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8
牛和鹅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脚爪、挣脱”等容易读错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感受拟声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并借助板书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能抓住文中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品读“我”对牛和鹅态度的不同,体会作者将人的表现与鹅(牛)的表现对比着描写的好处。
4.读懂金奎叔说的话和“我”产生的体会,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文中的关联词体会“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变化,重点品读课文第二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把事情写生动具体的写作方法。
难点:读懂金奎叔的话和“我”的体会,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准确认读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学会用批注法阅读文章。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指名读,齐读课题)你看到过牛吗?(体型庞大,性情温顺)你们也一定见到过鹅吧,它的体型看起来就小巧多了,还记得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吗?性格是那么傲慢、不可一世。
2.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说明了它们有这样截然不同的表现的原因。(出示)指名读。
读了这段文字,你知道些什么?(点评:你关注到了这里的关联词,的确,这句话中虽然省略了“因为”,但其中的因果关系我们一看就明白,让我们读好它。)齐读
3.(出示第二自然段)齐读。很相信,用一个成语表示就是——深信不疑,正因为牛和鹅对人有这样的看法,正因为我们对这样的说法深信不疑,于是便有了这么一个既有趣又蕴含道理的故事。让我们抓紧时间,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根据阅读要求,自由朗读全文。
(读通课文,用“
”在容易读错的词语下面做好记号,用“
”在有特色的词语下面做记号,并把这些词语读给同桌听。边读边思考: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交流词语:容易读错的词语(指名交流——出示词语)第一排标红的字是——多音字,尤其要注意读好这两个字。
第二排标红的字要念——轻声,这个字可不要读错。
有特色的词语——还找到哪些拟声词?(出示相关语句)让我们看看带有这几个拟声词的句子,你发现这些词语的作用了吗?(有了这些拟声词,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就让我们自己有声有色地读读这些句子吧。
3.交流思考的问题,随机板书。
(第一个要求,同学们完成得不错,现在谁来帮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一开始,“我”对牛的态度是——(板书欺负),而对鹅呢?(板书怕)
能简要概括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指导学生明确中间这件事情的三个形象:鹅欺负我,弄得我十分狼狈,后来金奎叔救了我,还叫我不要怕鹅。)
之后,我对牛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板书
不再欺负)对鹅呢?(板书不怕)
4.能借助板书,根据文章叙述顺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注意在讲这件事情的时候,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品读文章,读懂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感受形象
(一)品读“人欺牛”
1.的确,课文就是这样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描写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变化过程。一开始,因为我们知道牛是怕人的,所以——(出示第三自然段)我们就欺负它!请同学们读读看,我们是怎么欺负牛的?(出示:拍背、摸肚子触屁股刮皮扳牛角骑牛背)牛的整个身子都被欺负了个遍。真是群调皮的家伙。男生来试试,读好这段话。
2.这段话不仅写了我们的行为,还写了什么?(牛的反应
颜色标示)孩子们都在它身上为所欲为了,它依然是那么气定神闲。请你来读。
3.引读:所以我们看到牛,越发不害怕——
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有的孩子——
4.这段文字就是将我们的表现和牛的表现对比着来写,越发表现出牛是怕人的。
(二)品读“人怕鹅”
1.那么,我又是如何怕鹅的,甚至在一次放学回家途中,又被鹅欺负的?课文也用形象的语句分别描写了我和鹅的表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2.交流
预设一:总是远远第站在安全的地方……
A
从一连两个“才敢”中,你感受到什么?
B
指名读:就请你用(害怕
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语气来读。
预设二:我们马上就不响了……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A你还从哪里看出我怕鹅?
马上、贴着、悄悄:离鹅越远越好,假如没有这堵墙,说不定会走得还要远呢!(指名读,轻轻悄悄地读)
心理很害怕:心理描写直接写明了自己的担忧和害怕
指导朗读
B可还是把鹅给惊动了,是吗?鹅有什么表现?
好像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用一个成语表示,简直就是——目中无人
好一只——(神气
傲慢)的鹅!
指导朗读:请你读出鹅的那种傲慢、目中无人的气势来。
C男女生对读。
预设三:我吓得腿也软了……鹅要咬死我了!”(我们继续交流。)
A我的表现
引读:鹅一追,我吓得腿也软了,后来又眼看着我的书包、鞋子掉的掉、脱的脱,我不禁心想——
我什么也顾不得了,又哭又叫——
此时,我把鹅都当做什么了?(吃人的野兽)
B鹅的表现
老雄鹅都做了什么,让我害怕成这样?(交流)
这时候的鹅,已不仅仅是目中无人了,它还怎么样?你也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欺人太甚盛气凌人咄咄逼人)
C左右学生对读。
预设四:大概是我的哭叫……大叫着助威。(还从哪里看出鹅欺人?)
A这里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解释说明)
B假如这几只鹅会说人话,它们会怎么大叫着助威啊?
它们分明就是在——仗势欺人
真是人越弱,鹅越强!我们看,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把鹅的嚣张气焰和“我”的胆怯狼狈对比着展现在我们眼前。老师也想和你们对比着来读读这两种不同的表现。我来读人的表现,我会尽量读出那种害怕、狼狈的感觉。同学们来读鹅的表现,那么你们应该读出鹅的什么呢?(神气不可一世蛮横)师生分角色朗读。
二、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我之前是这么怕鹅,被鹅欺负得简直狼狈不堪,后来怎么又不怕鹅了呢?
(品读金奎叔的动作、语言)(金奎叔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2.我们再来读读金奎叔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3.文中的“我”也明白了吗?(出示文字,指名读)
其中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标红“它虽然……比它强呀!”)(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同样的道理,(出示:对牛而言,它虽然__________,可_________呀!所以_________。)学生口头填空
4.“我”看牛和鹅的角度真正发生了改变,所以他说——结果发生改变了吗?果然——
三、随文练笔,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鹅说,对文中的“我”说,或者对金奎叔等等人说,把你想说的话赶快写下来吧。
2.小结:苏轼有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也是这样的道理。请同学们在课后再收集类似说明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的名言警句或事例,并把你收集到的内容和同学分享。
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好“级、划、尝、改、亏“这几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囊、级“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4.初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板书题目,激趣导入
1.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这是什么?(出示老虎的图片)图片上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老虎会什么本领?
(板书题目:一只_____的大老虎)
(生补充:凶猛、威风……)
2.(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
(易读错)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
(多音字)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
(这组加点字变浅色)(轻声词)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
(成语)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
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三、观察生字,练习写字
1.出示会写的字。
2.动画演示“级”、“划”“尝”“段”“强“的笔顺。注意“及”和“戈”“弓”字笔顺。“段”的第一笔是撇,提醒学生不要连写。
3.“尝”上面要和“学”上边区分。“改”左边第三笔是提。
“亏”字下面是竖折钩,不要和“专”字下面混淆。“达”第三笔是点。“枪”右边不要写成“仑”。“挖”最后一笔折要向左斜。
4.形近字比较:级极
枪抢
亏专
技枝
5.多音字组词:划
角
6.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2.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3.体会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
结果演砸锅了。
2.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二、品读课文,体会心理
1.(出示提示句)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
自信
紧张
不明白
3.再完成课后第一题填写完表格。
4.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三、创设情境,随文练笔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
后悔
快乐
激动
兴奋
得意
美滋滋
垂头丧气
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
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
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
我……
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四、变换题目
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
(引导学生说
:“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板书设计: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可爱
期待
上台
自信
排练
有趣
紧张
演出
明白
哄堂大笑
20
陀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抓心里描写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3.学习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4.能认识到玩具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并能结合生活体验获得独到的感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品读抒情、议论的语句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文章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玩具是我们喜欢的东西,许多人成年之后对玩具仍然情有独钟,久久不能忘怀,那么玩具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玩具,而是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萦绕于心的感悟。今天,高洪波老师的一篇《陀螺》就是这样一篇有着丰富内涵、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情况,认读以下词语。
冰嘎儿(gā)
头晃齿豁(huō)
憨态可掬(jū)
角锥(zhuī)
镟床(xuàn)
挑衅(xìn)
2.学生把以上词语齐读两遍。
3.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把每一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按照提示理清课文思路:说陀螺→(
)
陀螺→得陀螺→(
)
陀螺→(
)陀螺
(2)文章中心事件是什么?
为什么前面却花大量篇幅写与陀螺相关的其它事呢?
(3)文章哪几段是作者斗陀螺之后的感悟?找出来后齐读这几段文字。
(4)作者说:
陀螺赠与了我极大的快乐和由衷的自豪,你知道这“快乐”是什么?“我”
为什么自豪?
(5)从斗陀螺的经历中作者学到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小声朗读或默读文章,给精彩片段、句子词语做上记号并在旁边批注,学会从情感、含义、修辞等方面赏析语言。学生自主品读,探究,教师引导归纳:
1.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句: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里堆满鸟云,快乐象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这个比喻句形象的写出了我得不到陀螺的郁闷心情,从中表达了我对陀螺的酷爱之情。如拟人句: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这句话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大陀螺的得意洋洋,不可一世。
2.幽默诙谐的语句。如为削制得心应手的冰嘎,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废物利用”了等。
3.含义深刻的句子。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深刻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能只根据外貌评估一个人的才能,品质和行为。
四、游戏感悟,拓展延伸
1.做小游戏:选一名会玩溜溜球的同学上台表演。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的动作过程,思考下列问题:
用几个动词描写这位同学玩溜溜球的过程,精湛的技艺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在这位精彩的表演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道理?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练习: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玩溜溜球的过程、领悟到的道理用文字描述出来吧!
口语交际:安慰
教学目标:
1.在实际生活中能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安慰,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2.能够借助语调、手势等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让被安慰人的情绪得到舒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话题
师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相必心里会很难过。此时如果有人安慰一下,心情肯定会好一些。此时正好有一个人需要同学们安慰一下。小丽的家要搬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她马上要离开我们这群和她朝夕相伴将尽一年的同学和老师了,她现在心情不太好,那么作为和她有深厚感情的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安慰她呢?
二、学生发言,试说看法
1.学生自由发言,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2.小丽觉得更容易接受哪位同学的安慰?为什么?
3.课件出示安慰要点
安慰别人之前要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他的心情,然后再考虑怎样安慰他,同时注意安慰的语气和方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
三、分组演绎,实践安慰
1.课件出示:
小峰在运动会接力赛中摔倒了,他的班级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得名次,此时小峰很自责:都怪我,我要是没摔倒就好了。
出去玩的时候,小冰把手表弄丢了,这个手表是妈妈送给他的生日礼物。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样安慰他们?
2.小组合作讨论,模拟练习说一说。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安慰别人或者被别人安慰的经历呢?简单说一说。
习作:记一次游戏
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回顾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2.学会把游戏写清楚,能反映自己的感受。
3.能用修改符号改正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4.誊写清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平时都玩些什么游戏呢?能说说玩时的情境吗?老鹰捉小鸡、丢沙包、抢椅子、跳长绳、二人三足、一二三木头人……
2.明确习作要求:把游戏写清楚;可以写写心情;加个题目,能反映自己的感受;用修改符号修改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誊写清楚。
二、创设情境,游戏体验
1.咱们先来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围坐。)
2.游戏前大家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马上就要开始游戏,心情如何?原因是什么?
3.全班开始游戏。
三、小组交流,述说游戏
1.小组内先说一说。
游戏中你都做了什么?游戏中给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什么?
2.选一个小组在全班交流,同组可以进行补充。
相机指导点评: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来描述印象深刻的地方。相机追问:当时心情如何?游戏结束后你有什么感受、想法、启示?
四、回忆课文,学习写法
《牛和鹅》:用动作表现心情
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走过去。
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2.在忙乱中,我的书包也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陀螺》:我的心情变化
尤其是当我看到这枚“鸭蛋”的下端已嵌上一粒大滚珠时,更是手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在马路上一显身手。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种心情产生的原因
“我”的心情
原因
期待表演
想在台上露脸,赢得大家的掌声
充满自信
以为扮老虎是最容易的,不用说话,不用露脸。
紧张、狼狈
没上过台;全场老师都在笑我的表演
小结:用上这些锦囊妙计把游戏的快乐写出来让他人也来玩玩吧!
五、根据提示,练习写作
根据刚才的回顾,结合讨论的问题,把这次游戏写一写,注意:把游戏写清楚,可以写写自己的心情,记得加上题目。学习单。
题目:
心情
过程
?????????内容
?
游戏前
你做了哪些准备:?
?
游戏时?
你做了什么:??
你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
?
游戏后
你有什么想法、感受?
第二课时
一、习作总评
1.回顾本次写作的要求:把游戏写清楚,能反映自己的感受。
2.对全班习作进行整体评价,指出存在的优缺点。
二、佳作欣赏
1.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你更喜欢谁的游戏?他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不足,需要修改。
三、例文评改
选取具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全班评议。
从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是否写清楚了?②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否写详细?③感受是什么?④有没有病句或不通顺的句子?有没有错别字?
四、自改自评
1.自己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2.小组内互相朗读和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3.个人再修改。
五、誊写作文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在相互交流中复习批注的方法和作用。
2.通过词串识字,认读“韭、芥”等8个生字,说说其它的蔬菜名称。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三字俗语。
4.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情感。
5.熟读并背诵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去菜市场看看有那些蔬菜并做记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语文园地就像语文教学的百花园,园中有“交流平台”,有“识字加油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语文园地徜徉吧,看看谁的收获最大。
二、交流平台
1.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批注的方法有那些呢?给文章作批注有什么作用呢?
2.结合本单元学习说一说自己的观点。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出示的三字俗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2.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到它们呢?
3.师:当我们做事碰钉子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引出伤心)
4.从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来表达人物情感(从出示的词语中选择一个即可)
5.师小结:在表达情感的时候除了可以直接表达之外,还可以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写。同学们可以将学到的好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阅读时可以作批注的方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并将我们学习的方法加以运用,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及人物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图片,学生认读。
2.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
3.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词语和生字,师生正音。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去掉拼音认读。
(4)齐读。
4.拓展延伸:你在菜市场还见到了哪些蔬菜?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名言警句,做到正确、流利。
2.指名朗读、齐读,师生相互正音。
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4.教师出示句子出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5.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
(1)自主熟读,尝试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齐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