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数的世界苏教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1 数的世界苏教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30 08:30:05

文档简介

数的世界(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分数、百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综合、归类、比较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及模型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选择合适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展示台、PPT




(一)出示第14题,找准量率对应关系
1、学生读题,独立分析题意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组织汇报
2、列式解答
120×(1-20%)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先算1-20%的?
生纠错:120÷20%
120÷(1-20%)生说理由
启发: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很直观、清楚的看到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生汇报并利用线段图解释,学生板书:
20%
120吨
指出:利用线段图可以帮我们更好地找准对应关系。
启发:我们就要在数学的世界里走的更远些,你能通过这副线段图和这两个数据,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再编一道数学题吗?
组织学生利用上面线段图模型编题,指明回答,同桌相互说。
出示第15题,看准单位“1”
过渡:咱班的孩子不仅会解决问题,还会提出问题,了不起。老师这有一道题,其中一个条件不小心被泼了墨水,你能帮老师补充完整吗?
组织学生补充题目条件
展示学生作品,
提问:这里的、、三个分数一样吗?
3、展示“用去余下的”
对比“用去原来的”和“用去余下的”,启发:有区别吗?
指出:同样是,但单位“1”不同。这里是吨的,一个是吨减吨结果的
4、小结:回顾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在解决稍微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你觉得有什么需要提醒其他同学的?或者说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分享的?
板书:要看清单位“1”,找准量率对应关系
出示第16题,沟通联系
过渡:看的出来,今天同学们学得都很开心。其实在解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过程中,还有其他很多乐趣呢?想不想继续下去?
出示第16题,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
组织小组汇报列式说想法并展示
师:老师要为你们点赞,小组合作的力量真大啊,其实学习就是这样,你一个观点,我一个想法,大家就有两种方法了。
启发:60÷(1+2)=20
这里的“2”和60×中的哪来的?
指出:从“植物标本的件数是昆虫标本的”这个条件转化得到的,转化是一种好的数学方法。板书:转化
沟通联系与区别
提问:你能将这么多算式归归类吗?说说理由
启发:我们望数学深处走一走,方程和其他方法解答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四)巩固练习
过渡:学了这么长时间,最后我们一起来练练手吧。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第17题,完成后交流解法。
(五)总结评价
你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3)
看准单位“1”
20%
120吨
转化
找准量率对应关系数与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提高计算技能。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猜想验证,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以形想数的直观生动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发现规律,正确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难点:经历探索规律及验证规律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体会形中有数,数中有形,数形相关
1.谈话引入
师:出示一年级教材主题图,学生观察。看到什么?
生:数字、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内容分类,一类可称为“数",另一类是“形”,“数”和“形”是数学中两类最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数与形之间有没有关系呢?(个别学生点头,大多数学生沉默)有的同学凭着感觉认为有,有的同学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看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没有新的认识。
板书:数与形
2.教学例1
出示图形
师:这是一组图形,你发现它们之间的规律了吗?请用数或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学生思考、表达,教师巡视、采样,然后全班交流。
板书规律一:1
3
5
7
师:谁能读懂这位同学发现的规律?说一说这些数的含义是什么。
生:“1”表示第一幅图有1个小正方形,“3”表示第二幅图有3个小正方形,“5”表示第三幅图有5个小正方形,“7”表示第四幅图有7个小正方形。
板书规律二:1+3+5+7
师:很多同学是这样写的,这个规律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个图形的边长是1、所以用1×1;第二个图形的边长是2,所以用2×2;第三个图形的边长是3,所以用3×3:接下来是4×4。
板书规律三:11+31+3+51+3+5+7
师:我还发现有的同学是这样写的,这是什么规律?
生:“1”是指第一个图形有1个小正方形;“1+3”表示在第一个图形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1+3+5”表示在第二个图形的基础上增加了5个…
师:谁能在图上指一指1、3、5、7分别在哪里?
教师在学生指的地方对应写数。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角度比较特别,我们用不同色把他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教师用彩色磁条在图形上分别表示出3、5、7的位置)
师:这几种观察规律的角度有什么不一样?
生:规律一是从小正方形的数量来观察的,规律二是从图形边长相等的特点来观察和表示
的,规律三是从图形外增加的小正方形个数来观察的
师:尽管观察的角度不同,但同学们都能用数来表达它的规律,对吗?
生(齐声):对!
师:如果沿着1+3+5+7这个规律继续往下想,1+3+5+7+9+11+13这个式子对应
的图形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认为是边长为7的正方形
师:给大家讲讲,为什么是边长为?7的正方形?
生(上黑板前演示):因为图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是重叠的(学生的意思是,这个小正方
形既包含在最上边的横行中,也包含在最右边的竖列中),应该用13加1等于14,再用14除
以2等于7,所以边长是7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用数的方法。一共有1、2、3、4、5、6、7,7步。这个已经是4步了,再加等于7
师:你给大家再数一下,7在哪儿
生:1、2、3、4、5、6、7,一共7个数相加,所以边长是7
师:同学们真棒!你们通过算或数的方法,都找到了这个算式对应的图形,它是边长为7
的正方形,也就是1+3+5+7+9+11+13=7。那么,1+3+5+7+9+11+13+15+17+19这个算式对应的图形又是什么样子的?等于几的平方呢?
生(齐声):边长为10的正方形,等于10的平方,
师:为什么?
生;因为算式中有10个加数,
师也就是1+3+5+7+9+11+13+15+17+19=10.回原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同学们在图形中看到数的影子,在数中想到图形的样子,你们觉得数和形之间有没有关系
生(齐声),有
师,对,数中有形、形中有数,数形之间有关系。那么,数和形之间有看怎样的天系呢?<数的世界>
知识技能
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有关数的运算,能正确熟练地应用笔算方法进行除法计算。通过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复习,强化对多步计算的认识,并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形成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知识的梳理,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笔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以768
÷32为例,小组交流讨论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应注意的地方。
2、填空:
(1)计算480÷20商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3)要使 46÷67的商是两位数,方框里最小可以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方框里最大可以填( )。
3、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回顾商不变性质,尝试完成下面练习。
(1)除法算式a÷b=9……1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3倍,商是(
),余数是(
)。
除法算式a÷b=9……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2倍,商是(
),余数是(
)。
除法算式a÷b=9,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
)。
四则混合运算
复习回顾
(1)什么是四则运算?
(2)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各指什么?
(3)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小结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注意点:
一看:看清数据与符号
二想:顺序
(同级、异级)合理简捷
三算:仔细(心算、笔算、简算)
四查:一步一回头(估测到验算)
3、小试身手
(1)24除480的商的一半是多少?
(提示除与除以的区别)
(2)120减去20乘以5的积,差是多少?
(3)120减去20的差乘以5,积是多少?
(4)88加上24乘以8的积,所得的和再乘以12,结果是多少?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算式,相互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景再现,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出示四(1)班部分学生订阅报刊、杂志情况
王逢之:《少年文艺》、《趣味百科》
许佳炜:《我们爱科学》、《天天爱学习》
金承稷:《读书与作文》《我们爱科学》《天天爱电脑》
冯炜佳:《趣味百科》
沈佳懿:《我们爱科学》《中国少年文摘》《天天爱学习》
王赵玥:《少年文艺》、《趣味百科》

越:《我们爱科学》、《天天爱电脑》
姚思绮:《中国少年儿童》、《趣味百科》、《读书与作文》
王陈程:《我们爱科学》、《天天爱学习》
……
……
……
我们怎样整理这些信息,才能看的清楚明白呢?
小组交流讨论,感受列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整理成表格式
报刊名称


名单
少年文艺
???6
沈晋谊、王逢之、王赵玥
范玮卓、王欣翼、王子秦
趣味百科
???6
沈晋谊、王逢之、王赵玥
姚思绮、冯炜佳、周晓莉
天天爱电脑
???3
季涵、金承稷、张???越
?????……
??
?????……
应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3、概括除了用列表的方法,还可以用一一对应、画线段图等方法进行分析。在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时,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呢?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