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五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戎”、“诸”的书写。区分“折”的读音。
2.理解“唯”、“信然”、“竞走”的意思及重点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能背诵。
4.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诵课文。
3.能够复述课文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学习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说一句话你们来讲讲什么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两句话和现代说的话有何区别?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我们以前也背过文言,还记得么?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板书:文言
文言文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文言文,是一篇关于古代儿童的小故事。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教写生字“戎”字
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
”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齐读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3.同学们读过哪些古代儿童的故事呢?你能讲一个吗?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在预习时,大家遇到了什么问题呢?从字音、断句上帮助学生。
2.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抽测读文的情况。指导学生读文言文的方法。
4.抽测重点词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大意
1.王戎为什么没有品尝就说路边的李子是苦的呢?谁能用现代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呢?
师提示: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办法。
重点指导“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理解意思之后,再来读一读。
四、熟读成诵,拓展提升
1.这篇文言文只有49个字,四句话。指导背诵。
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你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4.我们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5.推荐阅读:《世说新语》里全是这类暗含聪明故事的文言文,有兴趣读的可以找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此必苦李
独立思考
26
西门豹治邺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稀少、眼睁睁、旱灾、迎接、提心吊胆、求饶、收成”等词语。
2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阅读链接”中的剧本开头改编课文,并演一演。。
4.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体会其巧妙之处。
重点难点:
1.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教育百姓的经过,理解西门豹为什么要将计就计。
2.知道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办法好在哪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管理、人烟稀少、眼睁睁、旱灾、迎接、提心吊胆、求饶、收成”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3.弄明白邺越来越穷的原因,读好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激情导入
1.同学们看大屏幕,2000多年前的战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立下了赫赫战功,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成为人们代代称颂的好官,他就是——西门豹。
2.聪明的小朋友一定看得出来,西门豹姓——西门,名字是——豹,像这样的姓,就叫做复姓。你还知道有哪些复姓??(欧阳、上官、诸葛、公孙、司马……)
3.大家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跟随西门豹来到邺这个地方,去了解一下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做了哪些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争取读通读顺。
2.检查自学情况。
3.说一说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做了哪三件事?(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三、明确要求,复述课文
要求:按“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的顺序。注意用上课文中的生动形象的语句。
1.生自由练习复述。
2.指名台前复述。
四、品读课文,感受形象
(一)学习1-9自然段(摸清底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齐读一遍。
(1)西门豹一到邺这个地方,首先看到了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出示图片)如果你被派去管理这个地方,你有什么感觉?
2.指名思考:来到邺后怎样老大爷进行调查的?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
3.自读课文1-9自然段,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提出的问题
老大爷的回答
组内交流。班内汇报交流。
五、练写生字,积累语言
学生书写生字,抄写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的方法,体会其巧妙之处。
2.试着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出话题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造成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根本原因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巫婆和官绅用给河伯娶媳妇的计来骗钱害人。)再加上年年闹旱灾,这样的情况我们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天灾人祸。这节课我们一起和西门豹到漳河去送送新娘,看看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和官绅的。
二、品读课文,感受形象
(一)学习第10—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10—14自然段,找出西门豹在河伯娶媳妇这天怎么说,怎么做的语句。用不同的符号划一划,想一想西门豹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
2.师生共同品悟
●板块阅读一:惩治巫婆?
指名读相关段落。?
(1)出示第11自然段
①引读: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
②指名两位同学朗读,让生点评。?
③师从点评中指导读好“不行、不漂亮、不满意、麻烦”既坚决,又客气的语气。?
④指名读,齐读。?
⑤新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难道西门豹相信真有河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⑥那他说的什么是假,说的什么才是真呢??
⑦让我们再读读西门豹这句巧妙的话。?
●板块阅读二:惩治官绅?
(1)出示第12、13自然段?
同桌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他的办法妙在哪里?(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
文中像这样巧妙的语言还有很多,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
(2)出示官绅们惊慌失措的图片和文字。师引读:官绅一个个……
(3)看着官绅们惊慌失措的样子,各位“百姓”,此时此刻你明白了什么???
●板块阅读三:教育百姓?
(二)(出示15自然段)齐读。?
(1)就这样,西门豹救下了新娘,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如果你当时就在漳河边上,你会想些什么??
出示:?请你选择以下一个或几个角色,写写当时的感受:?
你就是那位差点被淹死的新娘,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曾经失去女儿的老人,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侥幸活命的官绅,你可能会说
你就是
(2)学生反馈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惩治了巫婆和官绅,破除了封建迷信,消除了人祸,真是大快人心啊!可是,西门豹并没有因此停下,他接下来又为百姓们做了什么事呢?(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世界上没有河伯,没有鬼神,我们要相信科学,不被迷信所欺骗;西门豹真聪明,很会说话,将计就计惩治了巫婆和官绅,我要想他学习……)?
2.同学们都有所启发。这个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但却流传至今,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好官。
3.编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26
西门
豹
摸清底细、惩治巫婆和官绅、兴修水利
新娘不漂亮 巫婆 将计
催一催 官绅头子
就计
27*
故事两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再简要复述这两个故事。
3.和同学交流你从中明白的道理。
重点难点:通过找出文中表示顺序的词句学会复述这两个故事,并能从阅读中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看图猜故事的游戏,看谁猜的又快又准。(出示图片)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寓言。请你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寓言(藏着道理的故事就是寓言。)
2.引出课文,简介课文中的人物扁鹊和纪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②找出自己最感兴趣或疑惑的内容。③找出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并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反馈
(1)出示词语,练习认读:拜见
蔡桓公
热敷
几剂汤药
骨髓
拴住
吊起来
(2)指名读课文,并交流疑问。
交流课文中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有一天,过了十天,又过了十天,五天之后,不久。开始练习
,再次去拜见,又开始练习,后来
)
根据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练习复述课文的内容。
有一天,
,过了十天
,又过了十天,
,五天之后
,不久
纪昌向习卫学习射箭,开始练习的时候
,再次去拜见
又开始练习
,后来
。
三、研读课文,感悟寓意
(一)学习《扁鹊治病》
1.自由朗读《扁鹊治病》,要求:①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②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③找出扁鹊三次拜见蔡桓公的段落,比较异同。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这三栏填表。
时间
病情
(蔡桓公)态度
有一??天
皮肤?
不高兴
过了十来天
皮肉
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十来天后
肠胃
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十几天
骨髓
奇怪
五六天之后
浑身疼痛?
派人请扁鹊
不久
病死了
3.说一说从表格中发现什么?(蔡桓公的病情一次比一次严重,但他不听劝告,态度一次比一次恶劣,等他发现问题时已为时过晚)。
4.当蔡桓公躺在病床上,临死的那一刻,他会留下什么遗言?看着表格中他走向死亡的轨迹,你有什么启示。
理解寓意: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二)学习《纪昌学射》
1.默读《纪昌学射》,找出具体描写纪昌学射过程的自然段。(2.3))
2.读2.3自然段,思考:飞卫让纪昌分哪两步练习眼力呢?用“_______”画出相关句子。
3.学生交流汇报:第一步:
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第二步:
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很大的东西
4.听完飞卫的两步建议后,纪昌又是怎样练习的呢?
找出有关语句,并谈谈你的体会。
5.汇报交流: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从以上句子中可以看出纪昌是一个有毅力、有耐心,执着追求的人。
6.指导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些句子。
7.总结:你认为纪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1.练习复述这两则故事。
2.讲一讲你读过的其他寓言故事,并说一说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设计:
27
故事两则
扁鹊治病
皮肉间(十来天
病情发展
肠
胃(十来天后)
三番五次拒绝忠言
骨
髓(又十几天)
自以为是,自食苦果
病发致死:
五六天后
纪昌学射
盯住目标不眨眼
练习眼力
有恒心,有毅力
持之以恒
把小东西看大
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历史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历史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对历史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习作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与本次教学活动有关的历史故事,并且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在讲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位老朋友。(王戎、西门豹、扁鹊、纪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看来,同学们这个单元学的真不错!那这样吧,我们现在来说说课外的中国历史名人,你还知道哪些?
2.同学们,在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历史名人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单元的口语交际课——讲历史故事。(板书课题)
3.讲历史故事:最近,你读了哪些历史故事?请把你知道的历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听了以后又什么想法,大家可以交流交流。
二、学讲故事
1.同学们,去过襄阳吗?走过古城墙,爬过隆中山吗?《三顾茅庐》的故事谁知道?边看边想:这个故事中的刘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播放动画《三顾茅庐》
2.提问:有趣吗,那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诚心诚意、惜才)从哪里看出来?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想法吗?真有自己的见解!刘备听了你们的话非常高兴,看,他多希望同学们能把这个故事讲出来啊?
3.自由练说故事。
4.指名讲故事。(着重指导一个学生)
预设1:学生站的不直,没自信
老师打断你一会儿,好吗?讲故事啊,首先就要把姿势站好,眼看前方,这样,故事才讲的好听。你再试试,看,多么有精神的小姑娘啊!
预设2:声音不响亮
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能讲得再响亮一点,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了!哇,真棒!
预设3:语言或表情不够生动
小朋友,你说天气很热,刘备三兄弟等诸葛亮起床,他们会怎么样呢?你能用语言或动作也让我们体会他们的感受吗?表演得真好,看来,你长大后一定是个好演员!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断断续续讲完故事后,再完整的讲一次。)
掌声送给他。谁来说说,他讲故事的时候有什么优点值得我们学习?(随机板书:声音响亮或清楚、完整、生动)
再指名1-2名学生讲(要适当评价,可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评价)
三、练讲故事(可以给他们故事材料,每一小组不同,这样就可以从每小组中选选手,而且故事会比较精彩生动,因为自己事先有准备。)
1.小朋友真的很聪明,一下子就把讲故事这个本领学会了,赶快把掌声送给自己。老师还记得,刚才你们的肚子里装着什么?——故事,那肯定也装了不少历史故事,看,现在我们要来开一个故事会,别着急,老师会给你时间先练习的。老师课前把大家分成了几个小组,现在请你们把最想讲的历史故事先在小组里练一练,练好了再参加,好吗?要注意,一个小朋友在讲的时候,其他三个小朋友要仔细听,学习他的优点,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2.自由练习讲故事,教师在巡视中选出讲故事选手。
3.(音乐响起)我宣布,历史故事会现在开始。请选手上场,掌声欢迎。(3-4名)
同学们,当选手在讲故事时,我们也有一件艰巨的任务。因为每个同学的手上,都有一个小笑脸的举手牌,如果认为谁说得好,就把笑脸举得高高。如果认为有不足之处,就不要举牌。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还可以请他们评价,尽量说别人的优点,缺点点到,鼓励学生大胆讲,大胆发表意见。)有请,1号选手。
4.掌声送给这群勇敢又自信的孩子!在座的同学们,属于你们的时刻到了,现想好,你要把手中的笑脸投给谁,想好了吗?开始举牌。看来,结果已经产生了,他就是本次历史故事会的讲故事大王,而其他三位同学,成为讲故事能手。请热烈的掌声再次为他们响起。(应该有同学提问,前面有要求要做到)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刚才听了这么多精彩的历史故事后,你们一定有很多很多收获,能说说吗?
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通过绘制“心跳图”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心儿乱了、想法多了、身体变了……”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3.在讲述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本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补充修改,清晰展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经历过的“心儿怦怦跳”的事儿,通过绘制“心跳图”做到讲清楚事情的经过,讲出当时的感受。
2.能聚焦“心儿怦怦跳”的时刻,停下来,多写几句,从“心儿乱了、想法多了、身体变了……”等多个角度,借助资源包和自己积累的词语把感受写清楚。
3.在讲述与写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的情绪,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生介绍,营造氛围,唤醒生活记忆。
1.老师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经历的那些事儿,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方式介绍自己,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心儿怦怦跳”的时刻。
2.学生用“那一刻我害怕了,因为……”、“那一刻我惊呆了,因为……”的相同方式分享生活点滴,简单介绍自己。
一、解读课题,走进语境,明确习作任务
1.在课前,我认识了“舞蹈冠军”,认识了和我一样有过山车经历的小朋友,还知道有一个小朋友的了一百分,原来全班同学都有得一百分高兴的经历。原来,我们的心里都有很多都让我们心儿怦怦跳的事儿呢!一起读!(我的心儿怦怦跳)
2.如果把这些事情记录下来,你就能发现自己在一点点的进步,别的人也能从你的经历中得到启发。也许还有更多的人,比如说小高老师、读你文章的人,都会因此认识你、了解你哦!不过,那么多让我们心儿怦怦跳的事儿,你最想分享哪件呢?
二、讲清事情,讲出感受,找到心跳一刻
示范:借助“心跳图”请一位同学讲述令自己心儿怦怦跳的一件事,讲清事情,讲出感受,并找到心儿跳得最厉害的那一刻,停下来,做标记。
活动:
1.学生借助“心跳图”学习单,确定“什么事”、填写能体现事情经过的关键词、在事情的过程中贴出相应的心情“小儿”、标出心儿跳得最厉害的时刻。
2.学生依据完成的“心跳图”学习单同桌相互交流,练习在讲清事情的同时说出感受。
3.全班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展示自己的“心跳图”学习单,指导学生找到最值得停下来的那一刻。
三、聚焦心跳,建构方法,写清内心感受
第一次写作,诊断学情。
1.要求:停在那一刻,写几句话,想想怎么写能让大家读出你当时的感受。
2.交流评价:能读出感受吗?最欣赏哪些句子?
3.总结情况并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有的同学写出的感受更清楚,更打动我们。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借助微课,学习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把感受写清楚。
微课说明:以教材中的资源包和相应的课文片段为素材,为学生梳理出写清楚感受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写;用上积累的好词好句。
第二次写作,学习与提升。
1.根据微课的学习,出示写作任务和写作妙招
(1)任务:停在那一刻,多写几句,写清楚当时的感受。
(2)妙招:从不同角度写(心儿乱了、身体变了、手脚动了……)
用上积累的好词句
2.学生习作。
3.交流与分享。
四、总结提升,迁移拓展,感悟分享快乐。
1.明白写心儿怦怦跳的习作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写出感受。
2.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用好词佳句来写清楚感受。
3.在写作分享中,悦纳自己和他人。
板书设计:
我的心儿怦怦跳
想的多了
身体变了
当我上台演讲时
当我一个人走夜路时
当我迟到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评佳作,分享快乐,体验作文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写出当时心儿怦怦跳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习作总评
1.回顾本次写作的要求。
2.对全班习作进行整体评价,指出存在的优缺点。
二、佳作欣赏
1.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习作,让小作者自己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评议,交流感受,哪些情节让你听的心儿怦怦跳?他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不足,需要修改。
三、例文评改
选取具有普遍性问题的作文,全班评议。
从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否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②心儿怦怦跳的那一刻是否写详细,是否从不同的角度写清了当时的感受是?
③有没有病句或不通顺的句子?有没有错别字?
四、自改自评
小组内互相朗读和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五、修改展览
1.个人再修改。
2.展示优秀作文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交流复述课文的方法,养成复述课文的好习惯。
2.学习某字的读音就是去掉它的部首后产生的那个字的读音的识字方法,课外收集读音与其声旁完全相同的形声字。
3.养成学生正确、规范写字,不写错别字的好习惯。
4.体会具体详细描述与简略描述的不同表达效果,平时说话时,根据需要,长话短说。
5.掌握正确地书写方法,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使自己的字写得又快又好。
6.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形态的四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古今中外,都有一些过目不忘的人,他们能把刚看过的书的内容准确地复述出来,他们的本领令人羡慕,但我们只要好好练习,我们的复述能力也会差不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关于复述的交流平台吧!
二、交流平台
1.复述,复述,对于课文而言,就是把我们刚看过、读过的课文的内容再次口述出来,你们曾向别人复述过自认为美好的课文了吗?复述得怎么样?小组交流。
2.你们有人说从没做过,有人说做过,但做得不好,那么你们看看书中交流平台上告诉了我们哪些复述的秘诀,说说这些秘诀为什么这么实用,这么好。小组交流。
预设:
①熟悉是复述的根本基础。
②有详有略才能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才能使复述有条理、完整。
3.为搞好复述,你们认为还应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预设:
①复述时,一些话语应保持原意,稍作灵活变化。
②一些人称代词,如:她,他,指代对象应清楚。
③增加一些肢体表情动作等。
4.教师总结:没有训练过课文复述的学生,刚复述课文时,结结巴巴,甚至说不出下面的内容,但是,复述课文是很有用的,它能锻炼口才,更重要的是能增强对文中优美语句的记忆,有效地提高我们写作能力,望同学们坚持训练实践。
三、识字加油站
1.出示课本中的八组字词,让学生观察。
2.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尤其是读准生字的音,比出生字是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再根据组词了解生字的大意。
3.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察认识所得。
预设:这些生字都是通过对学生们的熟字加一部首而产生的,读音与原熟字相同
4.读一读这些生字。
5.说一说通过这样的方式你们还认识了哪些生字?
四、词句段运用
1.不少学生学了生字后,常好写错字,常好写错的字有哪些?让学生们说一说。
2.出示文中十二个词语,让学生注意那些加点的字,说说自己常好错写成什么字样儿,怎样错的。
预设:
“茂”下面中央不要多一点,“降”倒数第二笔不要写成一横,“赞”的下面不要写成“见”,“雀”右下方不要少一横,“胸”右边里面不要少一竖,“暮”下面不要写成“目”,“拔”不要多一点,“赛和塞”中间都不要少一横,“忧”不要写成“优”或者少一点。
3.读一读这些词语,再听写一遍。
4.学生们再举一些自己常好写错的字,相互交流交流。
预设:已(己)
要(耍)
考试
白纸
喝酒
初级
温暖
5.字写正确很重要,同样,有时候,话说简练也很必要。下面请看书中那三组句子,体会体会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组句子,学生阅读、观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预设:
每组中的第一句都是那么详细、具体、生动、优美,而第二句都是那么简练。
6.学生进一步思考回答句子是怎样变简练的。
7.总结方法:①抓主要意思。②去掉那些具体详细的展开描述。③采用间接引语的形式。
五、书写提示
1.语言简练,长话短说,节省时间,提高效率,那么还可以怎样提高效率呢?看课本上的书写提示吧!书中给我们提示了那些书写方法?
2.学生回答,教师展示书中四大法则。
3.师生进一步补充写法:①桌面平整开阔。②坐姿端正。③念一完整句子记于心中,一气写完。
4.学生练习书写。
六、日积月累
1.字写得又好又快,能让我们比别人积累更多更好的词语,下面,让我们看看这次的日积月累又让我们学习并积累一些什么词语吧!
出示书本上的十二个成语,学生认读。
2.学生们先查找资料书或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各成语的意思,不了解的,相互交流或询问老师来解决。
3.根据理解的意思说说这十二个成语都是些描写什么的成语。
预设:
都是些描写外貌神态的美好成语。
4.学生们朗读、记忆、练写这些成语。
5.试用其中个别成语造句。
七、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抄写熟记本节所学八个生字,背诵默写日积月累中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