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学生活动:探索力能产生的作用效果。(利用老师提供的器具:乒乓球、运动小车、弹簧、橡皮泥、矿泉水瓶等活动,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些变化。)
(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动手的能力,体验动手学习乐趣,同时又可在学生活动中生成有用的课堂资源,然后可在这些生成的资源基础上讨论归纳出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其中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合称为运动状态)
归纳并板书: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包括运动快慢和方向两方面)
问题讨论:是不是所有的物体受力都会发生形变?橡皮泥、矿泉水瓶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而且这形变是看得见的,那么像玻璃、石块能发生形变吗?如何证明玻璃也能发生形变?
探究实验C:玻璃瓶的形变。
(带橡皮塞的扁平型的玻璃瓶,橡皮塞上插入一根装有少量红色水的玻璃管:手用力地压玻璃瓶外壁可以观察到管内水柱上升,放手则小柱降回原处)
三)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1、投影练习题
2、视频:有趣的旱地划船
试问:
1)旱地划船的现象涉及到哪几个物体?
2)哪些物体间发生了力的相互作用?
3)地受到一个向下压力,是什么物体对什么物体的作用而产生的?人前进时又是什么物体对其施加了力的作用?
4)旱地划船其实是利用了什么科学原理?
四)课外作业 巩固内化
1)做一做:引体向上,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2)完成作业本相关内容
3)根据力作用的相互性或力产生的效果的原理设计一件小制作(示例:纸青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