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灯光 教案+练习题 (含答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8灯光 教案+练习题 (含答案) 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28 19:2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8.灯光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
2.体会三次对“光”的描写以及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品读“多好啊”,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提炼写法,读写结合,提高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
比较三次对“光”的描写以及与题目的联系,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从而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一)出示课件,师生谈话。
你看到了什么?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你会怎样说?
是啊!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愿坚的一
篇题为“灯光"的课文,再一一次去感受革命烈士为换取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英勇献身的感人场面,相信你读后一定会对“灯光”有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交流作者资料。
作者王愿坚是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他的作品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电影《闪闪的红星》就是他担任的编剧。
(二)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1.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2.找出文中三次对“光”的描写,想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在有关语句下画线,可在相关地方做简单批注。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做到准确、流利。
(四)出示课件:谁能将这些词语读正确、读流利?
三、引导自读,感悟语言
(一)通过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课文中出现对哪些光”的描马?
(天安门广场上雅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战场上微弱的火光)
文中多次出现的三个字是什么?
(生:“多好啊!”)
(板书“多好啊!”)
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多好啊!”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用笔勾画下来。
2.生汇报:
第一处: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现实)
第二处:“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回忆)
第三处:“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回忆)
3.和同桌互相说说:
从这三次赞叹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赞叹、懂憬)哪次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三)找出描写郝副营长的句子。
出示课件: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神情,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专注、聚精会神、羡慕)
(四)文章中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郝副营长这一英雄形象的?
(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师: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能试着去通过神态、语言、动作描写等方法去刻画人物形象。
(五)串读首尾两个自然段,说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前后照应,让读者听出了“天安门广场的灯光”给作者王愿坚带来的那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六)三次对“光”的描写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光"是这篇课文的线索,它们互相照应,正是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带给了他美好的憧憬,激励着也为革命献身;正是那一闪又--闪的火光,照亮了战士们前进的路,也照亮了郝副营长光辉的生命。那些微弱的火光构成了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幸福、安宁的生活,也因此才有了和平年代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这篇课文以“灯光”为题,突出了这一主线和主题)
四、读写结合,抒发情感
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的生活,无数的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先烈们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他们的精神与气节永存世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请把你内心涌动的情感化为文字,现出来,可以是一首小诗,
也可以是-段.....
五、拓展阅读,自主探究
(一)《毛主席在花山》。
1.通读全文,说说文段中写了毛主席做的哪几件事。
2.文中有很多细节令人回味,你能找出打动你的细节,并说-
-说从细
节中感受到了什么吗?
(例如:毛主席发现花椒树下的碾米声不见了,从中能感受到毛主席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依然挂念着群众的日常生活,不认为碾米声会影响自己工作与休息,反而担心因为自己影响了群众吃饭.....
3.从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毛主席?
(感受到了一-位时刻将群众放在心上的,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的高尚品质的毛主席)
(二)《狱中联欢》。
1.监狱里的革命前辈们表演了哪些节目?
(扭秧歌,打筋斗,叠罗汉)
2.从表演的场景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我们能从表演的场景中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革命者发自内心的喜悦)
3.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还能这么欢乐?
(因为此时的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在全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派节节败退。革命者们想到曙光就要到来,想到革命必将胜利,感到无比乐观)
(三)最为坚固的友谊来自于共同的信仰,所以革命者之间的友谊总是那样坚不可摧。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是一对有着共同信仰的革命伙伴。
1.阅读片段,说说你从哪些事中感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无微不至的关怀。
2.从片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个人都心甘情愿,毫不保留地为对方做出牺牲,合作得就像一个人一样,这种友谊是伟大的)
(四)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
1.回家听歌并查阅资料,了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2.这首歌热情歌颂了什么?
(这首歌热情歌颂了邓小平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给深圳甚至整个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在邓小平爷爷的带领下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美好的新生活。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画卷徐徐拉开,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和伟人重现眼前)
板书设计
8.灯光
“多好啊!”
现实
回忆
现实
赞叹美景
憧憬未来
怀念先烈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抓住两条线一-“多好啊”
和“灯光”一展开教学。
首先,抓题眼,初识英雄形象。教学时,在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紧紧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其次,抓句子,提升英雄形象。紧紧抓住课文中三次出现的“多好啊!”这一线索。再次,比今昔,铭记英雄事迹。学到这里,我突然把学生的思绪从战争年代拉回现实,让学生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战争年代有什么不同,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最后,指导学生以文字写下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感激,将感情抒发于笔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