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角 的认识冀教版(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角 的认识冀教版(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29 07:50:25

文档简介





一、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在比角、做角的活动中学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直尺画角。
3、通过观察、操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在认识角的活动中,初步形成角的表象。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三、教学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
四、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活动角
学生:
活动角
线
圆纸片
白纸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平面图形,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图形?
这是?那这个呢?它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个行的平面图形,叫做角。这节课王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图形王国来认识角。
玩活动角
图形王国十分奇特,我们要在玩中快乐的学习,但玩也要遵守规则,请大家看大屏幕,谁来读一读要求。谁知道让我们干嘛?
课件出示(玩法:先自己玩一玩手中的活动角,摸一摸,有什么发现和同组的同学说一说。积极思考,讨论有序的小组会得到小奖励哦。)
(时间:5分钟)
板书:角的认识,巡视
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生,直直的边,有个开口)你说!你再来说说!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角的另一条边,两条边的交点也有名字,谁知道叫什么?
对!角的顶点。(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这是角的一条边,这是另一条边,这是角的顶点,这样的图形就是角)
像老师一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提问:你说,你说,你再说,大家再自己大声的说一说。
为了方便同学们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老师想了一个口诀,来和老师一起说,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直直不能弯,这样的图形就是角。拿出一个
直角问这是角吗?
在那一个钝角问这个是角吗?谁来说一说?
同学一边比划一边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认识角了吗?图形王国要考一考大家!看屏幕快速判断是不是角。(课件出示)
认识了角,其实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看这条红领巾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
那我们就在教室中找一找身边的角吧。请听要求,当音乐响起,同学们开始找角可以下位,当音乐停,同学们也要立刻停止。能做到吗?
刚才同学们找到了许多生活中的角,可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手中的角,你们发现了什么?你说说,你再说说?(越变越小)大家再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看来角有大小之分。
拿起你手中活动角,再和老师一起玩一玩,变大,变大,再变大,变小,变小,再变小。
谁能说一说角的大小怎样变化的?(生说)开口变化了,开口越大则角越大,开口越小则角越小。
在图形王国中高高的红角和稍矮的蓝角吵起来了,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
同学们猜猜到底谁大?有了猜想我们就要进行验证,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请组长打开2号袋子拿出两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说一说,开始。
你来说一说(生板演)你再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比较角的大小时要注意,将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落在哪?积极思考的同学们找到了验证方法,让我们继续看,我们的验证对吗?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在图形的王国里同学们现在认识角了吗?国王有个要求,真正的勇士需要会画

画角
课件显示:动笔画一画
哪些同学可以认真睁大眼睛盯着黑板,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起画一条边,再从顶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边,这就是一个角。(课件显示: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看清楚了吗?那接下来同学们试着自己画一画,能再画一个比这个大一点的角吗?
四、做角
课件显示:动手做一做,
小组合作,选择各自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小组展示,质疑:1、为什么毛线拉直
2.你能折一个比他大的角吗?
老师发现有一个小组很特别,展示一组角,一个比一个大
你们都是敢于挑战的小勇士,国王又给王老师下命令了,让老师教会每个人画角,同学们愿意配合王老师完成国王的任务吗?
六、总结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角的基础,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难以理解,所以教在编排上,一开始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场最图入手,教材把这些角都用红色线标示出来,由此引出角,让学生了解到角就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例1,从三种实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础上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说明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角来进一步感知角,
最后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制作的角,教材这样的安排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学情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平常生活中也常接触到,但大多数孩子头脑中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表象,他们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在加上农村孩子由于接触事物少,知识面相对较窄。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有必须从直观的表象到抽象的概括来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教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角的大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教学用具】
1.教师准备大三角板、红领巾、多媒体课件、活动角。
2.学生准备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图形王国走走看看在那里有什么新知识,能够学到什么新本领,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从图形王国里带来了4个图形,每个图形中间都被纸片遮住了,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老师带来的是什么图形吗?
生:猜图形
师:你们猜的这么准确,能告诉老师是怎么猜到的吗?
生:第一个露3个角,第二个图形露4个角……
师:同学们太善于观察了,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说明原因的时候都提到了“角”,那么角到底长什么样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板书)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
设计意图:通过猜图形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下进入学习状态。
二、共同探索,总结方法
认识角的基本特征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露在外面的角,他们都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1:都是尖尖的,生2:都有两条线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个尖尖的点,我们把它叫做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板书顶点和边)。请生上台指顶点和边。
师: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吗?
生:通过观察发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总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领读)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会马上观察角,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角的特征,同时学生也会在头脑里初步建立角的表象。
三、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角的样子,老师告诉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个角,它可神奇了,无处不在,同学们请看老师的三角板上,你能发现哪里有角吗?
生:上台指认,用手画出角的弧线。
师:谁能上台来指一指红领巾的角在哪?
生:继续指认角。
师:继续寻找书中主题图中的角。(出示书中的主题图)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角以后,建立了角的表象,这时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会发现原来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角,如果老师让你画角,你会吗?我们在画角的时候,除了用本,笔,橡皮,还要用什么?
生:尺
师:为什么?
生:因为角的边必须是直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尝试在本上画角,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同时展示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教师适时补充
生:展示
师:老师也要画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板书画角)
生:观察教师画角,回答问题,加深记忆。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了正确的画角方法,你能在本上重新再画一个角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并没有急于告诉学生怎么去画角,只是让他们通过建立的表象自己去尝试完成,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等学生画完以后展示正确的作品,他们会一目了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这时教师在指导画角的顺序是先确定顶点再画边,加深了学生的画角印象,而且在以后的画角过程中不会出错。
师:利用我们课前准备的活动角,做一个角。(找两个角不一样大的同学上台展示活动角,同时提问谁的角大谁的角小。
生:思考怎么比较大小
师:适时引导,比较时要顶点和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大小。总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角开口的大小有关。
师:同学们会比较角的大小,请同学们和同桌的活动角比一比。
设计意图: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同桌互相比较角的大小,人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角的大小。
四、反馈巩固,分层练习
数学书中习题
五、课堂总结,提升认识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什么?请同学们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只是对角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角的世界里还有很多更有趣更复杂更深奥的知识在等着我们去研究,相信同学们会表现的更棒。
【教学反思】
一、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
在一年级的时候,学生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由此,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利用遮挡的平面图形引入这节课。达到知识贯通的目的。
二、按照角的现实存在,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现实世界是数学知识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他们“自己”的数学。认识了图形中的角后,我说:“角”这个小朋友怕孤单,很少单独在一起,它有时藏在图形里,更多的时候蔵在我们身边,大家快找找校园里哪里藏着角?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体会到角的现实存在,原来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发展学生认知。
“体验、经历”这些用语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新要求。在“找角”环节后,我让学生把角画下来,但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画角的方法,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尝试,然后汇报讨论各自的方法,最后统一意见: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两边角的方法比较好控制。这种建立在学生亲身体验基础上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
四、导入自然,轻松突破难点。
这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懂得“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我先让学生自己做活动角,在展示的时候提问谁的角大谁的角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去比较角的大小的欲望,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在适时点播,总结出比较的方法,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开口的大小。经过讨论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的认识》教学案例
一、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二)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法、观察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意识和能力,重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在观察、操作中,加强小组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角的学具、三角板。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小兔子的家。小兔子的房子漂亮不?(课件展示)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所房子都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师):对了,有正方形的窗子,长方形的门,三角形的屋顶。我们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组成的,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我想问大家:两条边能组成啥图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房子的角
),这个图形叫做角,今天我们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课件展示题目)
(师):生活中还存在很多角,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课件展示)
(二)抽象图形摸一摸,形成表象。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角的形状了,老师明白了原来角的图形是这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摸摸看,角是什么样的。教师演示一下。
全员操作。边说边摸,指出一个角。
同桌的同学共同操作,指出自己三角板上任意的一个角。
小结摸角后的体会。(我们摸到角是尖尖的,两边是直直的。)
(三)1、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也感知了角。下面我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各种角)想一想:角有什么特征呢?它的各个部分叫什么呢?(每个图形中都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线)
(课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称。(板书: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习
(课件展示欢迎来到角的乐园)
、辨一辨哪些是角,哪些不是。
、找一找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再找一找教室中的角。
(四)、动手操作,画画角(课件展示画角的方法)
1、
指导学生画角(课件演示
“画角的方法)
方法:先画顶点,从这一个点起,用直尺画一条直直的线,再从这一个点起,向不同方向画一条直直的线。(板书:先画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画出角的两条边)
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按照上面的步骤画一个角。教师巡视画角的过程。同桌交流
(五)小结
1、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角的画法)
2、形成顺口溜(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注意;先画顶点再画边)
(六)
看动画,比比角
大家看老师变一变。师:用自制的活动角进行变化,转动一条边把张口变大,你会发现什么?把张口变小,你又会发现什么?实物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发现并归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板书)
3、看动画《红角与蓝角之争》
得出结论(课件展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板书)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集体发言)
(八)课后作业
(九)板书
角的认识
角: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先画顶点,再画两条直直的线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张开的口有关,
张开的口越大,角越大,
张开的口越小,角越小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在课前创设一此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但是我在画角教学环节不够放,先用电脑演示画角,再让学生画角,虽然学生对于画角的步骤比较好,但这样的处理学生只会画出同一方向的角,从而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在角的大小比较上没有很好的帮孩子解决问题,未能突破第二个难点,因为我采取短角的边长和延长角的边长的长度,引导学生不够到位,效果不显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