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九年级
物理
上册
人教版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4.感悟
“控制变量法”
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
思考问题
1.
如果要使灯泡变暗有何办法?
方法一:去掉一节电池
方法二:给电路增加电阻
2.
相同的灯泡,但发光程度不同,说明流过它们的电流不同。那么电流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新课引入
新课引入
约5
A
约1
A
约1
A
约2
A
约0.5
A
约0.2
A
3.
你知道下列用电器工作时的电流有多大吗?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猜 想
一、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1:
若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依据是什么?
猜想2:
若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存在什么关系?
猜想依据是什么?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给你以下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实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测电阻两端电压,选择什么器材?
如何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怎么操作?
测通过电阻的电流,选择什么器材?
实验过程中的不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1.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实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A
V
R
R'
S
电路图
电阻一定,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10
Ω
电压U/V
1.0
2.0
3.0
4.0
5.0
6.0
电流I/A
0.6
0.5
0.4
0.3
0.2
0.1
电阻R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记录实验数据
进行实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I/A
U/V
O
4.0
6.0
8.0
10.0
0.1
0.3
0.5
0.6
0.4
0.2
0.7
0.8
2.0
·
·
·
·
3.0
5.0
7.0
1.0
9.0
·
·
·
0.9
R
绘制图象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2.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在电路中如何改变电阻,选用什么器材?怎么操作?
如何使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如何控制其不变?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控制电压一定,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电压U
5
V
电阻R/Ω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流I/A
0.17
0.2
0.25
0.33
0.5
1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
归纳结论
当导体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他不断改变电阻箱R1(符号用
表示)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电流跟电阻__________。这与其他同学的结论不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数
R1/W
I/A
1
2
0.40
2
4
0.32
3
8
0.25
V
A
S
R1
R2
P
不成反比
没有保持电压一定
新课引入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是:
1.
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___关系。
正比
2.
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___关系。
反比
新课讲授
新课引入
针对训练
1.一个导体,当两端电压为
15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
3
A,若导体两端电压增加
3
V,则此时导体的电流和其电阻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
3.6A
5Ω
新课引入
针对训练
2.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它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
D
新课引入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