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2.结合背景,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通过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
3.背诵诗歌。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四首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从简短介绍七言绝句导入,让学生大略知晓七言绝句的历史及特点,快速明确学习内容的大体定位及方式。
二、读四首诗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诗歌,是解读诗歌的途径,也是理解诗歌的前提。看看谁能将这四首诗吟诵出诗的味道来!
1.读准字音
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四首诗歌,没有把握读准的字音要圈画出来。
(生自由读诗后交流生字)
课件出示:
寂寥(liáo)
春朝(zhāo)
碧霄(xiāo)
戍(shù)
夜阑(lán)
潼关(tónɡ)
2.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体会节奏。
(2)根据指导,读出节奏。
课件出示:
七言绝句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一夜征人/尽望乡”。也可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3)听读,明确节奏。
听名家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
(4)齐读,体会节奏。
3.学习吟诵
古人吟诵是先有曲调的,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我们应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
(1)标注韵脚。
课件出示:
①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②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③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我言秋日/胜春。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巴山夜雨/涨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尚思为国/戍轮。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秋风吹散/马蹄。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2)指名范读,体会吟诵方法。
(3)学生比赛吟诵,读出韵味。
师小结: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地吟诵,不断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断地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逐渐感悟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以加深对作者创作情境的体会。
【设计意图】这四首七言绝句格式整齐,音韵和谐,适于学习简单的诗歌吟诵方法。本环节从韵脚切入,通过吟诵,体会韵味。适当补充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在体会中学习,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赏四幅画
1.描绘画面
师:通过吟诵,这四首诗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
提示:可以结合诗歌下面的解读及《状元大课堂》相关的译文描述,还可以发挥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
(生自由描述画面)
2.展示交流
师指导:可多角度描述,加入想象成分,但是基本内容必须来自诗歌。
预设
课件出示:
《秋词》(其一):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夜雨寄北》: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穷居孤村,躺卧不起,我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潼关》:久远的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吹散嗒嗒的马蹄声。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拘束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
师小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凝练,我们描摹的语言总显得苍白无力,难以透彻地传达诗中的意蕴,更让我们体会到诗歌的美妙。
【设计意图】诗歌就是一幅画。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描述画面,达到理解诗意、体会意境的目的。结合第六单元所学的联想与想象,学生可以有多种描述。核心点是训练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对诗意有自己的理解。
四、明四种情
师:这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提示:可以抓住诗歌中典型景物即意象分析,也可以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词分析。
(生自由交流,师点评,引导生运用适当的方法解读诗句)
预设
课件出示:
(1)《秋词》(其一):
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境。
②“排”字写出了飞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③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作者借飞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要积极奋发向上。
(2)《夜雨寄北》:
①诗的开头两句用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绪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做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池中所积之雨。通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当时孤独、凄凉的气氛。这无尽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涨秋池”的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和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②三、四句是虚写未来。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①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②一、二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长期卧床;“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诗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让人肃然起敬、感慨扼腕。
③三、四两句,诗人因“思”而夜不能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卫国壮志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4)《潼关》:
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虽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师小结:古人作诗常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物象来体现主观情感,这就是意象。诗歌中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需要大家在长期阅读中仔细揣摩。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情感,也是诗文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上面诗歌中的“巴山夜雨”“风吹雨”就是这种手法的运用。当然,理解这样含蓄的情感,得联系诗人生平和他写诗时的处境分析。
【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初中古诗词教学要求,适当学习通过分析意象、借景抒情等手法理解诗歌,学习初步赏析诗歌,品味诗歌。
五、知四种人
师: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或者看看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你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们学习的四首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四位怎样的诗人?
(必要时教师对材料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
课件出示:
材料一: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刘禹锡《始闻秋风》)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
材料二: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材料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惦念报效国家,可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材料四:
清朝同治四年(1865),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光绪元年(1875),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好。《潼关》这首诗是诗人十多岁途经潼关时所作,当时诗人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背景所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预设
课件出示:
材料一(解读刘禹锡):
《始闻秋风》这首诗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就诗意看,《浪淘沙》(其八)和《杨柳枝词》(其一)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深入品读,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材料二(解读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材料三(解读陆游):
诗人有着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歌中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和无奈: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陆游的诗歌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材料四(解读谭嗣同):
《潼关》里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既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又是诗人特有的冲决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凌云志,诗人坚信自己仍顶天立地、绝不服输,不改少年时的志气。
结束语: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下去。诗歌传承的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愿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供作者所作的其他诗歌及背景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读诗方法,拓展诗歌阅读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
六、背诵默写诗歌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师指名生背诵,全班集体背诵并默写)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落实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文最根本的方法,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可使记忆牢固。用不同形式背诵,确保当堂成诵,并落实在笔头上,才能产生扎实有效的记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2020年秋语文统编版
七年级上
课外古诗词
导入新课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很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七言绝句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读四首诗
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诵读这四首诗歌,没有把握读准的字音要圈画出来。
寂寥(
)
春朝(
)
碧霄(
)
戍(
)
夜阑(
)
潼关(
)
liáo
zhāo
xiāo
shù
lán
tónɡ
七言绝句节奏:按意义可划分为“四三”,如“一夜征人/尽望乡”。也可以按节奏可划分为“二二二一”,如“唯见/长江/天际/流”;或“二二一二”,如“闻道/龙标/过/五溪”等。
听名家朗读录音,标注出朗读节奏,并尝试朗读。
秋词(其一)
潼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夜雨寄北
古人吟诵是先有曲调的,虽有曲调,但不同于唱歌,因为吟诵的曲调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同一首诗可以用不同的曲调来吟诵。我们应先吟准字音,吐字清晰,做到所谓的“字正”,再通过拖音,使声腔饱满,做到所谓的“腔圆”,字正腔圆是对吟诵的基本要求,以此来感受诗歌的韵味。
用“○”标示出这四首诗的韵脚。
写出每首诗所押的韵。
韵脚在朗读的时候,是有拖音的。试读出每首诗的韵脚的韵味来。
标注韵脚
秋词(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
悲寂寥,我言秋日
胜春朝。
晴空一鹤
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
/
/
/
/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
未有期,巴山夜雨
涨秋池。
何当共剪
西窗烛,却话巴山
夜雨时。
/
/
/
/
/
/
/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
不自哀,尚思为国
戍轮台。
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
入梦来。
/
/
/
/
潼关
[清]谭嗣同
终古高云
簇此城,秋风吹散
马蹄声。
河流大野
犹嫌束,山入潼关
不解平。
教育家叶圣陶曾对吟诵做出过以下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地吟诵,不断地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不断地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逐渐感悟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还可以加深对作者创作情境的体会。
赏四幅画
通过吟诵,这四首诗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
《秋词》(其一):自古以来,文人骚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飘浮。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夜雨寄北》:你问我何时回家,我回家的日期定不下来啊!我此时唯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正在盛满秋池的绵绵不尽的巴山夜雨了。
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一起坐在家里的西窗下,共剪烛花,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那该多好!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穷居孤村,躺卧不起,我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潼关》:久远的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吹散嗒嗒的马蹄声。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拘束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峰更比一峰高。
明四种情
这四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呢?
《秋词》(其一):
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乐观的心境。
②“排”字写出了飞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③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作者借飞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要积极奋发向上。
《夜雨寄北》:
①诗的开头两句用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绪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首句起笔以“君”直呼对方,以独特的视角勾画出一幅夫妻相思、温情脉脉的画面。这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人以错位的视角写相思之情,即对方未必真有信寄来询问归期,而是诗人设想妻子思念、询问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直写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也就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巴山,秋夜,大雨倾盆。作者对这个环境做了较为具体的描写,不仅写了天上所下之雨,而且写了池中所积之雨。通过写实的景物,使人仿佛感受到了当时孤独、凄凉的气氛。这无尽的秋雨使人心烦,盈盈的池水令人情满,自然作者的内心情感也汹涌难平。“涨秋池”的岂止是滂沱的秋雨,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妻子无限思念的感情波涛。
②三、四句是虚写未来。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作“共剪”,一个是语言“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①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的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②一、二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长期卧床;“孤”字写生
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字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这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诗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让人肃然起敬、感慨扼腕。
③三、四两句,诗人因“思”而夜不能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卫国壮志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
《潼关》:
首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要;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马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虽都在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水,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古人作诗常精心选择一些典型物象来体现主观情感,这就是意象。诗歌中通过意象表达情感的方法需要大家在长期阅读中仔细揣摩。通过景物描写、借景抒情含蓄表达情感,也是诗文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上面诗歌中的“巴山夜雨”“风吹雨”就是这种手法的运用。当然,理解这样含蓄的情感,得联系诗人生平和他写诗时的处境分析。
知四种人
了解作家的生平、主要的人生经历或者看看他的其他文学作品,你会对诗人有更全面的认识。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我们学习的四首诗歌,你从中读出了四位怎样的诗人?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刘禹锡《始闻秋风》)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其八)]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杨柳枝词》(其一)]
材料一:
材料一(解读刘禹锡):
《始闻秋风》这首诗写得昂扬高举,格调激越,具有一种振衰起废、催人向上的力量。
就诗意看,《浪淘沙》(其八)和《杨柳枝词》(其一)这两篇作品均简练爽利,晓畅易解,但深入品读,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和弃旧图新、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材料二:
材料二(解读李商隐):
李商隐的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惦念报效国家,可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诗人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材料三:
材料三(解读陆游):
诗人有着复杂的思想情感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诗歌中展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和无奈: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陆游的诗歌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清朝同治四年(1865),谭嗣同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其父谭继洵时任湖北巡抚。光绪元年(1875),谭嗣同10岁时,拜浏阳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在欧阳中鹄的影响下,他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读书务求广博,好讲经世济民的学问,文章写得很好。《潼关》这首诗是诗人十多岁途经潼关时所作,当时诗人随父赴甘肃上任,途径陕西潼关,被北方特有的壮阔背景所震撼,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材料四:
材料四(解读谭嗣同):
《潼关》里诗人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既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又是诗人特有的冲决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凌云志,诗人坚信自己仍顶天立地、绝不服输,不改少年时的志气。
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有义务继承和发扬下去。诗歌传承的是语言,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愿同学们能在诗歌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歌。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