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有趣的吊饰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有趣的吊饰的设计制作,让学生在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中进行制作活动;使学生在动脑与动手中进行学习活动,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展示自己的资料;在制作中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方法,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制作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设计制作热情。
通过拼贴游戏的方法简化复杂的造型过程,让低年级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造型设计。组织学生“物以致用”美化课室,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感受生活中装饰物品造型、色彩、花纹的装饰特点。
技能目标:用彩色纸材运用画、折、剪、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练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运用画、折、剪、贴等方法进行平面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有目的地排列出吊饰。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 “教”的过程 “学”的过程 过程调控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欣赏作品、示范作品。 学具准备:彩色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检查资料收集情况
课堂导入 布置教室,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引导学生注意教室布置。 观察与比较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发展 活动一:欣赏与比较
看一看:观察吊饰,发现吊饰的特点。
找一找:你喜欢哪一个?美在哪里?
说一说:分享自己收集的实物和图片。 观察、欣赏,找出有趣的地方并且用语言表达感受。 鼓励大胆表现自己,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活动二:探讨与尝试
想一想:用什么色彩、花纹装饰才漂亮呢?
玩一玩:分小组进行拼贴游戏。 活动中体验不同色彩、形状、花纹的组合美,感受不同排列方法。 通过想与玩提高学生的兴趣,加深对吊饰的理解。
活动三:想象与创作
做一做: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吊饰。
尝试制作 学会合作
共同参与
共同分享
反思评价 活动四:欣赏与评价
赏一赏:悬挂、欣赏各组作品。评一评:开展多种方式的评价。 自评、他评、共同评。 评选“最漂亮的”和“最有创意”的作品。
课后延伸 思考:怎样利用吊饰美化我们的生活呢?还能用哪些材料进行制作呢?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