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中小学艺术学科教学设计常用表格
课题 吃瓜果的人 课型或模块 造型表现
学校 广州市剑桥郡小学 年级 二年级
执教人
性别
年龄
职称 未评
教学目标 能运用各种工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1、在“吃”中学会细心观察,指导学生们通过“点、线、面”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2、在观察中联想夸张的部位如何表现;
3、在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大胆表现“趣”;
4、在比较欣赏中提高自信和表现能力。
感受“吃”瓜果的愉快;养成关注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难点 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吃瓜果的人”。
教学内容分析 吃瓜果的人,几乎天天都能见到,特别是夏天。但每个人的吃相都不相同,本课通过“吃瓜果”的情境,让学生在吃瓜果的过程中,学会关注“吃瓜果的人”的头部、五官动态产生的变化,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物形象。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有趣的学习气氛,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共同学习。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不同材料所表现出的画面质感,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表达心中所想的事物,教师应多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绘画对象,培养学生中活动中的兴趣入手,体验美术课堂中带来的乐趣。
教学策略 根据《美术新课标》精神,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 生机的课堂,对旧教材进行大胆处理,凸现以下理念:
1、 引入体验性学习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对手、皮肤、眼、大脑各器官的功能, 体验对绘画设计的感觉,丰富对绘画想象的情感。
2、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造与日常生活密 切联系的思想,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提高艺术观察的艺术表现能力。
倡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方式。
4、 体现“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的教学理念, 对学生的创作活动采用自评、 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既重视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更注重对学生美术活 动过程的评价
教具学具媒体准备 各种瓜果、多媒体课件、范画。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 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家里来客人了,老师拿来水果招待客人。
师:看老师拿来了什么?出示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
师:你喜欢吃什么瓜果?说一说,你喜欢的一种瓜果的外形特征,色彩,味道怎样?(引导学生从外形特征、色彩及味道等方面进行描述)
我们今天要学习《吃瓜果的人》
板书:吃瓜果的人 思考自己喜欢吃的水果,根据老师要求,分别从瓜果的外形、色彩和味道等方面思考,说一说。 PPT 水果 问答法 拿出真实的水果,让学生更形象的更真切的看到水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展开阶段
二 演一演,说一说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重点在“吃”,怎样吃?
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你是怎么吃水果的。怎样吃更夸张、更有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他的动作和表情。
根据学生表演的表情一一对应,用绘画的方式展示出来。
(你表演,我配图,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不同的表情呈现出的不同的效果。)
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生:变形和夸张。
师:夸张了哪些部位?生:嘴巴、眼睛... 学生表演 (2-3人)
学生不同的吃法 安静的吃、开心的吃、夸张的吃等。
学生观察,语言描述,。
思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夸张了哪些部位?
图片展示 范画展示 观察法 实验法 注重让学生从真实的人物和动作转换成画的部分的学习。
拓展阶段
三、欣赏?
师:我们请同学来表演了比较夸张有趣的吃瓜果,同学们也发现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五官,那要怎样表现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表现的。
四:创作
我们认识和了解在吃的动作中,头、五官及肢体的变化。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进行创作,画坐在你对面的同学。
要求:1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描绘
2构图饱满,色彩丰富
3适当添加背景
(创作时间十五分钟) 从构图、色彩搭配、背景填充等方面进行赏析。
思考不同的表现形式。
按照老师要求进行课堂创作。 展示图片
创作时间:播放音频 演示法
练习法 学习借鉴好的作品。
自己动手画,训练画画技能。
结束阶段
1:教师收集已经完成的作品。?2:引导学 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评价作品:A介绍自己的作品创意B从色彩搭配看画面的整洁和对比色彩的强烈。C这幅作品表现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评价点:有趣、夸张、有个性。
互相欣赏,选出较好或有个性的作品,自评,他评。老师注重鼓励、表扬地整体评价。
教师课堂总结 学生展示,按照老师的创作要求自评、互评。(有趣、夸张、有个性) 学生作品展示 综合性评价 感知画的好,学习借鉴,共同进步。
课后反思 在课上利用吃水果的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本意是好的,但是课堂的调控很重要,所以要有很好的调节。表现形式有很多种,分析学生适合哪一种,经过这次课积累的经验,得知要充分分析了解的学生的能力和能表达的画面。能让每个孩子通过这次的课程更真切的看到成果,应把学生的作品分门别类展示,更直观的看到。
设计时间: 2017年 04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