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进一步掌握分析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方法,进一步体验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方法。
2. 使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整数运算能力;培养学生比较、推理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发展数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进一步具有细心计算、认真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版块一、 计算有规定
师:本周咱们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咱们上一节练习课,对于课题,你还有哪些疑问?什么是“四则”?
生: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师:多步计算混合在一起,不止算一次,所以要有序。你能用一两句话总结一下计算顺序?
生:先乘除后加减,括号里的要先算。
师:先乘除,后加减,是不是先算乘再算除?
出示:阶梯图。
师:如果用阶梯图表示计算的先后顺序,最高一级是?其次是?从阶梯到平地,是不是就可以随意站队了?(还要按照从左往右的次序计算)
师:这样的计算顺序是怎么来的?是一开始自然就是这样的?计算顺序是人为定出来的。计算有规定!对于这些规定,我还有几个问题要问。
出示:问题1:只用一种括号可以吗? (只用一种括号会降低视觉分辨度)
问题2:为什么先算乘或除,后算加或减? (规定先乘除后加减可以减少括号的数量,至于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则完全是人为规定,也无明显的合理性)
问题3:为什么从左往右算?(处于阅读和书写习惯的考虑,保持一致性)
师:下面咱们就带着规定,进行计算练习。
练习题组1:说顺序。请同学们说一说计算的顺序,并标上序号。在汇报时关注算式的读法。
72÷[960÷(245-165)]
[175-(48+36)]×78
练习题组1:添括号。根据顺序要求在算式的合适位置添上括号。
12 × 162 ÷ 21 - 3 先减再除后乘
175– 48 + 36 × 78 先加再减后乘
练习题组3:比大小。
540÷3+6×2
540÷(3+6)×2
师:两道式子中的四个数都一样,为什么结果不同?
还能再原式上添括号,使计算结果最大或最小?
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后展示。
(540÷3+6)×2
540÷(3+6×2)
540÷[(3+6)×2]
练习题组4:倒过来算
出示:24+( )÷30=30
师:想要计算括号里的数,该怎么算?
生:倒过来算。先算30-24=6,再算30×6=180。
师:倒过来算时,不仅要将计算顺序倒过来,还要将运算符号调反。
出示:240÷[15×(6+ )]=2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指明汇报。能列出综合算式计算除结果?240÷2÷15-6=2
版块二、计算有规律
练习题组5:
360÷18×2 53×5×2
360÷(18×2) 53×(5×2)
师:观察这两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哪道式子得数更大?
看来有时改变一下计算顺序,得数不变。何时会变,何时不变,这就是计算当中的规律。
利用“规律”,打破“规定”,让计算变简单。
出示练习题组6: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请简算。
725-75-25 183+29+17+71
=725-(75+25) =(183+17)+(29+71)
=725-100 =(183+17)+(29+71)
=625 =200+100
=300
32×17÷(8×17) 13×9÷13×9
=32÷8 =9×9
=81
版块三、创造新运算
师:这节课咱们复习了混合运算的顺序,探索了计算的规律。关于计算,还有什么?
出示练习题组6:符号“¤”表示一种新的运算,4¤6=5,7¤13=10。
10¤6¤12=( )