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共5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二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共5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31 14:5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二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两条红竖线长度相等吗?
单凭感觉不完全可靠!
眼见一定为实吗?
  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人类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
要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采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刻度尺、钟表、温度计、天平等,都是我们熟悉的测量仪器或工具。
刻度尺
钟表
温度计
天平
国际单位制:
测量需要有标准。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国际单位制: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通过的一套单位制(简称SI).
★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
符号:m
小资料: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规定: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内所
经过的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m。
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
千米
k
m
分米
d
m
厘米
c
m
毫米
m
m
微米
?
m
纳米
n
m
千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km
m
mm
μm
nm
103
103
103
103
分米
厘米
dm
cm
10
10
10
1dm=
m=
m
1km=
m=
m
1cm=
m=
m
1mm=
m=
m
1μm=
m=
m
1nm=
m=
m
常用长度单位与m之间的换算
1000
103
0.1
10-1
0.01
10-2
0.001
10-3
0.000001
10-6
0.000000001
10-9
理性提升
方法构思
单位换算的格式
400m=_______μm
400m=400×1m=
400×106μm=4×108μm
52cm=_______nm
52cm=52×1cm=52×107nm=5.2×108nm
长度单位换算
一张纸的厚度为7.5×10-5m
=
μm=
Km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除以进率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m
=
Km=
mm
75
7.5×10-8
8.84443
8.84443×106
规律
牛刀小试:
2.4nm=
mm=
km
2.4×10-6
2.4×10-12
5.4km=
m=
nm
5.4×103
5.4×1012
1.5mm=
um=
m
1.5×103
1.5×10-3
2.5×103m=
km=
nm
2.5
2.5×1012
1
cm
1
dm
1
m
?
生活中需要了解的长度
1
m
1mm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是1.67

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

训练
1.试一试:你对长度单位的掌握
mm
m
dm
cm
训练
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某同学的身高是1.6

2.物理书的长度是2.5

3.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

4.一节5号电池的高约60

5.人正常步行时,一步长约0.5
.
6.教室门的高度约20_____
7.课桌的高度约750_____
8.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
9.常用圆珠笔的长度约1.5____
10.一元硬币直径约2.4_____
11.一元硬币厚度约2.1_____
12.遂宁到重庆约120_______
m
dm
cm
mm
m
dm
mm
μm
dm
cm
mm
km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尺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等等
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测量的工具:
长度的测量
刻度尺
卷尺
皮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前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单位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1、会认: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2、会放:
3、会看: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
×

4、会读: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8cm
分度值
1㎜;
物体长度
2.78㎝
分度值
1㎝

物体长度2.7㎝
分度值不同,值也不同!
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单位为:
_____
此时物体长度为:

2.7
2.78cm
cm
0.08
5、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结果:准确值
+
估计值
+
单位
有且仅有最后一位
由分度值决定
分度值:
最小一格的值
刻度尺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
1、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了?)
2、量程(即它的测量范围)
3、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间的距离,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使用时注意:
1、会放
2、会读(视线与尺面垂直)
3、会记(由数字和单位组成,要求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总结:
动动脑
图11-30
0
1
cm
分度值:1mm
读数:1.10cm
分度值:1mm
读数:1.16cm
分度值:1cm
读数:2.3cm
分度值:1mm
读数:2.10cm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分度值:1mm
读数:7.00cm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
1mm
2.35
2.4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__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
厘米
1cm
根据测量数据判断分度值!!!
12.35cm
12.35m
1.235cm
123.5dm
分度值:1dm
分度值:1mm
分度值:0.1mm
分度值:1dm
2.00dm
分度值:1cm
1、有卷尺(分度值1cm)和游标卡尺(分度
值0.1mm)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下述物体所用的工具:
1)测量跳远长度需用_________.
2)测量铜丝的直径需用_________.
卷尺
游标卡尺
练一练
2、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哪一个正确?(

D
零刻度线没对齐
没放平
刻度线没紧贴被测物
正确
3.刻度尺分度值为
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厘米
0.1cm
2.35cm
思考??????
想一想: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铁丝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地图上上海到北京铁路线长,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方案
测多算少法(累积法)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相互配合法(卡尺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化曲为直法(替代法)
轮子法:适于测较长的曲线长度,例如运动场的跑道。
化曲为直:
把曲线变为直线
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古代中国、古埃及、古罗马,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最早的尺都来源于人体,这是为什么?
你也许会说用身上的尺子方便呗!这当然是主要的。但是,还有一个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人体各部分的尺寸有着规律,不信,咱们试试看。
你用皮尺量一量拳头的周长,再量—下你的脚底长,你会发现,这两个长度很接近。所以,买袜子时,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下,就知道是否合适。
小资料
有趣的人体尺度
你为你的父母或兄长量一量脚长和身高,你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身高往往是脚长的7倍。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人要穿小号鞋就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
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两臂平伸的长度正好等于身高。
大多数人的大腿正面厚度和他的脸宽差不多。
大多数人肩膀最宽处等于身高的
1/4。
成年人的身高大约等于头长的
8
倍或
7.5
倍。
小资料
活动: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
注意: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你能行!
测量对象






作业本
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
s
常用单位:
小时
h
分钟
min
时间单位的换算
1h=60
min
1min=60s
想想议议
古代人是如何测量时间的?
日晷
沙漏
时间的测量
石英钟
电子手表
摆钟
手表
生活中常用钟、表来测量时间
机械停表
时间的测量
电子停表
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秒表)。
认识停表
学会使用秒表
取一块秒表,仔细观察: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_____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______
.
2.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______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________
.
30S
1S
15min
1min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停表的示数是
10分9.
5S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停表的示数是
3分37.5S
停表的示数是
min
s
2
36
156s
学会使用秒表
1.大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
,
大表盘的分度值是
.
2.小表盘指针运动一周所表示的时间是
,
小表盘的分度值是
.
60s
0.2s
60min
1min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
1、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2、仪器本身不准确

3、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误差
3.误差不是错误:
注意: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1.
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
1.08
m、1.10
m

1.05
m,书桌的测量值应取(
)
A.
1.077
m
B.
1.08
m
C.
1.1
m
D.
1.10
m
B
反馈训练
2.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1.41cm,1.52cm,1.42cm,1.44cm,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
测量结果有错误的是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cm。
1.42
1.52
1mm
3.用塑料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

A.偏大
B.偏小
C.不受影响
B
4.测量1枚硬币厚度,为了减小误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估读误差最佳的是(

A.用刻度仔细地测量硬币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10枚硬币叠加起来总厚度,再除以10,求出1枚厚度。
D.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硬币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
知识结构图
及时复习、学会反思!
概括回顾,构建体系
———回忆本节所学知识
测量
长度
的测量
单位 
时间的测量:单位、测量工具

停表使用
测量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 
测量误差 
观察 
放对 
看对 
读记对 
{}
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方法
为什么要测量
小结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